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小黎
摘要:物理的探究教學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是物理教學中一種很重要的教學方法,在物理教學中有何重要的作用,所以筆者今天特地的提到探究式教學,希望把自己的時間運用經驗分享給大家。讓更多的教師注意到這個教學方法,運用到更多的課堂中。
關鍵詞:探究式教學;教學策略;探究教學 傳統的物理教學是教師只給學生講實驗,很少引導學生做實驗。這樣教出的學生只重分數,不重視實驗操作技能,學生普遍實驗操作水平差,同時對物理學科不感興趣。因此,要學生喜歡物理學科,應該從提高學生實驗能力入手,尤其探究性實驗能力。這就要求物理教師對探究性實驗課堂教學進行優(yōu)化,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那么物理教師如何對探究性實驗課堂教學進行優(yōu)化呢?根據我平時在實驗課堂教學中的一些做法,現從如下幾方面談談初中物理探究性實驗課堂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
一、開展高效的、有趣的物理探究性實驗
在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尤其探究性實驗,教師要多為學生考慮,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實驗。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動手能力與知識基礎都是不同的,教師要盡量避免過難或過易的實驗設計,太難了學生的能力達不到,使他們喪失信心,學習物理的積極性也會逐漸消退;太簡單了學生覺得沒有什么難度,潛能無法得到有效激發(fā)。因此,實驗設計原則就是讓學生“跳一跳,夠得到”,讓大部分學生都能實現實驗目標,但是要經過一定的努力。
教師更應該設計一些豐富有趣的物理課堂實驗,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例如,在探究“浮力大小”的實驗中,我把一個雞蛋輕輕放入裝有水的燒杯中,問學生看到什么現象?學生回答,雞蛋下沉了。我又問那誰有辦法使雞蛋浮起來呢?學生很好奇,互相討論,引導學生猜想,教師再設計實驗,讓學生動手實驗,自己探究實驗。學生個個積極參與實驗,興高采烈,場面十分熱鬧。學生通過自己做實驗,看到雞蛋浮起來,自然興趣盎然,然后分析是什么原因導致雞蛋浮起來了。這樣的實驗簡單易做,基本人人都能做到,學生自然愿意做。教師在課堂上經常開展這樣的實驗,課堂教學效果是顯而預見的。
二、結合學生具體情況對探究性實驗進行改進
在物理學習過程中,探究性實驗方法有很多,這些方法都有自身優(yōu)勢和特點。有人曾經想要將這些方法分出一個高下,我認為完全沒有必要,只要這些方法是以學生發(fā)展為根本的,能促進學生實踐能力提高,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那么這些方法就是可行的。但是受一些客觀因素的影響,不同教學方法可能達到的效果會有一些差別,即使內容相同,收到的效果也是不同的。
1.利用不同的實驗對相同的物理現象或物理規(guī)律進行探究 在對“流體流速與壓強”的關系進行探究時,我將學生分成了五個小組,每個小組進行一項實驗。第一個小組做硬幣跳高的實驗;第二個小組拿出兩張紙,平行放置后向中間吹氣;第三個小組將兩個乒乓球放到玻璃管中,由兩名同學從兩頭向中間吹氣;第四組將乒乓球壓到漏斗中,由漏斗的細口向上吹氣;第五組取兩支兩端開口的玻璃管和一杯有顏色的水,將一支玻璃管的一端直插入水中,再用另一支玻璃管向第一支玻璃管的上端位置水平吹氣。每組學生都將自己的實驗過程和結論記錄了下來,不僅讓他們感到探究是有意義的,獲得的結論是可靠的,還讓學生體會到可以用多種形式進行實驗,不能單純依靠課本上的那一種。
2.相同的實驗器材可以探究多個不同的物理規(guī)律或物理現象 教師可以用相同的實驗器材探究不同的物理實驗規(guī)律或現象。實驗器材的用途非常廣泛,教師可以將某一種實驗器材應用到不同實驗中,利用豐富多變的實驗現象強化學生對實驗器材的感性認識。以“導體電阻”的測量為例,為了幫助學生明白本次實驗的目的,筆者讓他們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最終要求學生畫出電路圖。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討論和研究,在自主實驗探究過程中,他們學會怎樣測量電阻值。教師這時可以引導學生做不同實驗,問學生這些器材還可以做什么實驗?同時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探究還能做出哪些實驗?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激發(fā)探索欲望,實現探究實驗能力培養(yǎng)的目標。
三、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取材
初中物理學習是一個基礎階段,也是學生進行物理研究的起點,因此,教師要注重利用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技能和獨立操作能力,并引導學生多從生活中取材,多動手探究實驗,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實驗習慣。
四、對學生進行科學的評價
贊美是一種心靈的雨露。在課堂上,教師要關心每一位學生。教師的一個和藹的微笑,一個鼓勵的目光,一句幽默風趣的贊揚和入木三分的分析態(tài)度,都能增進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所以在物理教學的課堂上,教師要關心愛護每一位學生,教師應對學生多進行正面評價,滿足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在教學中教師應善于發(fā)現學生身上的優(yōu)點,哪怕微小的進步,教師也要及時給予肯定,教師要珍惜學生心靈深處的渴望,讓每一位學生通過物理學習,都能感覺到語文帶給他的快樂,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五、通過運用多種方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一個人前進的內驅力,是永不枯竭的動力源。所以我們在物理教學設計時,要千方百計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從而促進學習的積極性。在物理教學中,出乎學生意料的演示,生動形象的類比,深入淺出的解釋,學生生活中以及科技和社會中的有趣事例,幽默風趣的教學語言,探究性的學習活動和小實驗,不斷出現的挑戰(zhàn)性的問題和隨之而來的學生討論,這些都是激發(fā)和保持學習興趣的重要手段。上課時,教師不能只滿足于讓學生感到新奇或吸引學生的注意,更重要的是善于引導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和技能,在解決問題的探究過程中獲得成功的愉悅,這樣才能使學生的學習興趣持久地保持下去。
總之,在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尤其是探究性實驗教學,教師既要遵循“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規(guī)律,又要不斷加強實驗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同時加強學生實驗能力培養(yǎng),尤其探究實驗能力,這是物理教師責無旁貸、義不容辭的職責。參考文獻:
[1]方園.初中物理課師生互動研究[J].儷人:教師,2014,(21):65-65.(作者單位: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龍臺初級中學 7413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