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膠州市香港路小學 山東膠州 266300)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老師面對的是整個班級的學生,其不能與每個學生都進行對話,導致教學效率低下。所以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學生與學生之間強化英語對話,可以提升小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提升英語學習的互動性。老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學生在組內(nèi)合作學習。老師可以在教學中設計主題,讓學生進行不同角色的扮演,設計情境,使學生在情景對話中學習,切實提升教學效率。[1]
目前,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合作學習引起了老師們的重視,其可以改善課堂教學氣氛,使小學生在學習中都能活躍起來,這種教學方式符合小學生的心理需求,可以充分調(diào)動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升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2]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不僅僅要掌握專業(yè)技能,而且還應該具備合作技能。合作能力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通過后天不斷的培養(yǎng)形成。人們合作最基本的方式就是語言溝通,英語是一門重要的語言,所以英語的學習和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聯(lián)系密切。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通過合作學習模式,切實提升學生的合作意識,使學生在合作中學習到更多知識。[3]
合作學習的方式活躍了課堂氣氛,與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模式大相徑庭。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中,老師起到主導作用,學生在學習中非常被動。為了拉近學生和老師之間的距離,采用合作學習的模式,可以消除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感,學生可以積極與老師進行對話,學生們在合作中也能不斷取得進步。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學生們都不敢表達自己的觀點,在英語學習中始終扮演旁觀者的角色。合作學習模式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自由發(fā)揮的平臺,學生可以主動的參與英語對話。
在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中,老師直接將英語知識灌輸給學生,這種方式盡管可以讓學生獲取知識,但是學生很容易遺忘。合作學習實現(xiàn)了師生間的互動,學生運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組織語言,也能與其他的學生進行交流,從而強化思維能力。
在合作學習開展之前,老師要針對學生的英語基礎和性格特點合理的分組,從而順利的完成教學目標。如果分組不合理,教學的效率就不能得到保障。老師在分組中,要確保學生之間可以優(yōu)勢互補,小組內(nèi)通過分工,明確學習目標,共同進步。小組內(nèi)部分工中,老師可以給出合理的建議,但是學生要把握主動權。學生在組內(nèi)發(fā)揮自己的作用,提升自身的參與能力。在分組中后,每個組內(nèi)由學生自己推薦一名組長,老師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起到監(jiān)督作用。
(1)合作意識的培養(yǎng)
老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中,要完善學生的合作意識,使學生在交流中消除恐懼和障礙。老師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使學生都能在具體的氛圍中表達自己的觀點。在小學英語教材中涉及到很多對話,老師可以讓學生通過對話方式提升他們的合作能力。小學生的英語知識還不是特別扎實,老師要通過組內(nèi)合作的方式,使學生運用一些簡單的對話。
(2)傳授合作方法
在合作學習實施中,老師要培養(yǎng)學生形成合作意識,通過合作方法的指導,使學生更好的參與到學習中。老師在教學中應該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己探究知識,掌握探究的方法。在合作學習中,重要的是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老師在分配了學習任務后,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在合作學習中,老師可以結合游戲的方式。將學生分成兩人一組,一個學生來繪圖,另一個學生說出繪圖的內(nèi)容,學生的詞匯量和表達能力可以得到切實的提升,而且也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
(3)注重全員參與
合作學習的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老師在合作學習落實中,要確保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其中。通過對話的方式,可以使學生牢固的記憶知識,通過對話,學生的語感可以得到提升,使課堂氣氛得到活躍。老師在教學中通過設計教學情境的方式,互動方式盡量采用群體互動。可以將課文改編成舞臺劇的方式,學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分角色朗讀課文,這些活動可以確保所有的學身而過都參與到學習中,學生在集體中學習也有助于學生身心的健康。在全體學生參與到學習中的同時,老師也要挖掘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發(fā)展。老師要鼓勵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觀點,勇敢說出自己的想法。
在合作學習中,老師要制定合理的反饋機制,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對教學進行自我評價。老師要客觀的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考核,學生可以自我評價,組內(nèi)的學生可以互相評價,最后老師再給出一個客觀的評價。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合作學習是重要的方法,可以發(fā)揮很好的教學效果。老師應該充分認識到合作學習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意義,認真的組織每一次合作學習活動,提升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都能參與到學習中,提升他們的合作意識和交際能力,最終達到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