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分層導學課堂教學模式使學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發(fā)揮,使學生的學習個性得到張揚。分層導學課堂教學模式的關鍵就在于分層。對分層導學課堂教學模式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層,需要從學生層面到教學重難點突破再到教學過程等等全面的分層。對學生合理分層是教學成功的基礎,對教學重點恰當分層保證課堂有效,對教學環(huán)節(jié)階梯分層有利課堂流暢。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分層導學;教學模式;科學合理;有效
毫無疑問的,分層導學是一種新型、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之下,學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發(fā)揮,他們的學習個性得到了張揚。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我們也可以認為這種教學模式其實正是“因材施教”古老教育思想在今天的踐行。另一方面,正因為不管是哪一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中得到原有基礎上的提升,使得他們能夠因此體會到了學習的快樂。所以,分層導學教學模式受到廣大師生的歡迎就不難理解了。
嘗試過分層導學教學模式的老師都明白,其實這種教學模式的關鍵就在于分層。在課堂教學之前以及課堂教學過程中,如果我們老師科學合理的分層了,學生就能夠進行與他們相適宜的學習,也就能夠在正常的軌道上學習,當然也就能夠獲得相應的提高了。否則的話,學生就只能在不適宜的學習軌道上費力、低效地學習。這樣的結果當然是不僅不能取得應有的學習效果,反而會挫傷他們的自信心與學習興趣。所以,教師要想獲得分層導學教學模式的成功,首先要做的就是科學合理的分層。
所謂的分層,其實不是普遍意義上的根據(jù)學生學習水平(考試成績)的分層。特別是對于小學數(shù)學學科來說,這樣的分層更是片面的、不科學的。小學數(shù)學教師要想做到科學合理的分層,需要的是從學生層面到教學重難點突破再到教學過程等等全面的分層。那么,在小學數(shù)學分層導學課堂教學之前以及教學過程中,數(shù)學教師應該進行怎樣的分層呢?
一、 對學生合理分層是教學成功的基礎
無論是哪一種教學模式,我們總是要先強調對班級學情的了解。因為只有建立在對班級學情了解的基礎上,我們才能清楚地知道學生需要什么樣的學習,也才能給他們最正確的指導。同樣的,在分層導學課堂教學模式中,小學數(shù)學教師也要在充分了解班級學情的基礎上進行科學合理的分層。只有數(shù)學教師對學生科學合理分層了,學生才能在有限課堂學習時間里進行力所能及的學習,才能很好地體驗到學習成功帶來的樂趣。
一般來說,對學生的分層要從學習興趣、學習品質、學習能力差異等等方面進行綜合考慮。在學習興趣方面,有的學生學習興趣會高些,有的學生難免會低些。因此,在進行分層的時候,我們就要盡量地把興趣程度相似的學生歸到一起。而在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則要盡可能地顧及到不同程度興趣的學生,這樣才能更好地在學生中形成興趣上的互補。在學習品質方面,一些學生會表現(xiàn)出諸如勤奮、善思、愛鉆研等等的優(yōu)點,而有的學生則表現(xiàn)出自信心不足、厭惡逃避學習等等的缺點。對此,小學數(shù)學教師也應該對學生有清楚的了解,把同一品質的學生分在一起,以便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和引導。在學習能力差異方面,數(shù)學教師不能只看學生的考試成績,而應該更深入地去看學生在思維、計算、操作等等方面的長處和短處分別在哪里,這樣我們才能在接下來的分層中有意識地充分發(fā)揮他們的優(yōu)勢,提升學生的短板。
二、 對教學重點恰當分層保證課堂有效
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一堂課的教學重難點是由教師確定的,無論是什么層次的學生對于知識重難點的學習標準是一樣的。這樣的教學帶來的直接結果就是學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是參差不齊的,因此也就會出現(xiàn)優(yōu)等生“吃不飽”,而次等生“吃不了”的惡果。在分層導學新型課堂教學模式中,這種現(xiàn)象得到了徹底的解決,在這種課堂上,教師應該對教學重點恰當分層,通過組織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集中精力學習相應層次的知識重難點,這樣才能確實保證課堂學習的有效性。
以教學四年級《公頃的認識》為例。在教學過程中,我是這樣對三個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教學重難點的分層的:對于基礎較薄弱的學生,我要求他們先搞清楚單位的換算,打好基礎關;對于中等程度的學生,我對他們的要求就上升了一個檔次,要求他們在建立公頃表象的基礎上能對不同的面積選填適當?shù)膯挝唬欢鴮τ趦?yōu)等生,我則要求他們嘗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比如說:一臺收割機每小時行駛5千米,收割機工作的寬度是2米,如果這臺收割機一天工作5個小時,請問這臺收割機可以收割多少公頃小麥?
三、 對教學環(huán)節(jié)階梯分層有利課堂流暢
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下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是單一的,整個教學過程充斥的是教師個人的“表演”。所以說,這樣的教學課堂是無所謂什么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階梯分層的。分層導學課堂教學模式就不一樣,這種課堂教學模式是以學生的主動學習為主的。所以說,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如何科學巧妙地利用課堂教學的40分鐘時間是非常重要的。因為小學數(shù)學教師需要根據(jù)學生的學習過程合理有效安排學生的活動環(huán)節(jié),盡可能地使幾個不同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之間能夠起到承上啟下、循序漸進的作用。這樣的話,學生才能在有效的教學環(huán)節(jié)里獲得學習上的梯級進步,整個課堂學習流程也才能顯得流暢、自然。
一般來說,小學數(shù)學分層導學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應該由以下幾個步驟組成:一是教師的激趣導入;二是學生的自主學習并且在學習過程中記錄下自己未能解決的疑問;三是教師根據(jù)學生自主學習的結果合理分層并且給予不同層次的學生以相宜的學習任務;四是教師組織同層次的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進行探究,然后教師再組織各層次學生就探究結果進行交流;最后是教師對學生的探究結果進行點評反饋,并且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相應的鞏固練習,指出他們需要加強改進的地方。
參考文獻:
[1] 駱伯巍.教育心理學原理[M].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1996.
[2] 陳慧.蒙特梭利教學法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應用[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0.
[3] 陳桂春.淺談分層教學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運用[J].小學教學研究,2011.
作者簡介:
高幼珍,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第二實驗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