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杰
摘 要:課堂導入是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一環(huán),好的課堂導入猶如一把開啟智慧的鑰匙,讓整堂課都煥發(fā)不一樣的色彩。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不斷充電,創(chuàng)新課堂導入方法,從而激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知識的學習熱情,提高其學習效率。梳理了多年的小學數(shù)學教學經驗,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了不同的導入方法,旨在為各位教師提供一些課堂導入的建議,以更好地幫助學生學會應用數(shù)學原理處理一些實際問題。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課堂導入;教學方法;高效課堂
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占據(jù)重要的席位,正如浙江師范大學傅建明教授所說,“教學導入是教學活動開始的標志,無導入的課堂教學算不上一節(jié)完整的知識新授課?!闭n堂導入的地位從這句話中得到了印證。因此,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在充分分析學情的基礎上盡量選擇一些新穎的導入方式,捕獲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入學習狀態(tài),并從中感受數(shù)學知識的無限魅力。
一、趣味式導入
小學生,尤其是一、二年級的小學生,他們天性活潑,喜歡那些饒有趣味的故事情節(jié)、猜謎語等小型益智類游戲。故教師可以在把握學生特點的基礎上,盡可能地多收集一些這類的故事、歌謠、游戲等素材,作為數(shù)學課堂導入的內容,唯有如此,才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學生分散的精力集中起來,這樣才能收獲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以“20以內進位加法”的教學為例,我在講授新課前會這樣導入,首先,玩一個找朋友的小游戲,讓學生復習數(shù)字“10”的構成情況,我伸出一個手指,問道:“1的小朋友在哪里啊在哪里?”學生伸出9個手指,回答:“1的小朋友在這里呀在這里。”然后,我繼續(xù)說:“同學們對數(shù)字10的組成掌握得真好,那么,請問哪個小朋友知道植樹節(jié)是哪一天呢?”(學生回答為3月12日)然后我再接著說:“在植樹節(jié)這一天,六年級的大哥哥、大姐姐們要到人民公園去植樹,一共有10個樹坑,已經種了9棵,再種幾棵才能把樹坑填滿呢?”此時,要在黑板上板書:“9+( )=10”,“把9湊成10,還需要加幾?”隨之,引出這節(jié)課的主題:“湊十”。這種趣味式的課堂導入在教學一、二年級的小學生時,能夠成功聚集他們分散的精力,進而成功地開始新課的講授。
二、設疑式導入
正所謂“學起于思,思起于疑”。學生主動思考的前提是對這個事物產生了疑問,且這個疑問通過自學不能很好地解決。這是教師展示大智慧的時候。同樣的原理,在小學數(shù)學課上,教師可以通過巧設疑問的方法將學生的思維調動起來,之后讓其帶著疑問去聽課。
例如,學習“分數(shù)的初步認識”這一知識點時,我在課件上展示出8顆葡萄、4個橙子、2個檸檬以及1個桃子。然后讓學生把這些水果分成均等的兩份,并問他們每組是多少。我用鼠標按照順序指著葡萄、橙子和檸檬,學生們都能將其平均分成兩份,并說出一半的數(shù)字是多少,當點擊1個桃子時,我問道:“1個桃子只能分成兩半了,那么半個用數(shù)該怎么表達呢?”通過這種方法導入新課“分數(shù)”。學生通過教師演示的課件內容了解到,半個桃子可以用分數(shù) 來表示。通過這種設疑式的方法導入新課,能訓練學生敢于質疑和想象的能力,有利于接下來的課程順利開展。
三、實操式導入法
著名教育心理學家皮亞杰曾說過:“活動是認識的基礎,智慧從動作開始?!庇纱丝梢?,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探究教學內容不失為教學導入的一種良好途徑。為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在講授新課前,讓學生的手腦并用,培養(yǎng)他們獨立思考的能力。
舉個例子,我在教學“對稱圖形”中“對稱軸”的概念時,會提前準備好幾幅完整的對稱圖形,然后將其對折,只展示其中的一半給學生,然后,讓學生根據(jù)生活經驗猜出完整的圖形。當猜到最后一幅圖(半個花瓶圖)時,學生們都猜這是一個花瓶圖,然而,當我將整個圖形呈現(xiàn)到學生面前后,他們驚訝地發(fā)現(xiàn)這只是半個花瓶圖。緊接著,我再順勢讓學生自己動手,利用事先準備好的教具“半個花瓶圖”,讓學生將其剪出一個兩邊完全相同的圖形來。經過一番討論,學生最后發(fā)現(xiàn),通過對折的方法可以剪出兩邊一模一樣的圖形來。學生的思維開始活躍起來。接著,我問道:“請同學們仔細看一下,這種方法剪出來的圖形兩邊有什么特點呢?”學生觀察后發(fā)現(xiàn)折痕的兩邊是一樣的。之后,教師說道“像這樣的圖形,我們稱之為對稱圖形,這條折痕就是兩邊圖形的對稱軸?!贝藭r,教師要注意在黑板上用虛線畫出對稱軸,提醒學生注意,畫對稱軸時應用虛線。
當然,除了上述趣味式、設疑式以及實操式的導入法之外,還有很多種新穎的導入方法,需要教師去不斷地探索,然后將其應用到小學數(shù)學課堂上來,讓教學的第一錘切實敲到學生的心里。
參考文獻:
[1]楊小燕.小學數(shù)學課堂導入藝術探討[J].考試周刊,2015(87).
[2]丁欣欣.“先聲、奪人、多趣”:小學數(shù)學課堂導入的藝術[J].中國校外教育,2012(7).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