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市江南區(qū)沙井中學 廣西南寧 530000)
在新媒體視域下,初中地理教學活動進入了新的發(fā)展階段,通過利用新媒體中的教學資源,豐富了地理教學的教學方法。而研究性學習模式的提出,更是為教師提供了新的教學思路,幫助教師重新認知地理教學。并且教師在構建研究性學習模式的過程中,充分激發(fā)了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在地理學習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習自主性,認真學習地理知識,不僅完成了學習目標,也提升了地理學習效率。[1]
通過進行地理教學活動,指導學生掌握地理知識,不僅能夠完成地理教學目標,還能夠讓學生在生活中,使用地理知識幫助自身。但在地理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影響地理教學的展開。首先,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受到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過于注重對學生地理學習成績的提升,而忽視學生在地理教學中的地位。并且由于受這種教學觀念的影響,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也不注意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引導,降低學生的地理學習興趣。其次,教師在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其在地理教學過程中,多采用灌輸式教學方式,指導學生學習地理知識,形成學生被動化的地理學習模式。
在初中學習階段,由于地理科目并不是初中考試的必考科目,這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并不注重對地理知識的學習與掌握。學習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更加注意對其他科目的學習,缺乏地理學習觀念。造成學生地理學習自主性較低,致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法利用學習資源輔助自身進行地理學習。而且學生的學習自主性,會受到到學習興趣的影響,教師在地理教學中,忽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引導,也沒有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增強。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沒有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造成學生地理學習方法缺失現(xiàn)象,這也讓研究性學習模式在構建過程中,缺少了使用基礎,進而影響學生地理學習效率的增強。[2]
在當前的地理教學活動中,學校對教師的評價仍采用分數(shù)論方式對教師進行評價,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對使用研究性學習模式指導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仍存在著一定的抵觸感,進而無法達到《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提出的教學要求。在構建研究性學習模式時,還需要一定的地理情景支持。但教師沒有在地理教學中,利用新媒體技術,為學生設置地理情景。并且其地理問題的設置也無法滿足研究性學習模式對地理問題設置的要求,導致學生無法完成預期的地理教學目標。
研究性學習模式在地理教學中的構建,為初中地理教學提供了新的教學思路與教學方向。教師在地理教學活動中使用研究性學習模式,轉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促使學生在地理學習活動中,能夠充分發(fā)揮學習自主性,探究地理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讓學生能夠更好的掌握地理知識,提高地理綜合能力。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師在構建研究性學習模式時,首先,應對研究性學習模式形成正確的認知,掌握研究性學習模式的具體內涵。研究學習模式是指學生依據地理課本或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提出地理研究課題,并通過各種渠道驗證、實踐研究問題。研究性學習的一般模式是:學生提出問題(基于課本內容或社會生活的實際問題)→回答問題(通過實踐、調查尋找答案)→研究報告(成果展示)→老師評價。教師通過對研究性學習的內涵進行理解與掌握對其形成正確的認知,進而影響自身的教學思維。其次,研究性學習符合《義務教育地理課程標準》的要求,基于此教師應轉變教學思維,由于部分教師受到應試教學思維的影響,致使教師過于注重對學生地理成績的提升,而忽視地理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重要性。而雖然研究性新學習短期內對地理學習成績的提升并不明顯,但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實踐能力以及唯物世界觀的形成有重要意義,也為學生高中階段的地理科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地理是學生學習的重點科目之一。因此教師在構建研究性學習模式時,還應注重學生在其中的作用?;诖耍處熢诮虒W活動中,鼓勵學生發(fā)揮學習自主性,幫助學生對研究性學習模式形成正確的認知。進而在地理學習過程中,充分發(fā)揮學習自主性,探究地理知識。學生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結合地理課本與生活實際,提出地理研究問題,并利用新媒體技術等地理學習資源,研究地理問題,調動自身的地理學習興趣。與此同時,學習方法則是研究性學習模式形成的基礎。研究性學習模式在地理學習中的使用,需要學生的學習方法為其提供支持。教師在地理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地理學習水平,還應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輔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學生在使用研究性學習模式學習地理知識的過程中,教師評價是研究性學習開展的關鍵,但學校所采用的分數(shù)論評價機制并不適合研究性學習。因此,學校應結合實際情況與研究性學習模式的具體內涵,重新制定評價體系,提高教師開展研究性學習的積極性,讓教師可以對學生的地理研究性學習進行整體性的評價。并且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過程中,還可以利用新媒體技術,結合學生的研究記錄對學生的地理學習進行整體性的評價。同時教師還應合理化、科學化的應用新媒體技術,為研究性學習模式,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提供技術與資源支持,從而加快其構建步伐。
初中地理是學生學習的重點學科之一,而研究性學習模式在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地理學習水平。因此教師通過結合新媒體技術、豐富地理內容等方法,解決了地理教學中缺少研究性學習模式的問題,達到了在地理教學中構建研究性學習模式,提升學生地理學習質量的方法。
[1]宋佳,馬松梅. 初中地理混合式教學模式設計與實踐淺析[J]. 兵團教育學院學報,2017,27(04):79-82.
[2]李金紅. 構建初中地理和諧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初探[J]. 現(xiàn)代婦女(下旬),2014,(12):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