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qū)第一小學 楊月華
在小學高年級的語文預習過程中我覺得可以從以下方面來指導學生合理使用現代信息技術,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
傳統(tǒng)的工具書,比較厚重不適合隨身攜帶,且使用太過頻繁后也易破損,相比較而言,各種網絡工具則更加方便快捷,且不受時空的限制。但是打開網絡,各種信息鋪天蓋地、魚龍混雜,到底哪個信息才是正確的,小學生缺乏必要的甄別能力,作為教師的我們就必須指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工具。
布置學生預習課文時,我們要求學生必須先掌握課文中的生字新詞,查字典、詞典固然是不錯的選擇,但使用網絡詞典會更方便。如在預習《師恩難忘》(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這課時,許多學生不理解“衣襟”,有的同學查《新華字典》從字典中的一幅圖上了解到什么是“襟”,有的同學查《現代漢語詞典》,查“衣”沒有“衣襟”的解釋,再查“襟”才找到“衣襟”的解釋,有的同學通過網上問“度娘”很快得到了答案,還有的同學運用專門下載的《現代漢語詞典》軟件也很快找到了解釋。通過對比學生發(fā)現通過網絡,更能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因此我推薦孩子在手機、平板、電腦等設備上下載并安裝了《中華字典》《現代漢語詞典》《成語詞典》等工具,以便他們在預習時選擇使用。
預習課文,我們不僅要掌握生字新詞,還要了解人物及寫作背景。傳統(tǒng)的查閱書籍資料顯然已不能適應時代的發(fā)展,且不說好多書籍找不到,就是找到了,要在厚厚的書籍中找到我們需要的資料也是個耗費大量時間的工程,更別說孩子們有沒有耐心還是另外一回事,這時候我們指導學生充分運用網絡去查找資料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司馬遷發(fā)奮寫<史記>》(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這篇課文的主人公是西漢史學家司馬遷,課文中對他沒有進行詳細介紹,學生對他幾乎是一無所知,但了解司馬遷這個人物對理解課文內容卻很關鍵,于是我布置學生預習時借助網絡了解:
1.司馬遷是個什么樣的人?他一生取得了哪些成就?
2.文中“司馬遷因為替一位將軍辯護,得罪了漢武帝,入獄受了酷刑”。這位將軍是誰?司馬遷為什么要替他辯護?
學生通過網絡很快就圖文并茂地了解了司馬遷的生平和文中的相關事件:這位將軍名叫李陵,是飛將軍李廣的長孫。當時漢武帝派將軍李廣利率三萬騎兵到酒泉抗擊匈奴,同時又派李陵率五千步兵,策應李廣利。當李陵率兵深入匈奴后,卻遇上匈奴的主力,盡管李陵帶領眾將士奮勇抗戰(zhàn),最終卻因寡不敵眾,被俘而降。消息傳到長安,漢武帝十分惱火,滿朝官員趨炎附勢,附和漢武帝指責李陵。但是,司馬遷卻站出來替李陵辯解,這就冒犯了漢武帝,因此被投入監(jiān)獄,受了腐刑。
這些預習過程中借助網絡了解到的人物及相關事件,為課堂上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感受人物形象打下了基礎。
在預習課文時,我們還要借助網絡等現代信息技術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多角度去預習課文。
聽。怎樣才能把課文讀通讀順,這是在預習過程中必須解決的問題。對于那些讀書還有困難的同學,他們可以選擇聽磁帶、光盤、或納米盒等的范讀,在反復聽讀中提高自己的朗讀能力。對于一些課文中特別難讀的片段也可以采用這種辦法。記得《理想的風箏》(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5自然段中一連出現了5個“轉”,而這個“轉”又是多音字,怎樣才能讀準、讀好呢?我布置預習作業(yè)時重點提出了這個問題,讓孩子們首先查找詞典了解“轉”在什么情況下讀什么音,再根據意思判斷文中轉的讀音,然后聽一聽課文的范讀,看自己的判斷是否正確,最后再多聽幾遍這一自然段的范讀。學生通過查、猜、聽、訂正等環(huán)節(jié)對“轉”的讀音有了深刻的印象。
看。在預習過程中我們遇到一些平時我們不太了解、不常見的事物,還必須通過看圖片、視頻增加對事物的了解。如《安塞腰鼓》(蘇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中安塞腰鼓是陜西省的傳統(tǒng)民俗舞蹈,我們這兒的孩子很少欣賞過,因此,課前預習課文時,我布置學生上網觀看安塞腰鼓表演的視頻,讓他們從視覺和聽覺上都受到一個直觀的沖擊,從而感受到塞腰鼓的磅礴氣勢,為學生理解課文,體會文章深刻的意蘊做好了鋪墊。
由于預習作業(yè)往往都是讀、聽、查、看等形式的隱形作業(yè),學生回去后是否保質保量地完成,教師很難掌握。這時我們可以充分運用網絡平臺,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如每天通過校信通、微信群等公布家庭作業(yè),教師和學生家長對孩子每天完成家庭作業(yè)的情況及時進行反饋溝通。這樣孩子在網上完成查找資料等這些作業(yè)時在家長的指導督促下完成既可以避免孩子借完成作業(yè)上網玩游戲或瀏覽不良網站等情況的發(fā)生,也能使預習作業(yè)的質量更能得到保證。
總之,在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概念化時代,我們不能固步自守,要順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自己首先要不斷學習,了解新事物,掌握新技術,還要學會指導學生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為學習生活服務,不斷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學生能夠熟練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并在預習過程中合理運用,那么他們就已經邁進了自主學習的大門,他們的學習也會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