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qū)白沙埠鎮(zhèn)中心小學 劉繼成 姜銀鳳
激勵管理在班級管理中主要是推動事物朝“好”的方向發(fā)展,通過鼓勵、表揚等措施激發(fā)學生發(fā)奮努力的一種管理方式。首先,激勵管理方式可有效調(diào)動人們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進而提高工作效率;其次,還可促進集體共同進步。將激勵機制應用到小學班級管理中,可協(xié)助班主任老師管理好班級秩序,有助于良好班風的形成。從根本上說,激勵機制是從滿足小學生的心理需求出發(fā),正確引導學生學習觀或價值觀的轉變,實現(xiàn)教學目標,保障班級管理工作順利進行。
在一定條件下,我們可以認為:競爭是所有事物不斷發(fā)展和進步的動力,也綜合體現(xiàn)了時代精神,競爭激勵機制的合理構建是班級管理得以實現(xiàn)的重要方式。班級管理中常見的競爭激勵有:將班級學生劃分成若干小組,各小組之間就是競爭對手,每周、每月對各小組的衛(wèi)生、紀律、學習等方面對比評分,按小組綜合實力評判成績并排名,選出較優(yōu)秀的小組,獎勵組員,對其他小組成員進行鼓勵。教師在實施競爭激勵的過程中要秉持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保證每一位學生參與其中,實現(xiàn)個人和集體的共同進步,提升教學質量與班級管理水平。
目標激勵是指教師按需要與學習動機指導學生學習,根據(jù)學生的個體差異與班級狀況制定符合班情的指導方案。班主任老師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應幫助指導學生樹立學習目標,明確學習的目的與意義,學生只有明確學習目標后才能更好地投入到日常學習中。若能將目標激勵的作用完全發(fā)揮出來,班級管理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正確評價學生是對學生的尊重,也是教師完成教學活動必不可少的技能。新課改下倡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但仍不可忽略教師的重要作用,教師對學生的合理評價能夠使學生認清自身的優(yōu)缺點,有助于學習水平的提升。在新課改要求下,參考知識、思想道德等方面進行評級激勵,也可鼓勵學生作自我評價或生生之間進行評價,班主任老師進行總結分析,再由學生自我反思,發(fā)現(xiàn)并改正不足之處。評價激勵可選用圖形評價學生的表現(xiàn),如用小紅旗、小星星等,數(shù)量越多表明該生表現(xiàn)越好。
班主任需注意學生的心理狀況并進行引導激勵,該方式稱為情感激勵。合理的情感激勵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老師的信任,還能滿足學生的自尊心,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朋友的姿態(tài)與學生交流溝通,不僅有助于教學工作的開展,改進教學方法,還能改善教師作風。情感激勵時一般通過話語鼓勵、眼神贊賞及微笑等方式表現(xiàn)出對學生的重視與鼓勵,讓學生從教師的動作中感受到老師的關注、關心和鼓勵。對于犯錯誤的學生,教師應以關心鼓勵為主,少批評指責,保證學生認識并能改正錯誤即可。
小學階段是一個人人生觀與價值觀塑造的重要時期,因此,在小學生的教育中不僅要重視知識的學習,還要向學生傳授做人的道理,此時可通過各種小故事的學習,來引導學生領悟;或是為學生樹立學習的榜樣,利用榜樣作用來影響,已達到教育的目的。其次,教師是小學生接觸最多的人,很多時候他們會以教師為“模板”進行模仿,因此,教師應為學生樹立榜樣,真正做到“德高為師,身正為范”。
小學生正處于身心快速發(fā)展階段,對外界有強烈的求知欲,同時有較強的學習能力,但極易受外界影響。本文通過論述激勵機制可有效提升班級管理效率,進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的目的,發(fā)揮了激勵機制應用在班級管理中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