王玉華
摘 要:新課程背景下的課程必須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聯(lián)系,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實施生活化教學不僅具有可行性,更有必要性。
關鍵詞:生物學習;生活化;學習興趣
在學習七年級上冊的生物多樣性重要意義時,我給學生找來了一些新聞報道,報道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農貿市場正在售賣一些野味而且價格不菲,貓頭鷹、刺猬、穿山甲、仙鶴……赫然在列。這些國家級保護動物被任意宰殺,讓人觸目驚心,生活中你還知道哪些稀有動物被人們納入腹中?學生紛紛發(fā)言,結合自己所了解的情況,對這種現(xiàn)象加深了認識。接著我給大家播放了一段公益廣告,在廣告中學生了解到全世界每天有75個物種滅絕,每一小時就有3個物種滅絕。很多物種還沒來得及被科學家描述和命名就已經從地球上消失了。據(jù)世界《紅皮書》統(tǒng)計,20世紀有110種和亞種的哺乳動物以及139種和亞種的鳥類在地球上消失了。目前,世界上已有593種鳥、400多種獸、209種兩棲爬行動物和20000多種高等植物瀕于滅絕??粗敲疵利惖镍B類消失于無形,許多哺乳動物不再出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學生沉默了。那么生物多樣性對我們到底有什么意義呢?我們繼續(xù)學習教材,學生的印象是十分深刻的。
我們在學習眼睛和視覺的知識的時候,為了幫助學生掌握瞳孔在強光弱光下的變化這個知識點,課堂上我設計了一個小實驗,讓學生用課前準備好的手電筒照同一個實驗小組同學的眼睛,學生驚奇地發(fā)現(xiàn)被光照射的瞳孔瞬間變小,把手電筒關閉,瞳孔瞬間變大。我還結合這個實驗現(xiàn)象告訴學生,生活中不要直接暴露在強光下,以免瞳孔來不及調節(jié),過多過強的光線進入眼睛,使眼睛受到傷害。這個實驗簡單易行,利于操作,現(xiàn)象明顯,課堂上氣氛活躍,興趣盎然。
又比如《綠色植物的呼吸作用》這一節(jié)時,很多學生對植物的呼吸作用會釋放出熱量難以理解,我們就把剛剛扒好的玉米堆成堆,幾天后用手插進去感受內外部的溫度與曬干的糧食成堆后內外部的溫度有何差別,再用溫度計測量內外溫度,精確了解溫度的不同,深刻感受到植物的呼吸作用會釋放熱量。
在學習血管這部分知識的時候,我在課后留了一個作業(yè),讓學生調查了解靜脈曲張的有關癥狀,學生有的從身邊家人親屬的例子當中有所認識,有的從網絡搜索當中看圖片,找答案。
學生認識到,靜脈曲張有如下癥狀:(1)表層血管像蚯蚓一樣曲張,明顯凸出皮膚,曲張呈團狀或結節(jié)狀;(2)腿部有酸脹感,皮膚有色素沉著、脫屑、瘙癢,足踝水腫;(3)肢體有異樣的感覺,針刺感、奇癢感、麻木感、灼熱感;(4)表皮溫度升高,有疼痛和壓痛感;(5)局部壞疽和潰瘍。當他們看到局部壞疽和潰瘍圖片時覺得特別恐懼,紛紛表達自己的心情:沒想到靜脈曲張發(fā)展到最后會這樣可怕。學生還給大家講解了靜脈曲張形成的兩種原因:若為單純性下肢淺靜脈曲張,一般臨床癥狀較輕,進展較慢,多表現(xiàn)為單純曲張,少數(shù)情況可有血栓性靜脈炎、靜脈潰瘍等情況;若為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甚至深靜脈回流受阻情況,則病情相對較重,小腿站立時有沉重感,易疲勞,甚至下肢的腫脹及脹破性疼痛,后期則發(fā)生皮膚營養(yǎng)性變化,脫屑、萎縮、色素沉著、濕疹潰瘍的形成。在此基礎上,我們學習了靜脈瓣,這樣學生對靜脈瓣的位置、形狀、功能有了深刻的認識。
還記得我們在學習合理的營養(yǎng)和食品安全這兩節(jié)課內容時,因為和學生的生活密切相連,學生學習興趣高漲,會問很多問題,比如為什么家長要讓我們一定要吃早餐?為什么要多喝白開水少喝飲料?為什么生病后我們要多吃魚肉瘦肉和雞蛋?多吃燒烤到底好不好?多吃糖好不好?……這些問題內容很多,涉及的知識很廣,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我將學習任務分配給不同小組的同學,既使學生掌握了知識,又培養(yǎng)了學生查閱資料進行課外學習的習慣,學生在自己查找資料的過程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生活中我們督促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學習后的一個月后我們跟蹤調查學生一日三餐情況,做好記錄,定期進行評價,給予建議,幫助學生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將知識融入生活中,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從小培養(yǎng)學生健康生活意識。
每天課前,我們都要做三分種左右的頸椎操,因為我自己不僅受到頸椎病困擾,我二十歲的兒子也有頸椎問題,我在醫(yī)院還看到許多年齡不大的孩子正在進入頸椎病患者的行列,很憂心,想現(xiàn)在開始就讓學生認識到頸椎病的危害,我們?yōu)榇丝戳祟i椎病危害情況的介紹,并教給學生簡單易行的頸椎操,讓科代表帶領大家每天課前做兩分鐘左右,雖然兩分鐘的時間未必能對學生的頸椎有太大的保護,可是這種鍛煉形成良好的習慣,就會使學生受益終生。
生物學習應該貼近學生的生活,既解答了學生生活中的疑難問題,又能指導我們的生活,還能培養(yǎng)學生科學研究的意識,學生學習興趣自然就會日漸濃厚,喜歡上我們的生物教學。作為生物教師,我們應該努力做到創(chuàng)設一定的學習情景,讓生物學習應該貼近學生的生活,走進學生的生活。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