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影
摘 要:跳繩運動在我國有著一千多年的歷史,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體育項目之一。其有著花樣繁多、運動量大小容易控制、設備簡單、不受場地條件限制、促進人體心肺功能、利于發(fā)展人體速度和靈敏等特點,近年來備受人們推崇?,F(xiàn)在,開始被越來越多的學校和個人用來作為健身的一項重要手段。因為,不僅跳繩項目對場地和器材的要求不高,而它本身的娛樂與健身價值也越來越多的被人們所認識到。跳繩項目可以在耐力、速度、靈敏等幾個方面對人體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本文通過作者在日常訓練當中總結的經(jīng)驗,針對跳繩對人體速度素質的影響和對速度素質提高的方法,進行簡單的論述,希望對教育工作者,在未來的跳繩項目的練習中,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
關鍵詞:跳繩;速度素質;作用;訓練;影響
一、跳繩對機體速度素質的影響
速度素質是指人體進行快速運動的能力或在最短時間而完成某種運動的能力??焖龠\動反映著機體運動的加速度和最大速度的能力。它包含反應速度、動作速度和移動速度。無論什么運動項目,發(fā)展速度素質要求必須掌握熟練的技術動作。而跳繩運動,由于運動占地面積小,運動關節(jié)活動性較大,節(jié)奏性很強,對協(xié)調性要求較高,動作周期性重復性都非常大。并且速度、花樣種類繁多,適合各個年齡段的人群開展。其自身的這些運動特點,決定了跳繩運動對機體的各方面素質都會產(chǎn)生比較明顯的影響,對于速度素質包含的幾方面影響也是較為全面的。那么我們就對機體的速度素質影響,通過訓練后的心得和體會,進行一下闡述。
二、跳繩對速度素質訓練提高的方法
對于速度素質的提高,跳繩有其一定的促進和補充作用。然而,訓練的方法也是很重要的。有針對性的進行合理的訓練,才能夠在機體的速度素質提高方面,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才能夠對速度的發(fā)展和成績的提高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才能夠在體育成績和身體健康雙方面得到很好的提高。
(一)短時間快速練習
跳繩的訓練方法和方式有很多種。首先,介紹的是短時間的快速練習。教師可以用5秒、10秒、15秒等不同的短時間的練習,對學生進行速度的要求。一般要求學生用最快的速度完成規(guī)定時間的訓練。還可以設定達標線。一般5秒鐘單搖達標是16個以上,10秒單搖是28個以上,15秒單搖是36個以上。設定一個達標的要求,讓學生有一個努力的參考標準,這樣更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也能夠更好的激勵學生積極的運動起來。
(二)耐力速度練習
另外的一種訓練方法和第一種剛好相反。是耐力速度練習。主要是要通過大強度的練習,熟悉技術動作,實現(xiàn)手腳協(xié)調配合完成動作的目的。手腳協(xié)調配合的好,那么完成動作的質量也就高,自然機體完成動作的速度也就快。一般練習我們多采用3分鐘,5分鐘的或者更長時間的固定時間的練習方法。3分鐘的練習達標線是450個,5分鐘的練習達標線是750個。或者,在這種訓練方式的基礎上,稍作改動,改為固定數(shù)量300個、500個、800個,不限制時間的練習,認真練習,完成為止。
(三)變速練習
這也是跳繩訓練中比較常用的一種練習方法。一般情況下,訓練由指導教師控制訓練節(jié)奏。在教師的“加速”“減速”的口令或以哨聲不斷的重復加速和減速動作等動令聲中,學生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加速和減速不斷變化節(jié)奏的跳繩練習。這樣的訓練方法主要是通過不斷變化的練習節(jié)奏,使學生的動作更加嫻熟,使反應速度更加靈敏。提高學生的反應速度。并通過練習的重復,提高周期性搖繩的動作速度。
(四)固定時間的勻速節(jié)奏練習
在學生的練習達到一定的量以后,要適當?shù)倪M行一下固定時間的勻速節(jié)奏的跳繩練習。以要求學生在大強度的運動后,仍能保持正確的姿勢,良好的跳繩節(jié)奏。這樣的訓練,有利于學生更好的控制自己,更加容易的控制住自己的速度。使學生可以在以后的訓練生活中,更能靈活自如的控制機體的速度和節(jié)奏。
(五)小測驗考試訓練
常規(guī)的訓練之余,教師要對學生的成績進行測試。比如1分鐘單搖、3分鐘單搖等等。不定期的測驗,才能讓學生更好的了解自己的狀態(tài),能更加清楚的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才能夠在日后的生活當中不斷的進去,不斷的提高,使機體的速度能力發(fā)揮最大潛能。
三、跳繩速度訓練后,學生機體反應產(chǎn)生的影響
通過近年來學生跳繩前后的身體速度素質等方面的對比。我們發(fā)現(xiàn)參加跳繩速度練習前的學生與參加一段時間的跳繩速度練習后的學生,在跑步能力和協(xié)調性方面進行對比,參加一段時間的跳繩速度練習后的學生,有了很明顯的提升和進步。學生的反應能力也明顯的有所提高??梢?,跳繩項目對學生的速度素質提高,是很重要的訓練手段,是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的。我們可以通過合理的練習,不斷的提高學生的速度素質,以達到強身健體的教育目的。
跳繩練習的方法是多樣性的,但是萬變不離其宗。教師在教學當中可以針對自己的教學對象因材施教,在基本教學方法的基礎上不斷的調整適合的方法,有針對性的進行訓練。跳繩運動的訓練方法對機體速度素質的提高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師要在教學生活中要不斷的去思考、總結,不斷的去創(chuàng)新。才能夠發(fā)現(xiàn)更多的適合使用的教學方法。才能夠在訓練當中,靈活自如的采用合理的方法進行有針對的訓練,才能讓機體的動能發(fā)揮最大的水平。
參考文獻:
[1]崔樂泉.圖說中國古代游藝[J].臺北:文津出版社,2002年12月:303-304
[2]鄭旗主編.現(xiàn)代體育科學[M].人民體育出版社,2001.
[3]李祥主編.學校體育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