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玉靜
摘要:作為一種新型教育教學方式,賞識教育逐漸成為中職班級管理中的重要策略。賞識教育不僅對于中職階段學生各方面素養(yǎng)的提升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更可在最大范圍上增強對所有學生的關注程度,提升教育教學成效,增進管理效能。本文關注于賞識教育在中職班級管理中的運用,從不同層面展開分析和論述,探討如何將賞識教育有效運用到中職班級管理中。
關鍵詞:賞識教育;中職班級管理;運用策略
與批評教育相對比,賞識教育最大的區(qū)別,主要體現(xiàn)在教育態(tài)度上,其用鼓勵等方式,可最大限度提升學生的積極態(tài)度,有利于學生班級管理的融洽性,鞏固和諧親密的師生關系。當前有關賞識教育在班級管理中的研究,多數(shù)集中于小學階段,對于中職階段關注度還不夠,本文關注到了中職班級管理中如何進行賞識教育,希望可為相關研究提供參考和借鑒。
一、堅持鼓勵與批評相結合
在傳統(tǒng)教育中,尤其是講求私塾文化的中國傳統(tǒng)教育,學生往往處于教學的被動地位,他們的主要任務一般是聽老師講課。但是,這一方式實際上對于學生發(fā)展是很不利的。這種情況不僅存在于教學中,在班級管理中更是廣泛存在。因此,要想促進賞識教育在中職班級管理中的運用,必須將賞識的理念融入到管理中,并將其放在主導地位,將原本占據(jù)主導地位的批評進行位置轉化。賞識為主,批評為輔,是賞識教育理念的重要體現(xiàn)。還需要特別說明的是,賞識主要體現(xiàn)就是鼓勵,通俗來講,就是教師要多鼓勵、少批評。
我在班級管理中,一直十分注重學生積極性的激發(fā)。很多時候,我們會圍繞教學主題或教育內(nèi)容,組織一些班級活動,這實際上就是班級管理中的重要內(nèi)容。在活動中,不同的學生往往有著不同的表現(xiàn),對于學生良好的表現(xiàn),我都會盡可能給予鼓勵,用肯定和贊揚的態(tài)度去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但是,這并不是代表在班級管理中不可使用批評,對于那些蓄意搗亂的學生,我也會采取較為合適的方式進行批評,以正確引導其發(fā)展。這一理念,無形中鼓勵了學生、引導了學生,促進了學生自主積極參加班級活動的積極性,增強了班級管理效能。
二、堅持尊重與反對相結合
賞識教育在中職班級管理中的運用,一個很重要的理念就是尊重,如果教師連對學生的基本尊重都無法實現(xiàn),那其必定無法有效開展賞識教育。因此,尊重學生、理解學生,是賞識教育實現(xiàn)的必要條件。教師要尊重學生行為習慣,不對學生的興趣愛好進行人為評價,要善于采取合理方式對學生進行引導,確保學生各方面發(fā)展朝向正軌。同時,教師也要對學生的行為和態(tài)度進行辨認,對于完全不合理的行為,也要旗幟鮮明的反對,不可隨之順之。其實,對學生最大的尊重,就是對其未來發(fā)展負責,對其人格品性負責。
我發(fā)現(xiàn)我所帶班級的部分學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存在一定的自卑感,主要表現(xiàn)在公眾場合不敢說話、不愿發(fā)言,面對優(yōu)秀學生,他們也不想去溝通和交流,并且喜歡坐在角度默默關注其他人。對于這種學生,我充分踐行了尊重理念。我找他們談心,了解他們的想法,及時關懷和幫助他們,尊重他們的理念和習慣,并針對一些不好的態(tài)度進行及時引導。在我的舉措下,這部分學生出現(xiàn)了顯著改觀。同時,在與其他學生交流過程中,我也會尊重他們,但對于一些學生的行為,如逃課上網(wǎng)等,我堅決反對,并采取舉措限制這種行為。
三、堅持獎勵與懲罰相結合
俗話道:“嚴師出高徒。”但是,往往有些人將這句話中的“嚴”理解成“棍棒教育”,即用打罵的方式教育學生,增強學生學習主動性,提升管理成效。這實際上是嚴重錯誤的。棍棒教育對于學生身心摧殘是難以磨滅的,學生在這種教育模式下,很難有著較為完整的人格。因此,教師要學會獎勵學生,這里的獎勵并非單純的物質獎勵,而是一種激勵手段,包括精神勉勵,達到提升學生自主性的目的。與此同時,教師也要學會“懲罰”學生,需要特別強調(diào)的是,懲罰不是體罰,而是一種有效的、引導性的“斥責”,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發(fā)展素養(yǎng)。
我一直認為獎勵和懲罰要劃分合理區(qū)間,在實際班級管理中,我也是這么做的。我堅持獎勵要深入,尤其是要照顧到進步顯著的學生,增強他們的行為合規(guī)性,提升管理效果。同時,我還堅持懲罰要適度。對于學生的懲罰,我一般是以知識點屬性為主,如懲罰學生背誦一首喜歡的詩歌,在全體學生面前背誦。這種方式有利于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認知方式,提升學生對正確行為的認知和篤行。
四、堅持溝通與建議相結合
傳統(tǒng)的“師道尊嚴”理念,已經(jīng)將教師擺在了高高在上的位置,這實際上是不合適的,更是不吻合當前教學發(fā)展理念的。因此,教師要善于“放下身段”,與學生走到一起,經(jīng)常溝通甚至“打成一片”,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引導學生、教育學生、管理學生,做到用耳聽、用眼看、用腦思。同時,教師也要給予學生理性建議,不可一味迎合,要做好教育者身份所賦予的任務。
我與學生的溝通,已經(jīng)成為我從事班級管理工作中的習慣,長時間不和學生談談心,我會覺得自己心里沒底,甚至有時候會出現(xiàn)本領恐慌。因此,我經(jīng)常與學生溝通,傾聽他們的心聲。溝通中,我最擅長使用微笑,用這種無聲的語言,拉近我們之間的距離。同時,我還較為注重對學生不良習慣或態(tài)度給予建議,用我自身的經(jīng)驗對他們進行引導,防止其人生態(tài)度發(fā)生偏差,促進學生健康發(fā)展。
總體而言,賞識教育對于中職班級管理的積極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這一作用能否得到發(fā)揮,取決于教師賞識教育的得體性和有效性。本文所提出的相關策略,已經(jīng)被實踐檢驗,具有較高可操作性和可推廣性。希望在全體同仁的共同努力下,賞識教育可以獲得顯著實踐,獲得更佳效果。
參考文獻:
[1]潘越.如何將賞識教育融入中職生的教育[J].科技視界,2015 (9):163-163.
[2]廖偉平.多種方法結合做好中職班主任工作[J].廣東教育:職教,2016 (3):54-55.
[3]施向軍.談如何做一名具有賞識能力的中職班主任[J].江蘇科技信息:科技創(chuàng)業(yè),2014 (7):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