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趙鋒
摘 要:目前,教育工作者們所共同追求的就是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在對提高高中體育教學課堂有效性的必要性進行論述之后,從三個方面提出了提高高中體育教學課堂有效性的具體方法,包括:豐富課堂教學模式,設置人性化的管理模式,豐富體育理論知識,從而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對于高中體育課程學習的自信心,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
關鍵詞:體育教學;課堂有效;方法分析
高中的體育課程能夠引導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而這一引導作用的發(fā)揮最終還是來自于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所以教師應當通過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從而營造良好嶄新的教學風貌。
一、高中體育教學課堂有效性提高的必要性
自新課程的改革實施以來,高中體育在教學方面取得了很大的進步,教材的設計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情況,教學的內容向多元化發(fā)展。同時,對于目前高中的體育課程教學有效性始終需要提高。當前的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與方法之間仍然存在著一些局限性,只對體能方面進行單純的訓練,學生每學期都會將800米、1000米的長跑任務當作是一個心理障礙,抵觸的心理就會滋生。在高中的體育課程中,長跑、短跑、跳遠、跳繩等運動項目占很大比重,這樣會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始終處于被動狀態(tài),甚至對教學的內容提不起興趣,最終導致對課程的有效性產生直接的影響。不僅如此,對于原先的體育教學,它很大程度上將關注的重點放在學生的身體素質發(fā)展上,卻沒有重視學生心理健康的協(xié)調作用,但是對于體育課程教學來說,最終目標應當是讓身心健康能夠協(xié)同發(fā)展。高中生在進行學習的期間承受著著非常大的學業(yè)壓力,尤其是奮戰(zhàn)高考這一重要時間段。學生越處于承受壓力的階段,體育活動的調節(jié)就越顯得重要,因為體育可以緩解學生的緊張情緒,一定程度上將壓力進行釋放。良好的身體素質是一切奮斗的基礎與支撐,所以高中體育教學課堂有效性的提高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高中體育教學課堂有效性提高的舉措
1.豐富課堂教學模式
無論是何種類型的教學方法,其最終的落腳點就是為了讓學生學到有用的東西。這一前提的關鍵就在于學生需要具備強烈的學習欲望,并且擁有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倘若學生對于課堂的知識或者教學的方法不感興趣,即使是再好的教學方法,學生也無法獲得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
對于傳統(tǒng)的高中體育課來說,主要分成室內與室外兩個部分進行。室內是對于理論的傳授,室外是對于一些技術動作進行的實踐,很少有學校會在這一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上進行創(chuàng)新,對其他形式的課堂活動進行開展,這就容易導致學生對體育課缺乏新鮮感,消耗興趣。
實際上,體育是一門非常適合采用多彩課堂形式進行教學的課程,尤其是針對室外的課程。舉個例子,在進行學習籃球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教師首先帶領同學們觀看一場完整的現(xiàn)場比賽,或者是一些比較精彩的動作集錦錄像,讓學生有現(xiàn)場生動的感受。比如,安排晨練,或者在上學與放學的時候適當?shù)芈芘芤欢?,做到每天堅持。這樣不但能夠有效地訓練學生跑步能力,而且可以對學生堅忍不拔的毅力進行良好的鍛煉,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作息規(guī)律。
2.設置人性化的管理模式
學生進行學習最主要的動力來源是自信心的樹立,學生只有在學習的過程中,才能夠體味成功的快樂,從而進一步激發(fā)學習的欲望。體育與個人的天賦、身體素質、興趣愛好等具有很大的關系,所以對于差異性教學的開展,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在于因材施教,具體可以采用差異化的方法設置教學內容,正確地引導學生運用自己身體條件;差異化地開展教學輔導工作,在整個教學的過程中進行人性化的設置等。無論哪種方式,最終的目的就在于讓學生的個別差異成為教學組成的重要因素,根據(jù)學生不同的身體素質準備差異化教學內容,最終保證所有的學生,在原有水平的基礎上能夠獲得應有的發(fā)展。
3.豐富體育理論知識
高中學生通常將體育視作一門并不重要的“副科”,不注重其學習效果的好壞。他們往往忽視了體育作為一門課程,同樣還可以促進個人修養(yǎng)的提高,培養(yǎng)樂觀且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非常有必要對學生體育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進行強化,主要包括體育健康知識、體育的理論發(fā)展史、運動與身體機能等,最終達到從源頭上讓學生感受不同的文化交融與碰撞,在潛移默化中讓學生了解體育、熟悉體育、熱愛體育。
綜上所述,有效課堂教學的形成需要長時間教學經(jīng)驗的摸索與提煉,這即是教育工作者們所共同追求的理念,也是一種積極的價值追求。對于有效的課堂來說,應當以學生為本,符合新課程的改革精神,具備明確的教學目標,在提高自身體能的同時也釋放一定的學習壓力,感受快樂。
參考文獻:
[1]楊開艷.提高高中體育教學課堂有效性的方法分析[J].新課程學習(學術教育),2011(10):119.
[2]陳亮.提高高中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分析[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7(12):120.
[3]郭全.新課程背景下高中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7(23):158-159.
[4]岳彩慶.新課程背景下高中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7(11):759.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