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林輝
(四川省射洪縣萬林鄉(xiāng)初級中學,四川 射洪)
在教育事業(yè)不斷進步的今天,語文課堂教學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其中以構建讀寫結合式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受到中學語文教師的青睞。教師積極地將讀寫結合教學模式運用到實際的語文課堂教學過程當中是進行語文學法創(chuàng)新的一個重要手段,那么應該如何具體實行呢?
在日常的語文學習過程當中,閱讀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非常重要的一個手段,教師要積極地將讀寫結合模式運用到語文課堂教學過程當中,引導學生去進行語文知識素材的積累,以此來提高在寫作當中的真實性,同時將寫作和生活實際緊密聯(lián)系,形成正確的寫作觀,更好地反映生活實際。
例如,教師在講解《我的母親》這一文章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通篇進行閱讀,找出作者描繪自己母親的幾件事情,通過相互之間的對比,讓學生發(fā)現(xiàn)作者在寫作時的重點,促進學生深入地了解文章內容,加深對語文知識素材的積累,讓學生在下次寫相類似的作文時能夠知道應該從哪些方面進行思考選材。然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我最親愛的人”為作文題目進行相關的寫作練習,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去思考和準備,讓同學們不斷擴展自我閱讀視野,豐富素材知識內容,從而高效率地讓學生在讀寫結合教學模式中提高自我閱讀和寫作能力。
一篇文章的結構框架是否合理,關乎著這篇文章的美感,也體現(xiàn)出作者的實際寫作水平。一篇高水平的文章是應該具有合理文章結構的,文章作者需要認真地揣摩分析。但是在實際的課堂當中,大部分學生在寫作時不假思索,想到哪里就寫到哪里,沒有文章整體篇幅結構的把握,隨意地進行寫作,即使寫出來的文章也是沒有真實的情感和靈魂,并不能表達學生的真切的情感體驗。所以,教師要指導學生將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讓學生在閱讀中去了解更多的寫作技巧和方法,進行高質量的寫作,同時對于不同結構的文章進行具體的分析,掌握不同文章的具體寫作方式。
例如,教師在教學《小石潭記》這一文章內容時,可以指導學生對文章結構進行分析,然后思考作者在段落之間銜接的方法,了解文章的具體思路,之后教師再組織學生進行閱讀感受的寫作,從而提高自身的寫作質量和效率。
教師要讓學生知道寫作在某個方面來說就是模仿,誰能夠將模仿能力發(fā)揮得出色,誰就能寫出好的文章,就能在寫作當中得心應手。教師在平時的閱讀教學過程當中,要讓學生多進行仿寫訓練,以加深學生的理解,讓學生在文章中找出自己認為是寫的比較好的句子和段落,挑選出來進行仿寫訓練,通過這種方式來提升自我的寫作水平,同時教師還可以指導學生在課外閱讀活動,進行相類似的仿寫訓練,安排相應的閱讀任務和進行相應的仿寫訓練,從而提升語言閱讀能力,全面提升自我的寫作水平。
語文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不僅應停留在思想上的革新,更要落實到具體的行動當中來。但是目前仍存在一些教育工作者未能認識到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所以學校要加強對語文教師的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積極地更新語文教學模式,落實相應的讀取結合教學,擺脫以往灌輸式的語文教學模式,留給學生更多的思考回答問題,促進學生寫作與閱讀相互結合。
例如,教師在講解《威尼斯商人》這一文章內容時,由于這篇課文篇幅較長,學生要進行泛讀,所以教師不必在課堂上進行過多的基礎知識的講解,而應本著創(chuàng)新觀念,將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進行閱讀思考,讓學生去發(fā)現(xiàn)文章中優(yōu)美的句子和文章中的作者進行心靈上的互動。同時教師還可以發(fā)散學生的思維,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積極地與作者進行心靈上的溝通,真切地了解到作者所要表達出來的思想情感,從而加深對文章知識的理解。教師通過設計這樣的教學模式可以使語文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得到了提高。
在現(xiàn)當代教育模式的大背景下,教師要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采取有效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讀寫意識,讓學生成為語文教學活動當中的參與者。教師要實施讀寫結合模式,積極有效地引導學生在課堂當中提出問題,讓學生認識到閱讀和寫作之間的相互關系,在未來的學習過程當探索讀和寫的結合。
例如,在教授《大自然的語言》這一語文課程內容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并對學生進行提問:“同學們,你們看到了大自然的語言之后,你們會想到什么?”一些學生會想到大自然的景色變化,一些學生會想到四季的分明。之后教師再進行深層次的指導,以大自然的語言為話題進行寫作,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在閱讀當中不斷地積累素材,表達自我真切的思想情感。
綜上所述,讀寫結合模式是一個創(chuàng)新型的教學模式,教師要在平時的語文課堂教學過程當中積極地運用開發(fā)和豐富讀寫結合的方法,讓初中學生能夠享受到語文學習的快樂,從而真正意義上促進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