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學科是小學課程體系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其在小學啟蒙教育階段的重要程度是不言而喻的。語文不但是學生學好其他學科的前提,也是提升其文化素養(yǎng)和綜合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然而,伴隨著我國新課程標準改革的不斷深化,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問題逐漸顯現出來,如果沒有合理有效的解決對策,必將影響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與熱情,限制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旨在探討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一些解決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問題;解決對策;研究
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礎與前提,并對學生語文基礎知識和語文情懷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課程標準改革和素質教育不斷深化的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更應與時俱進,開拓進取,及時發(fā)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轉變教學內容與方式,有針對性地應用合理的教學策略,解決問題,推動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yǎng)和綜合素質的發(fā)展。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尚未突出
新課程標準改革強調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將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作為教育重心。然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依然占據主體地位,雖然有意識地設計一些問題,但往往缺乏針對性和啟發(fā)性,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與教育,影響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效果。
2.教學方式與方法比較單一
小學是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重要啟蒙與基礎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生活潑好動,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但是,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很多教師只用一支粉筆、語言、教材就完成了整個教學過程,教學方式比較單一、乏味,缺乏充分的思考和創(chuàng)新,很難引發(fā)學生的興趣甚至使其產生抵觸心理;另外,一些教師對學生提出的疑問的解答往往“淺嘗輒止”,也未能對課文做出深度的剖析,缺乏正確地引導學生發(fā)現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3.語文教學脫離生活實際
語文教材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權威性,雖然不同階段的教學內容有不同的特點,但是總體來說,很多內容還是偏離了學生的實際生活,對于心智尚未成熟、生活閱歷較少的小學生來說,很多內容較難理解。久而久之,學生感到枯燥無趣,甚至喪失了對語文學習的熱情;同時,一些教師未能準確認識語文教學的生活化意義,更不用提生活化模式的實施了,所以影響了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策略分析
1.突出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
新課程標準改革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素質教育要培養(yǎng)的也是具有“自主探究性”的人才。因此,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更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重視其知識、能力、情感、態(tài)度及價值觀的形成,真正將“自主探究”落到實處。
教師應善于問題的巧妙設計,引發(fā)學生的疑問與思考。比如,在《我也是普通一兵》的教學中,教師就可引導學生以題目開始“質疑”——這句話是在怎樣的情況下說的?為什么會這樣說?說了之后又會怎樣呢?讓這些頗具研究價值的問題主導學生的閱讀與思考,促使其自主研讀、主動思考與探究,從而深入理解課文描述的“危急情景”,在提升語文教學效率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語文綜合素養(yǎng)。
2.靈活應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
針對小學生的實際特點與水平,小學語文教師應靈活應用豐富多彩的教學方法,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加強教學方式的多樣化,拓展語文教學的內涵與外延。
比如,在類似《草船借箭》的節(jié)選類課文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等先進的信息技術,播放《三國演義》的相關視頻片段,以形象化、趣味化、生動化的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高度集中其注意力,從而提升其語文學習的興趣和參與熱情;同時,也可以鼓勵學生看看原著或相關的書籍,為其創(chuàng)造一些溝通與交流的機會,從而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進而提升教學效果。
3.加強小學語文教學的生活化
知識來源于生活,也終將為生活所服務。小學生的年齡較小,邏輯與思維能力有限,新課改強調從學生的已有生活經驗出發(fā)。因此,小學語文教學應加強與學生已有生活經驗之間的聯系,促使學生與教材產生共鳴,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濃厚學習興趣,深入情境交融的理想境界,提升學生的觀察力、感受力與實踐能力等。
比如,在《荷花》的教學中,如果條件允許,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真正去荷花池邊看一看,一邊閱讀文章一邊欣賞荷花,從而更加真切地體會荷花不同情態(tài)的美;然后,鼓勵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感受,結合課文深入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境,進入作者所描寫的那種物我合一的美好境界,陶冶情操和預感,充分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和生命力。
此外,語文教學自古以來提倡“文道統(tǒng)一”。所以,小學語文教學應兼顧語言教學和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的培養(yǎng),重視學生的“體驗”。比如,從《天鵝的故事》中感受天鵝勇敢、奉獻的精神,樹立“勇士形象”,從而促進學生思想與情感的熏陶,深化語文教學的內涵與意義。
綜上所述,語文作為一門重要的學科,對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義。而在新課程標準改革和素質教育不斷深化的背景下,每一位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都應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積極探索當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應用合理有效、有針對性的解決策略,從而不斷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水平與效果,真正發(fā)揮語文在學生成長中的作用,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與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吳愛萍.探究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6(11):58.
[2]師進福.淺談當前小學語文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周刊,2013(12):192.
作者簡介:王永海(1978.08—),男,漢族,籍貫:江蘇省淮安市。學歷:本科,職稱職務: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