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樹成
(安徽省宣城市第三中學,安徽 宣城)
時事政治是指某個時間段發(fā)生的國內(nèi)國際的政治大事,是概括性比較強的、從大局出發(fā)的事件。主要表現(xiàn)為政黨、社會集團、社會勢力在處理國家生活和國際關系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活動。時事政治由于其時效性、豐富性等特點,往往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占重要地位,學生通過學習時事政治,既可以了解社會上發(fā)生的大事,避免成為一個一心只讀圣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書呆子”,還可以使學生加深對政治知識的理解,從而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以下具體談談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高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要為學生服務。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是作為一個引導者,而不能把教師自身對于時事政治的理解強加于學生之上,要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從而形成自己的理解。教師對于學生提出的想法要予以尊重與認可,針對每一位學生的理解來調(diào)整教學的內(nèi)容。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只依靠課本上的知識進行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應該要結合學生實際,并與時事熱點相結合,要因時而變。因此,高中政治教師要轉變教學理念,拋棄固有的老舊思想,明確時事政治的重要性,要緊跟時事政治,確保每一件社會大事教師都能有所了解,并對它進行分析,然后再與教學內(nèi)容相結合,將時事政治的熱點內(nèi)容更好地滲透到課堂教學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榜樣的力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從而提高高中學生的政治學習效率。
學校要為高中政治教學提供高科技設備,如多媒體教室、虛擬現(xiàn)實技術等,比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室把時事政治的內(nèi)容通過視頻、音樂、圖文等方式傳授給學生。這樣既豐富了教學內(nèi)容,又能把原先枯燥乏味的時事政治的知識轉變?yōu)槌錆M趣味性的教學知識,吸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便于學生進行理解。比如教師在教授有關國際方面的時事知識時,可以通過播放視頻,讓學生對國際局勢有一個更直觀的理解??茖W技術使學生感受到了政治書里面沒有的知識,它把知識具象化了,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因此它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形成一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真正理解時事政治所蘊含的知識,既促進學生自我的成長,又極大地減少了教師在高中政治教學中的教學壓力,節(jié)省了教師的時間與精力。
教師可以建立一個課前三分鐘播報體系,讓學生在每節(jié)課的前三分鐘自由選擇播報近期的國內(nèi)外新聞,并說出選擇這條新聞的理由和原因,其他學生則可以對其做出補充說明。這樣學生就會在上課前先對時事政治的內(nèi)容進行預習,并深入分析,這在無形之中就提高了學生的理解能力與分析能力。教師還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定期舉辦演講比賽,讓每一位同學都有展現(xiàn)自我的機會,當學生演講完畢后,教師立即給出評價,實行評分制,但教師在評價的過程中不能一味否定學生,對學生應該要以激勵為主,慢慢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信心。通過演講比賽的形式可以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從而使學生更努力學習時事政治的知識。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自由討論,讓學生通過討論感受到不同的思維模式,從而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對時事政治的內(nèi)容也就會產(chǎn)生與先前不同的看法與觀點。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只依靠學校的師資力量,還要積極與外界開展合作,使教學方式更豐富,更適合學生。比如學??梢院筒┪镳^方面合作,讓學生進去參觀,通過博物館人員的解說,讓學生對博物館中的物件的來源及蘊含的歷史背景有更進一步的了解,學生在時事政治的學習過程中的有些疑問也就迎刃而解了。學校還可以與各大高校展開合作,讓高校參與對高中時事政治內(nèi)容的補充與修改,使教學內(nèi)容更符合學生。學校方面還可以組織學生去聽取高校教授的時事政治專題講座,通過講座的方式讓學生深入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進而通過學習引起巨大的熱情,鍛煉思維能力。在講座結束之后,學生還可以與高校的教師、教授進行溝通,通過溝通完善自己對于時事政治的理解。
總而言之,時事政治是高中政治教學中的重要內(nèi)容,對擴展學生的眼界,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過去的政治教學過于強調(diào)理論知識,忽視了時事政治的作用,課堂教學中也多采用填鴨式教學,不利于學生各方面的成長。而時事政治的教學應用則對學生發(fā)展起到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因此教師在高中政治教學中要合理運用時事政治,從而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