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杏霞
摘 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推廣,許多小學語文老師開始在課堂上引入“自學,互學,導學”教學模式。教師通過這種引導學生自行預習,鼓勵小組之間展開學習交流,提出疑問并互相解答的方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語文課堂的活躍性,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自學互學導學;教學模式
一、引言
隨著新課標改革的不斷推進,對小學語文的教學要求也不斷提高。近年來,許多學校開始推行“自學,互學,導學”的教學模式,主張先讓學生自行學習書本知識,教師再進行針對性的教學講解,從而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提升語文思維能力。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能夠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
二、“自學,互學,導學”模式介紹
(一)自學階段
在自學階段,學生需要依據(jù)已有的知識,運用正確的學習方法開展獨立學習,積極從書本中獲取知識,形成完整的知識框架。自學的重點主要在課前預習上,進行自學時,學生需要通過閱讀課文,標注生僻字詞,揣摩優(yōu)秀語段等方式對課文進行整體的掌握認知。在該環(huán)節(jié)內,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充分利用字典工具,將課文中的生詞理解透徹,加強對文章整體內容的把握,尤其針對低年級學生,應當在自學階熟記書本生詞的讀音,做到準確朗讀并拼寫的程度;此外,教師也應當引導學生在預習階段主動通過網(wǎng)絡,書籍等資源尋找相關信息,結合實際情況對課文內容進行疏通理解,從而更好的理解文章中心思想內容。最后,在自學階段,學生應當做好預習筆記,將預習過程中收獲的知識以及遇到的問題都記錄下來,以便在課堂中進行參考閱讀。
(二)互學階段
互學階段建立在預習階段之上,學生需要將課前預習時學習到的知識以及遇到的問題與小組內的其他學生進行交流與溝通,從他人處獲取新的思路與見解?;W是一種方便,高效率的學習模式。傳統(tǒng)的教室教學中,前后規(guī)整的座位安排不利于學生之間展開小組合作,而在“自學,互學,導學”模式下,將學生按照成績以及理解能力進行分組,鼓勵學生在組內自由溝通交流,增加相互學習,相互合作的機會。在互學過程中,學生需要先交流自己的收獲與體會,如掌握了多少生詞,了解了多少課文相關的背景知識等,在交流收獲的基礎上再逐一提出自己的問題,如對作者表達方式的疑問,對寫作主題的疑問,對詞語理解的疑問等。通過互學環(huán)節(jié),能夠最大限度的督促所有學生參與到交流學習中來,人人都有發(fā)言的機會,能夠提升課堂學習的效率。教師在組織學生開展互相學習討論的過程中,可以從以下幾點來提高教學效率:為每個學習小組指定組長,提高組長的組織交流與發(fā)言能力,帶動小組氣氛;引入頭腦風暴討論法,要求所有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暢所欲言;實施小組匯報制度,每次討論結束后,小組成員輪流匯報本組學習成果。
(三)導學階段
在導學環(huán)節(jié),教師應當充分發(fā)揮引導與指示作用。學生經(jīng)過自學環(huán)節(jié)的預習階段與互學環(huán)節(jié)的討論階段,仍然會對課文存在疑問,這些疑問單憑學生的知識實踐水平是難以解決的。如果學生不存在疑問,教師也應該根據(jù)教學的重點、難點內容,引導學生提出相關問題。在互學階段結束后,學生需要向老師匯報學習成果,教師應當通過仔細的梳理與篩選,將具有典型意義,與本節(jié)教學內容重難點高度相關的問題進行整理,并組織學生在語文課上對這些問題進行探討。為了提高導學環(huán)節(jié)開展的效率,語文老師應當參與到學生的互學過程中來,在學生進行互學討論時,教師可以通過巡查的方式及時捕捉學生各個方面的信息,當學生的思路出現(xiàn)偏差時,教師也可以參與到小組討論中去,向學生講解自己的看法,激發(fā)學生的邏輯思維,推動課堂討論向預定的方向發(fā)展[1]。
三、提升“自學,互學,導學”模式效率對策分析
(一)強化與學生的溝通過程
不同的學生會表現(xiàn)出不同的學習水平、學習心理以及學習興趣。教師應當對所有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溝通了解,從而把握課堂的重點教學內容。難度過高或者過低都有可能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興趣。定期的多樣化測試環(huán)節(jié)是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的必要手段,同時,不同的授課老師應當構建共同溝通的機制,全面收集學生的各門課程表現(xiàn),并結合以往課堂上對學生的印象進行判斷。對于成績突出以及成績落后的學生,應當給予重點關注,通過交流溝通詢問學生是否在學習過程中遇到難點,并鼓勵學生提供對教師課堂教學的評價與看法。通過以上的步驟,教師能夠掌握學生學習情況,調整教學目標以及教學規(guī)劃,考慮更多學生個體因素,提高語文教學趣味性[2]。
(二)引入多樣化教學方式
為了貫徹落實“自學,互學,導學”模式,教師應當引入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如在語文課堂上,要求學生上交一份“記一次有趣的活動”主題作文,寫作老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帶領學生開展不同的游戲,鼓勵學生舉手發(fā)言描述此時的情景,記錄游戲過程中各自的心理變化,游戲結束后,要求學生在限定的時間內按照要求完成作文練習,此時學生更容易在寫作中流露出真情實感。除此之外,教師也應該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通過錄像、圖片、音樂等素材集中學生注意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3]。
三、結論
眾多實踐表明,“自學,互學,導學”模式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教師應當充分發(fā)揮指引作用,帶領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探索問題,解決問題,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質能力。
參考文獻:
[1]白鳳秋.“導學—自學—互學”教學模式初探[J].新課程:下,2012(11).
[2]王喜明.高考化學復習“導學——自學——互學”教學模式的理性思考[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3(2):69-71.
[3]張林峰.“導學—自學—互學”模式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江西教育, 2015(18):4-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