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媛艷
(江蘇省江陰市第一初級中學)
小組合作是指學生在小組里從事學習活動,通過合作與交流自主建構知識,并獲得社交技能的一種學習方式。筆者作為長期奮戰(zhàn)在教學一線的工作者,就提升高效物理課堂,在實施小組自主合作探究課堂的嘗試中粗談幾點看法。
合作小組的組建十分重要。如何合理分組是實施高效班級管理的前提,在建立合作小組時,不能僅僅只關注學習成績,還需遵循合理性的原則。
以4~6人為宜。人太多不利于學生間的交流和學生個體才能的充分展示,人太少則互動不足。本學期我擔任初二(5)(6)班教學,以5班教學為例,學生人數45人。我思考很久,決定分9組,每組5人。
采用“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同組當中,成績好中差搭配,男女人數均衡,個性特點互補,組成一個緊密的共同體。開學前我到成績庫里調取了初一八次大型考試的年級名次,把這些數據輸入Excel表格,算出每個學生的年級平均名次。考慮學生的成績、性別,結合了學生原來的表現等各方面綜合因素,把班級分成了9個小組。這9個小組之間學習基礎、學習能力等都基本一致,為以后的公平競爭打下基礎。
這樣分組的好處在于在管理評價中不僅僅針對學生個體,更多的是9個合作小組。從學生層面來看,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合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給每個學生提供了更大的發(fā)展平臺,為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打下扎實基礎。
組長是老師的小助手和代言人,是一組之魂。“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
加強對小組長的培訓指導。開學報到第一天,我采用民主推薦和個人自薦的方式確定組長人員,召開了9個小組組長的會議。明確指出在以后學習生活中,由他們9個組長擔負著管理班級的重任。就如何提高團隊意識、服務意識、責任意識等對他們進行了培訓。
小組對每位成員進行分工,主要有:組長、記錄員、監(jiān)督員、匯報員、評價員,每月分工互換一次,以適應不同的角色,這是一種民主的、開放的、流通的組織,方便管理,又便于合作探究向縱深發(fā)展。要對組長進行定位,明確他的作用就是組內的核心人物,他的作用(1)明確分工;(2)激勵評價;(3)查漏補缺。這樣通過自查自糾的管理體系可以使這種制度趨于長久。
小組負責人是班級的核心人物,他們在參與班級管理和小組團隊建設中既能促使自身不斷提高,也能優(yōu)化學生群體,形成良好的學風、班風。
加強小組建設,小組合作通過互幫互助不僅增強了學生合作的意識,活躍了班級的群體活動,也提高了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積極性,同時對提升物理教學質量也有積極的效應。
集體制定公約,為強化小組管理,形成競爭、合作的氛圍,培養(yǎng)小組的團隊精神,在我的指導下,各小組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通過組員共同討論,在學生實驗的基礎上制定出適合本組的組規(guī),形成小組公約。組規(guī)包括課堂、實驗、自習、作業(yè)完成、成績目標等各方面,讓組員人人知規(guī)范,個個守規(guī)則。
在班級的常規(guī)評比中,我運用了小組合作明確小組任務,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全班同學都處于一種齊心協力、不甘示弱的競爭狀態(tài)中。一個小組5個學生,座位相鄰,方便小組聯系合作。在物理課堂教學中,作業(yè)收發(fā)、物理實驗、導師見面會等班級活動,都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很方便地進行。很多時候,我會有意識地以小組為單位進行點評。這樣實行下來,成效明顯,這些調皮的孩子為了小組榮譽也能盡量克制自己,就算有時克制不住,組長或者同組的組員也會提醒他,加強了組員之間“榮辱與共”的關系。
小組合作評價過程、評比結果都很重要。各小組都會與優(yōu)秀小組進行對比,找差距、想對策、挖潛力,在班級內形成“比、學、趕、幫、超”的良好學習氛圍。
課堂是否有成效,就要通過檢測來了解學生對本節(jié)知識有沒有達標。課堂檢測的內容按本堂課的教學目標來設計題目,難易程度一定要把握好,并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要求,要讓每個學生都感到通過學習獲得成功的快樂。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學和教育的藝術和技巧就在于發(fā)揮每個兒童的力量和可能性,使他享受到腦力勞動的快樂?!币箤W生體驗成功的快樂,激發(fā)學生進一步學習的積極性,形成“學習—成功—再學習”的良性循環(huán),從而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青春期的少年更在乎同伴的評價,在班級內評定“各種類型的優(yōu)秀小組”“最佳小組發(fā)言人”。獎項的產生來源于組內得分,這個分值主要包含各小組的上課紀律、上課發(fā)言人數、作業(yè)質量、單元測試等,這種多方位、多角度的考評更綜合地反映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習物理的興趣,也是一種比較長期的激勵措施。對學生小組來說既是獎勵又是促進,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還培養(yǎng)了學生之間互相合作的意識。
物理課堂要想變得高效,就應該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這樣既能培養(yǎng)團隊負責人,使他們成為老師的小助手,也能讓普通學生在團隊合作中以開放的心態(tài)接觸方方面面的訊息,加深“他是學習的真正主體”的意識,學習中的大量問題主要靠合作去解決。班級是個大家,小組就是組員的小家。小組合作越好,凝聚力就越強,組員的歸屬感就越強。小組合作越好,作為任課老師的我們就能更有效提升物理高效課堂。
丁伯榮.走進新課程[M].江蘇教育出版社,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