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依平+朱成科
摘 要 教師懲戒權近年來一直在教育界備受關注,同時也夾雜著許多爭議。我國中小學教育實踐過程中,教師懲戒權在無形中發(fā)揮著作用,尤其是今年青島市首先提出懲戒的概念,引發(fā)了一場關于懲戒與體罰學生的熱議。當下中小學教師懲戒權存在范圍尚不明確、程序有待建立、方法與力度模糊以及懲戒標準缺乏精細化等問題。教師懲戒權如何以恰當?shù)姆绞綇臀?,需要加強國家立法、引導正確的輿論導向、建立科學的學校監(jiān)督體系、構建多元化教育方法,讓一線教師能夠規(guī)范使用懲戒權,真正發(fā)揮懲戒的價值。
關鍵詞 教師懲戒權 中小學 懲戒 復位
教師懲戒權問題一直是基礎教育實踐中避不開的話題。青島市政府于2017年3月20日起開始實施《青島市中小學管理辦法》。該《辦法》規(guī)定,中小學可以適當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或者懲戒學生。由此引來了社會、家長、教師等群體的熱議。究竟如何定義教師懲戒權,確實是當前中小學教育教學中的一大難題。而教育實踐告訴我們,教師懲戒權的范圍、程序、方法與力度以及懲戒的標準等方面仍然存有很多困境,難以發(fā)揮懲戒的價值與作用。
一、價值迷失——中小學教師懲戒權的困境表現(xiàn)
1.概念混淆:懲戒范圍尚不明確
懲戒權是教師依照法律法規(guī)對學生實施懲戒的權力,“是教師基于特定職業(yè)所依法享有的管理學生權”[1],它與體罰有著本質(zhì)的區(qū)別。懲戒屬于教育的一種形式,重點在于“戒”,以便維護學校的紀律與規(guī)定,目的是讓學生懂得錯誤的原因,進而改正自己的行為。而體罰則屬于比較極端低效的方式,伴隨著打罵、虐待心靈等不恰當?shù)男袨椤R驗榻處煈徒錂嗟姆秶鷽]有明確,所以很多家長總是擔心懲戒會面對成為變相的體罰。面對懲戒在何種范圍內(nèi)予以實行,或者在哪些情況下屬于恰當?shù)膽徒?,教師往往舉措失當:要么原本屬于應該懲戒的行為,沒有進行懲戒,或懲戒的力度不夠;要么是懲戒的力度過大,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比如學生做錯習題,教師用小木棍打?qū)W生的手心,可能就會打傷孩子。這種范圍的不明確讓教師難以準確地把握其中的度,很容易將懲戒與體罰相混淆,導致實踐偏離了懲戒價值的軌道。
2.視野模糊:懲戒程序缺乏科學性
學校允許教師在恰當?shù)臅r機與場合使用懲戒權,就必須對相應的懲戒程序進行科學、合理化的設計。有學者將教師懲戒權分為實質(zhì)性正當程序和程序性正當程序,用以規(guī)范懲戒權的使用[2]。當學生擾亂課堂秩序時,教師實施懲戒讓學生能理解這是在糾正他們的錯誤,同時也可以向校級領導反映這種情況,將自己的意見和建議提供給學校。另外,教師在實施懲戒時,是否把懲戒的緣由和目的告知學生,通過何種方式對他們進行懲戒,何時何地,由誰來監(jiān)督或者評判,都需要細致化、科學化的規(guī)范。尤其是合乎法律的規(guī)定,“教師懲戒權存在的合理性研究為其立法實踐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基礎”[3]。程序缺乏科學性的細則,就會掩蓋懲戒內(nèi)在的旨歸,難以發(fā)揮懲戒教育的真正作用。
3.拿捏不準:懲戒方法表現(xiàn)低效
懲戒作為教育內(nèi)容的組成部分,“是維持教育教學活動正常秩序、保證教育教學活動正常開展的合法權利”[4]。社會和家長總是抱有一種肯定又略帶擔憂的心態(tài),擔心懲戒過當會變成另一種形式的體罰。懲戒教育應注意幾條原則:教育目的首先是正當?shù)?,符合教育發(fā)展的要求;程序必須合理合法;懲戒是為了教育學生糾正自身的錯誤。由于懲戒方法不當造成的教學事故仍然層出不窮,教師采用懲戒方法單一硬性化,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其自尊心受到挫折。反之,如果放任學生違反學校規(guī)定,不僅會破壞師生關系的和諧,對學生未來發(fā)展也會產(chǎn)生深遠影響。懲戒方法如何以高效的形式進入學生、家長及社會的視野,是當下基礎教育實踐中必須要厘清的重點。
4.標準不適:懲戒準則有待細化
教師懲戒權作為一種權力,已經(jīng)被社會、家長等群體所認可,但是是否配備細化的準則在社會輿論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學校或者社會對于懲戒的標準一直給予關注,目前部分教師在如何恰當?shù)嘏u教育學生上仍處于“失語”狀態(tài),畏首畏尾。懲戒的標準是教師行使權力的一把尺子,同時也影響著學生身心健康。青島市率先在全國提出允許中小學實行恰當?shù)膽徒?,但是對于具體的細化準則并沒有給出,這也是將來需要完善的方向。
二、追本溯源——中小學教師懲戒權困境的成因探究
1.極端的存在:國家立法不完善導致教師畏首畏尾
雖然現(xiàn)行的法律體系將教師的權利與義務作了規(guī)定,但是其中教師懲戒權只是肯定其實施的正當性與合理性,對于如何行使、在何種情形下可以行使、按照何種標準行使等都沒有給出詳細的說明。因而,教師在實踐中容易走向兩個極端:不敢懲戒和懲戒過頭。不敢懲戒的后果表現(xiàn)在教師的畏首畏尾,在猶豫中既影響了教學的進程,也不利于學生的進步;懲戒過頭就會出現(xiàn)變相體罰的質(zhì)疑,教師進退兩難。
2.輿論的偏差:社會、家長的認識誤解加重教師壓力
在青島市政府推出關于教師懲戒權的新政策之后,社會輿論就從未間斷過,無時無刻不在牽動著家長的神經(jīng)。社會、家長擔心懲戒是另類的體罰,認為懲戒與體罰的界限在于教師對學生懲戒的輕重,現(xiàn)實中處理這件事情很難做到非常理智,當沖動戰(zhàn)勝理智的時候,教師就不能把握好懲戒的度了。家長的這種警惕心無形中加重了教師的壓力。由于教師和家長的出發(fā)點和立場不同,當學生違反教學秩序受到教師的懲戒時,家長為了維護孩子的利益而去向?qū)W校投訴,這條師德的紅線將困擾教師,以至難以真正發(fā)揮懲戒的教育功能。
3.制度的漏洞:學校監(jiān)督管理體制不健全增加教師實踐的阻力
學校規(guī)章制度的運行是為了更好地服務師生,許多中小學校不敢正視教師懲戒權,以某種方式回避或者等到出現(xiàn)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時才予以解決。首先,這些規(guī)章制度應該明確批評教育學生的準則與標準,將權力合理、科學地分配給教師。學校難以對懲戒教育作出恰當?shù)囊?guī)定,增加了教師在實踐過程中的阻力。實施教師懲戒還需要監(jiān)督機制與之相配合,防止教師過度使用懲戒權。其次,現(xiàn)實中學校的監(jiān)督機制尚不健全,這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師生關系,也造成家長的憂慮,擔心將懲戒變成體罰。最后,教師懲戒權置身于學校的監(jiān)督之下,會明確自身的職責,進一步地把懲戒的價值和意義加以表現(xiàn),讓學生懂得懲戒的作用是認識到自己行為的錯誤,從思想和行動上予以改正。endprint
4.教學的單一:教師教學方式的簡單化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
教學中適當懲戒可以認為是一種教育方式的回歸。教師依照法律法規(guī)使用懲戒權,是維護課堂秩序的有效手段。由于教師實際教學中采用的方式局限于單獨使用懲戒權,而不是改變學生的認知,認識到懲戒他們的原因,所以學生會產(chǎn)生抵制的心理,甚至出現(xiàn)報復教師的想法。懲戒教育并不是用來懲罰學生,表達學生行為應該停止的信息,而是針對學生做的事情本身,教會學生懂得要為自己所做的事情負責,并且勇于改正錯誤。單一化的教育方式會助長學生逆反心理,認為教師是在規(guī)訓教化自己,沒有把自己放到平等的位置,師生間的關系處于微妙的狀態(tài),原本教師與學生應該是平等和諧的交流伙伴關系,但是懲戒權的介入讓學生產(chǎn)生了一定的誤解,教師的教學方式適得其反,不能很好地將懲戒教育與鼓勵教育結合起來,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三、仁治與法治的結合——中小學教師懲戒權合理復位的路徑建構
1.依法行事:加強國家立法以保證懲戒有法可依
我國教育法律體系關于體罰做了比較詳細的規(guī)定,但是涉及到教師懲戒權卻一直沒有給出權威、科學性的解釋,包括一些細則、標準。教師懲戒權立法上的盲點是對目前在懲戒權方面出現(xiàn)困境的警醒。如何讓懲戒權走向公正、公開透明,不再避而不談,是當下基礎教育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將教師懲戒權并入立法體系的大家庭,填補法律空白,“明確肯定教師的合法懲戒權”[5],建立起教師對違反紀律學生不作為的監(jiān)督機制與追求責任機制,借鑒國外關于教師懲戒權立法的成功經(jīng)驗。另外,教師懲戒的法定程序也需要做出明確的規(guī)定,減少教師在使用懲戒權時候的盲從與無力,減少教師因懲戒細則的缺乏而造成懲戒無頭緒或者懲戒力度不準確的現(xiàn)象。
2.指點迷津:建立正確的政府輿論導向
社會和家長的輿論是除了法律規(guī)定之外第二大影響因素。青島市提出中小學可以適當?shù)厥褂脩徒錂?,不僅讓社會、家長為之震撼,隨之而來也產(chǎn)生了不同的觀點和看法。家長出于對孩子未來的考慮,擔心懲戒實踐起來會出現(xiàn)偏離價值軌道的現(xiàn)象。所以,政府應該秉持以下三項邏輯線索來制定關于教師懲戒權的法律法規(guī):首先,明確懲戒目的的正當合法性。懲戒的目的是讓學生認識到做錯事的行為,從而改正不合理的做法,并不是為了懲罰學生。其次,懲戒是作為一種教學手段,讓學生勇于承認自己的錯誤,理解教師的良苦用心,“教師懲戒權所肩負的職責是促進學生的發(fā)展”[6]。最后,在具體的懲戒方式上,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心理特點,懲戒的程序、標準細則也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使教師科學、合理、恰當?shù)厥褂脩徒錂唷?/p>
3.高效運行:形成科學的學校監(jiān)督體系
國家關于教師懲戒權立法體系完善的同時,學校更是需要建立監(jiān)督機制來促進教師懲戒的實施?!敖處煈徒錂啾仨氁艿饺娴谋O(jiān)督與制約,以保證教師懲戒權的行使合理合法公正?!盵7]管理與監(jiān)督體系有效地保障權利的運行,當教師實行懲戒教育的時候,學校設有的專門監(jiān)督機構進行監(jiān)督與評判,讓懲戒的過程公開透明,也使學生真正認識到錯誤本身,而不是誤解為教師“借機懲罰”,家長也能夠了解懲戒的緣由。學校制定監(jiān)督機制要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發(fā)揮監(jiān)測評價的作用。因為學校是學生成長與學習的第二個重要場所,違反學校的規(guī)定或者紀律,如果不及時更正學生的行為,會嚴重影響師生關系。教師通過懲戒教育,幫助學生從思想上認識自己的行為錯誤,從心理上接受這種教育方式,進而改正不合理的行為。
4.多元融合:教師融合懲戒與鼓勵教育
懲戒教育可以作為改正學生錯誤的方式,教師不僅要把握懲戒的力度與方法,還應該融合鼓勵教育,共同推動學生的發(fā)展。中小學生還處在身心未完全成熟時期,對于懲戒從心理上仍有一絲的恐懼和厭惡,如果不正確運用懲戒權,教育效果會適得其反?!敖處熓褂媒逃龖徒錂啾仨氁宰鹬貙W生的人格為前提?!盵8]隨著現(xiàn)代家長的維權意識增強,學生在學校受到教師的正當批評教育可能會被一些家長認為是在體罰或者變相體罰學生,教師處在失語的邊緣而遲遲不敢在懲戒之路上前進。喚醒家長對教師懲戒權的正確認知,關系著教師懲戒權的合理復位。另一方面,鼓勵教育能夠成為一種補充性的教育方式,在促進師生關系融洽、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等方面都有良好的作用。教師應該靈活掌握和運用兩種教育方法,打破僵化單一式的教育評價方式,讓學生更愿意接受這種教育方式。
在教育制度日益完善的背景下,教師懲戒權的合理回歸已經(jīng)成為現(xiàn)階段基礎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青島市政府首次實施合理懲戒的規(guī)定,輿論熱議的背后更值得我們每位教育者深思。教師懲戒的具體細則還有待完善,教育教學的目標和任務也在督促我們制定嚴謹?shù)姆煞ㄒ?guī)。嚴格規(guī)定教師懲戒的方式與范圍,有利于減少教師出現(xiàn)不敢懲戒或者懲戒過頭的極端狀況。懲戒的目的是讓學生真正意識到錯誤本身,在思想和行動上能夠有所改正。懲戒權的合理復位,還需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尊重學生的想法,促進學生健康快樂地學習與成長。
參考文獻
[1] 劉冬梅.中小學教師懲戒權的調(diào)查與思考[J].教師教育研究,2016(2).
[2] 王鵬煒.學校教育懲戒的制度構建[J].中小學管理,2016(8).
[3] 曹輝,趙明星.關于我國“教師懲戒權”立法問題的思考[J].教育科學研究,2012(6).
[4] 賀武華.教師懲戒教育權的理性弘揚[J].中國教育學刊,2011(6).
[5] 張忠濤.教師懲戒權:讓“濫用”與“不用”回歸“正常用”[J].中國教育學刊,2015(7).
[6] 白雅娟,李峰.教師懲戒權的流失與救贖[J].教育探索,2016(4).
[7] 黃語東.論制定教師懲戒權實施細則的必要性[J].教育學術月刊,2009(5).
[8] 施麗紅,吳成國.論教師懲戒權存在的必要性及實施[J].當代教育科學,2006(4).
[作者:焦依平(1992-),女,河北衡水人,渤海大學教育與體育學院2015級碩士研究生;朱成科(1973-),男,遼寧新民人,渤海大學教師發(fā)展學院教授,博士。]
【責任編輯 楊 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