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會仙
【摘 要】目的:分析血清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診斷原發(fā)性肝癌的臨床價值。方法:選取2015年6月至2018年4月于本院就診的原發(fā)性肝癌患者67例設為觀察組,選取同期于本院就診的良性肝病患者67例設為對照組。檢測兩組血清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CA199、谷氨酸氨基轉肽酶(GGT)水平,并分析聯合檢測在原發(fā)性肝癌診斷中的臨床價值。結果:觀察組AFP、CEA、CA199、GGT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血清AFP、CEA、CA199、GGT及四項聯合檢測的靈敏度分別為76.12%、44.78%、56.72%、85.07%、94.03%;特異度分別為83.58%、79.10%、68.66%、46.27%、80.60%。結論:血清AFP、CEA、CA199、GGT等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診斷原發(fā)性肝癌具有一定的鑒別診斷價值,且較單項血清指標檢測,聯合檢測可獲得較高的診斷靈敏度及特異度。
【關鍵詞】原發(fā)性肝癌;血清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臨床診斷
【中圖分類號】R735.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3-0-01
原發(fā)性肝癌發(fā)病率在全球惡性腫瘤中占第5位,病死率占第3位,該病早期無特異性臨床癥狀及表現,臨床診斷時多為中晚期,預后效果較差[1]。目前臨床可通過CT、超聲、MRI等影像學檢查對原發(fā)性肝癌進行診斷,而實驗室指標檢測在該病臨床診斷中亦具有重要地位?;诖耍狙芯烤虯FP、CEA、CA199、GGT等血清指標聯合檢測診斷原發(fā)性肝癌的臨床價值進行分析。具體過程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6月至2018年4月于本院就診的原發(fā)性肝癌患者67例設為觀察組,其中男39例,女28例;年齡33-74歲,平均(53.29±10.74)歲。選取同期于本院就診的良性肝病患者67例設為對照組,其中男40例,女27例;年齡32-75歲,平均(53.41±10.82)歲。比較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比較。
1.2 方法 取兩組患者空腹靜脈血5mL,離心分離取血清,UniCel DxI 800全自動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廠家:貝克曼庫爾特)檢測AFP、CEA、CA199水平;采用BS-2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廠家:貝登醫(yī)療)檢測GGT水平。
1.3 觀察指標 統(tǒng)計兩組血清AFP、CEA、CA199、GGT檢測結果。并對各項指標及指標聯合檢測結果進行分析。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 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血清AFP、CEA、CA199、GGT檢測結果 觀察組AFP、CEA、CA199、GGT水平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各項指標及指標聯合檢測結果 血清AFP、CEA、CA199、GGT及四項聯合檢測的靈敏度分別為76.12%、44.78%、56.72%、85.07%、94.03%;特異度分別為83.58%、79.10%、68.66%、46.27%、80.60%。詳見表2-6。
3 討論
原發(fā)性肝癌起病較為隱匿,患者就診時多處于中晚期,不僅增加了臨床治療困難,且影響患者預后。因而早發(fā)現、早治療是提升原發(fā)性肝癌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的關鍵。
AFP為肝癌診斷的特異性指標,其主要由肝細胞及卵黃囊合成,為胚胎期重要的血清組成成分,其水平會隨著胎兒的娩出在1年內逐漸下降至正常水平,而肝癌可導致機體內AFP物質重新合成,進而表現為血清AFP水平上升[2]。CEA為癌胚蛋白,正常情況下可經腸胃道代謝,當腫瘤出現時,CEA即可進入淋巴及血液循環(huán),進而表現出血清CEA的高水平表達。CA199為低聚糖類抗原,其在消化道腫瘤患者血清中可有高水平表達,其中30%-50%的肝癌可表達[3]。GGT屬于臨床應用較久的檢測膽道疾病、酒精性肝炎、肝癌的生化指標,若患者表現出長時間的高活性GGT增長,排除膽道疾病、酒精性肝炎的可能即可提示患者是否存在癌變[4]。本研究中,相較良性肝病,原發(fā)性肝癌患者血清AFP、CEA、CA199、GGT水平較高,且四項指標聯合檢測的靈敏度要較各項指標單項檢測高,結果提示血清AFP、CEA、CA199、GGT檢測可用于原發(fā)性肝癌患者的臨床診斷,且采用聯合檢測的形式可獲得較各項指標單項檢測更佳的臨床診斷價值。
綜上所述,血清AFP、CEA、CA199、GGT等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診斷原發(fā)性肝癌具有一定的鑒別診斷價值,且較單項血清指標檢測,聯合檢測可獲得較高的診斷靈敏度及特異度。
參考文獻
黃文成,黃浩,梁藝華,等.血清AFP、CEA、CA125、CA199在原發(fā)性肝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重慶醫(yī)學,2017,46(3):127-128.
李嘉妍,宋金云,王建芳,等.AFP、CA19-9、CEA聯合檢測對原發(fā)性肝癌的早期診斷價值[J].臨床肝膽病雜志,2017,33(7):1291-1295.
劉永煒,吳向民.血清AFP、CA199和CEA水平在肝癌診斷和預后中的作用[J].檢驗醫(yī)學,2017,32(5):406-409.
陳倩倩,陳文美.血清腫瘤標志物聯合檢測對早期原發(fā)性肝癌診斷價值[J].齊魯醫(yī)學雜志,2016,31(4):398-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