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汕尾市海豐縣彭湃中學 廣東汕尾 516400)
思維導圖是20世紀60年代初,英國著名心理學家、教育家東尼·博贊創(chuàng)造出的一種用于激發(fā)并思考的筆記方法。因為思維導圖能夠反映普遍的思維過程,也可以反映寫作的思維過程,在高中作文教學中靈活地運用于素材的積累和運用,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嘗試。
作文訓練的核心是對思維過程和思維結果的訓練,而思維導圖以圖解的形式和網(wǎng)狀的結構,用于積累、優(yōu)化和運用信息,側重于發(fā)散性思維的訓練,有助于讓學生的寫作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寫作思維變得更加清晰。因此,在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訓練學生的作文素材積累,以期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1]
針對學生在素材積累中存在的素材整理零散隨意,無規(guī)劃堆砌,致使寫作時無法有效運用素材的問題,根據(jù)思維導圖的圖、文、線、符號,教師指導學生根據(jù)不同類型的素材進行有序地整理和利用。
學生在積累某個素材時,常常不分輕重,不知取舍地將信息整個抄寫在素材積累本上,這種“求心安”式的積累,致使學生沒有多角度、深入地思考素材的內涵,造成“材”“文”脫離的狀況,即對自己抄寫過的素材了解一點,但寫作要運用時又覺得似可用又用不了的尷尬。教師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的結構拓展方法,對素材進行取舍剪裁,并深入素材片段體感素材。[2]
比如,我們積累時事素材“一帶一路”,先把零散的素材用關鍵詞和線形結構分作四個角度:概念、由來、意義、前景,理清思路;然后,把每個關鍵詞下的內容整合為最簡潔的信息點。最后,深度分析關鍵詞下的信息,匯總出該素材可以適用的寫作話題:胸襟、強者、共享。
圖例如下:
同一個素材可以適用于好幾個話題,單個素材積累多了,就會出現(xiàn)話題繁雜的問題,學生用起來也難以得心應手。利用思維導圖,按照素材表達的話題,對積累過的作文素材進行歸類整理,可以便于素材的提取和利用。比如,多個素材都能詮釋“共享”這個主題,可以以“共享”作為話題詞,重新整理素材,建立一個“共享素材群”。
我們從四個維度建立素材群:古典名句、現(xiàn)代名句、古代實例、時事實例,并從“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三個角度,對話題詞進行闡發(fā),形成詮釋話題詞的諸多觀點。古典名句,提取白居易的小詩《問劉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和《江樓夕望招客》:“風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能就江樓消暑否?比君茅舍較清涼?!眹@話題詞,對其進行闡發(fā),兩首詩都是邀請朋友一起共享美好,從“共享的意義(為什么)”角度擴展話題詞:共享的行為里,是朋友間濃郁深厚的情誼,共享是情感交流的橋梁?,F(xiàn)代名句,我們提取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話語:“共享發(fā)展是人人享有,各得其所,不是少數(shù)人共享,一部分人共享?!眹@話題詞,對其進行闡發(fā),習主席強調共享的范圍和含義,從“共享的含義(是什么)”角度詮釋話題詞:共享國家發(fā)展的福利,是要全民共享,是講發(fā)展成果要覆蓋全民,其中涉及到公平公正的原則,財富分配更合理等問題。
古代事例,提取“魏晉竹林七賢”的事例:聚集于竹林之下,雖然政治上實意,但在分享彼此的志趣時升華了各自的情誼,成就了各自被后人稱道的文學藝術成就。圍繞話題詞進行闡發(fā):身處逆境之時,共享能夠增加人與人之間的情誼,堅定自己的追求,創(chuàng)造出另一種輝煌。這個闡發(fā)的思路也是闡發(fā)“共享的意義(為什么)”。時事事例,提取熱點素材“一帶一路”,截取最能體現(xiàn)話題的片段進行闡發(fā):a、多國經(jīng)濟一蹶不振背景下,“一帶一路”倡議共享各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提供引導世界經(jīng)濟走出低迷的方法,因此,共享有時候意味著團結,是解決危機的有效途徑,是從“怎么樣共享(怎么樣)”的角度思考闡發(fā)。最后,我們將所有從素材闡發(fā)的觀點,歸并在“共享素材群”的思維導圖中,形成謹嚴有序的素材群。[3]
素材積累的目的,既要讓學生能夠自主地積累充分有效的素材,又能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但是,最終的目的,還是希望學生能夠在寫作中有效地運用自己積累過的素材,轉化成提高作文得分的生產(chǎn)力。為了便于學生運用素材來寫作,在積累闡發(fā)素材之后,打造一些能代表自己風格和水平的議論性文段,就顯得勢在必行。我們同樣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分類進行文段改寫和編寫。如圖所示:
從積累的單個素材中,選擇一個利用思維導圖來編寫文段。比如,前面我們積累的單個素材“一帶一路”,從其適用的話題中選擇一個比如“強者”,來編寫議論文段。首先,選擇一個角度比如“什么是強者”擬寫出一個觀點;按照以下思路來整理語言:觀點、引“一帶一路”素材、闡說觀點、牽引相似素材、闡說觀點、作結的發(fā)散性思維組織語言,形成文段,修改美化文段。
選擇一個話題素材群,比如先前積累的“共享素材群”,從匯總的相關觀點中選擇能闡述該群里多個素材的觀點,作為編寫文段的中心觀點。如果沒有這樣的觀點,可以先將群里的某幾個觀點綜合一下,匯總成一個外延較大的觀點,作為將要編寫文段的中心觀點。比如,我們將該群觀點①共享的行為里,是朋友間濃郁深厚的情誼,共享是情感交流的橋梁;②共享意味著對他人的苦難感同身受,擁有同理心,是憂國憂民的人道主義大情懷;③身處逆境之時,共享能夠增加人與人之間的情誼,堅定自己的追求,創(chuàng)造出另一種輝煌,整合為大觀點:共享的行為里,蘊藏著無窮的精神力量。然后,利用思維導圖的提示作用,按照以下思路來編寫議論文段:觀點、引述素材圈事實論據(jù)、闡述論說、引用素材圈理論論據(jù)、闡述作結。
[1]劉云芳:“思維導圖”在文言句式復習中的歸納與整理作用,貴州師范學院學報,2015,第08期,第102頁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東尼·博贊:思維導圖使用手冊[M].丁大剛,張斌,譯.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14-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