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日益深入發(fā)展,我國與國際的合作交流范圍越來越廣,在信息時代背景下,對人才的要求也從單一型轉向復合型。高職院校作為人才培養(yǎng)的基地之一,也應當與國際接軌,順應時代需求,從國際環(huán)境的高度對英語教學進行新的審視,理性認識高職院校英語教育教學的不足,通過多種途徑和方法提高英語教學水平,培養(yǎng)復合型高素質人才。
【關鍵詞】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教學方法
【作者簡介】柳文娟,女,漢族,浙江杭州人,浙江旅游職業(yè)學院,浙江省杭州市蕭山高教園區(qū),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ESP理論研究和大學英語教學。
作為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170余個國家和地區(qū)以英語為母語或者第二外語,一個人對英語的熟練與否很大程度上關系到自身的職業(yè)發(fā)展和社會地位。而英語對于中國人來說,是無法自然學會的,需要刻苦學習、運用,才能得到領悟和提高,因此在與國際接軌的過程中,高職高專院校英語教育教學方法和教學質量需要進一步提升,擺脫陳舊的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積極為國家培養(yǎng)和輸送高質量復合型人才。
一、高職院校英語教育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探討
1.主導思想不明確,教學計劃針對性較低。從培養(yǎng)目標上看,與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職教育更傾向于對技術應用型人才的培養(yǎng),而不是普通專業(yè)型人才。當前高職教育中,各類型院校已經形成各具特色的專業(yè)培養(yǎng)目標,相關的專業(yè)課程設置也越來越規(guī)范。但是有關于英語教學的目標水平、課程安排情況等方面,高職院校的做法則各有異同,有的繼續(xù)沿用中專時期的教學計劃,有的則照搬以前大學??频呐囵B(yǎng)計劃,這類做法缺乏系統(tǒng)性,也不夠科學,對于學生的有效針對更是少見,相關的理論探討和具體項目研究也相對滯后,無法適應當今時代對英語教育的發(fā)展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質量。
2.師資力量不足,教學水平差異大。高職院校的各個專業(yè)都會涉及到英語課程,而現(xiàn)在大環(huán)境下外語人才呈緊缺狀態(tài),供不應求,自然出現(xiàn)教師數量不足的現(xiàn)象,在此情況下教師的人均教學任務較重、可分擔的教師數量不多,長此以往矛盾累積,一方面教學質量難以保證,另一方面教師的精力透支、學生的學習成果也達不到預期。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從年齡、專業(yè)、知識結構等方面,都存在分布不均情況,科學、合理的梯隊結構尚未形成。
3.教學方式傳統(tǒng),教材內容陳舊。許多高職院校的教學改革仍然停留在口頭上,對于教學方式和教材內容的革新跟不上經濟和社會的變遷周期,部分學校的課程體系依然無法打破其陳舊的結構,無法適應社會發(fā)展和人才培養(yǎng)的需求。受到教學大綱、應試制度、教師水平的影響,目前高職院校英語課程的主要教學方式為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將單詞、語法和考試視為主要驅動,把英語當作需要考試的知識進行學習,而不是用長遠的眼光將英語看作一門語言進行學習,這樣顯然無法適應新形勢下國家和社會對于人才培養(yǎng)的需求。
教材內容方面,當前的高職院校英語教材更多的是偏重于對單詞、語法的知識傳授,在具備實用性的同時,對于學生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則有所忽略,素質教育的內容占比較少,對于應試的需求多過應用的需求。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應當在注重培養(yǎng)基礎知識的同時,也要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能力,因此亟需編寫適合職業(yè)教育的英語教材。
4.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程度不足。高職院校英語教學質量參差不齊,部分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在授課時,以“完成任務”的心態(tài)進行教學,對于學生學習程度和接受程度的關注不多,雖然能保證充分的備課,但學習并不僅僅是保證教師傳授知識,也需要對學生方面的知識吸收程度進行跟進。還有部分高職院校存在師生之間互動較少的情況,在英語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的及時交流對于雙方都是有利的,教師可以根據與學生交流的結果進行教學計劃調整,學生也能在與老師的交流中進行提問、請教。
5.考核方式較為單一。為了在期末考、托福、雅思等英語相關考試中取的好成績,學生會進行突擊訓練,并且將精力都放在語法、詞匯等方面,隨著考試結束、學期結束,語法和詞匯等技巧型知識在缺少復習之后便會逐漸遺忘,這些應試技巧實際上與學生的應用能力培養(yǎng)關系不大,不少通過刷題取得高分的同學在實際交流中依然不順暢。而基本功較好、口語流利的學生,在考試之后仍然能有較好的實際交流能力。對英語的考核方式不應只局限在現(xiàn)有的考試中,對于學生實際運用能力的考察也需要提上日程。
二、高職院校英語教育教學方法問題解決方式
1.采用應用性強的教材。在進行高職院校教材的編寫過程中,保持傳統(tǒng)教材優(yōu)點的同時增加對學生應用能力培養(yǎng)的相關內容,從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主的“灌輸式教學”轉變?yōu)橐詫W生為主導的教學方式,將學生視為教學任務制定的基礎,幫助學生盡快適應英語學習。
2.運用先進的教學方式。英語學習的目的不只是為了掌握語法、詞匯,更應注重對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應當采取先進的教學方式如情景語言教學法、對比教學法等,鼓勵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多說多用,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3.激發(fā)英語學習興趣。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目前的英語教學課堂上,應從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入手,利用先進的設備、豐富的網絡資源,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生動的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
三、結束語
在經濟全球化和對外開放的大環(huán)境下,英語的適用范圍日趨廣泛,高職院校的英語教育教學任重道遠,挖掘高效可行的教材、教學方式,促進學生的學習熱情,是教學過程中切實可行的方式。
參考文獻:
[1]馬澤玉.淺談高職院校英語教育[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 2008(17): 57-58.
[2]朱勇.高職院校英語教育的反思及對策[J].華章,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