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鄒城市第二實驗小學 梁 健
“快樂教學法”作為一種良好的課堂指導方法,雖然具備諸多推進教學進程的優(yōu)良因素,但同時也存在不良因素影響其應用進程,具體因素如下。
1.相關(guān)教育部門的重視
2012年教育部發(fā)出《關(guān)于在中小學減輕學生過重負擔的緊急通知》,減輕了學生們的課堂負擔,改變了學生學習的被動地位,同時也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活躍性和自由度,為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2.新型教育理念的傳播
新時代教育提倡“以人為本”,任何教學進程都被要求必須以學生的主觀感受和實際的學習興趣與知識掌握情況為基礎(chǔ),進行教學內(nèi)容的開展。
3.小學語文具備“人文性”的學科特點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材不僅以人類悠久燦爛的文化為教育著手點,而且充滿著豐富美好的情感,注重對學生人文情感的熏陶。
4.現(xiàn)代化教育工具的多樣性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迅速發(fā)展為教學事業(yè)提供了多樣化的教育工具,這些工具為課堂提供了新形式的教學方法,色彩鮮明的圖片、有趣的音頻等都能夠引起學生的注意,為“快樂教學法”的實施提供全新的途徑。
1.教師“快樂教學”的意識不強
教師作為傳播教學理念的媒介之一,能直接影響教學理念在學生身上所產(chǎn)生的效用。目前很大一部分教師并不具備快樂教學的相關(guān)意識,這極大地阻礙了“快樂教學法”在語文課堂中的實施。
2.教學內(nèi)容選擇不當
有部分教師愿意并努力嘗試運用“快樂教學法”,營造快樂輕松的學習氛圍,但在教學內(nèi)容的選擇上不恰當,如在學習漢字時,將一些筆畫繁多、結(jié)構(gòu)復雜的字體以象形文字為例來進行擬人化,雖然看上去好像把漢字的學習樂趣化,但由于學生并沒有相應的文字歷史文化基礎(chǔ),所以理解起來仍然比較困難,快樂學習也很難取得明顯成效。
3.過度娛樂化
“快樂教學法”提倡快樂課堂,但這種快樂是學生在感受學習樂趣、掌握知識技能后由內(nèi)而發(fā)的快樂,而不是表面的娛樂。一些教師經(jīng)常拋出一些與課堂無關(guān)的話題吸引學生注意,讓課堂充滿歡聲笑語,然而實際上這樣的快樂與“快樂教學法”的主旨卻是相違背的,對學生的學習并無裨益,偏離了教學主題。
教師只有具備了強烈的快樂教學意識,才能時刻將其應用于教學過程中。另外,部分教師對“快樂教學法”沒有過多了解,也不懂得如何進行實踐,這就要求學校組織專門教師培訓,提升教師對“快樂教學法”的認識,讓其充分體會到快樂教學帶來的時效性,逐漸適應并長期應用于課堂。
這一工作的開展需要教師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大量的分析,依據(jù)學生需要掌握的知識點,充分結(jié)合學生的學習特點,篩選出最適宜實施快樂教學的環(huán)節(jié),通過模擬實施預測效果,準確把握快樂教學法的重點,做到確有其效的應用。
基于當前相對落后的教學思想以及相對低效的實施現(xiàn)狀,教師應當對課堂教育形式的改革有所思考,開展多種形式教學。
教與學是一個互相推動的過程,教師恰當?shù)难孕心軌蛳驅(qū)W生傳遞熱情;學生尊重教師,才能夠獲得良好的課堂體驗。師生間平等、及時的溝通,能夠讓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動向和情緒發(fā)展,確保學生收獲知識。這樣相互促進的溝通,才會使“快樂教學法”在語文課堂上發(fā)揮最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