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重視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訓練提高學生的日常交際能力。充分利用綜合實踐活動的課堂教學陣地進行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注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課堂教學策略。創(chuàng)設合理教學情境。組織學生仿真交際。側(cè)重模擬交際引導。
關鍵詞: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策略;提高
對于小學生來說,表達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這是因為無論在閱讀理解還是在寫作考查中,都需要學生有著高超表達能力。否則的話,即使是學生的實際閱讀理解能力還是寫作能力多么強,沒有相應的表達能力也是表現(xiàn)不出來的。正因為如此,小學語文教師還是很重視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的。
嚴格說來,小學語文教師重視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還是側(cè)重在書面語言表達能力方面,而對于學生口語交際能力方面的要求就大不一樣了。眾所周知,正是書面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口語交際能力共同構(gòu)成了表達的能力。同樣的是表達能力,可為什么語文教師會重視書面語言表達能力而輕口語交際能力呢?我想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無非就是書面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有著考試考查的需要而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則暫無考試考查的需要。因此,我們可以說正是語文教師的功利心太盛而造就了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缺失并最終導致口語交際能力能力的低下。
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進行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目的在于訓練提高學生的日常交際能力。通過一系列的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學生可以獲得不同場合、不同地點口語表達能力、接人待物能力乃至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而這些素質(zhì)對于學生的終身發(fā)展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所以說,小學語文教師是不應該因為功利因素而降低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而是應該充分利用綜合實踐活動的課堂教學陣地進行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那么,在進行小學生課堂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的時候,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注意什么教學策略呢?
一、 創(chuàng)設合理教學情境
在基礎教育階段,創(chuàng)設合理教學情境應該算是教師最常用的方法了。這是因為創(chuàng)設合理教學情境可以很好地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得他們做好相應的情感準備,為接下來的學習做好必要的鋪墊。對于小學生口語交際練習來說,這個做法也是一樣適用的。特別是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因為在教室里學習所受到時間空間的限制,小學語文老師更是需要通過創(chuàng)設合理教學情境來使得學生能夠盡快地適應某個地點或是場所,為接下來的語文活動塑造濃烈的氛圍,便于學生說出寫出應景的話語來。
以教學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口語交際《小小推銷員》為例。語文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口語交際之前,除了對學生作出相應的要求之外,還需要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盡可能地使模擬的環(huán)境能夠更真實一些,這樣也更容易使得學生投入到語文活動中,找準自己的定位,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比如說推銷某種文具,我們可以通過多媒體設置相應的背景,也可以讓某些同學扮演相應的角色并對他們進行適當?shù)幕瘖y。這樣的話,學生才會有生活中處處有語文的感覺,也才愿意積極主動地投身到口語交際中來,獲得良好的訓練效果。
二、 組織學生仿真交際
只要是在教室里組織的口語交際活動,不管語文教師把情景創(chuàng)設得多么的逼真,小學生終歸會有“虛假”的感覺。因此,僅僅是停留在教室里的練習還是很不夠的。小學語文教師還是要多多創(chuàng)造學生真實口語交際的機會,把他們拉出來“遛一遛”。這樣的話,學生們才會有一種“學以致用”的成就感,也才能反過來促進他們練習的積極性,促進他們口語交際能力的提高。
只要用心,語文教師其實還是很容易找到學生“真槍實彈”進行口語交際的機會的。比如說我們可以組織學生進行介紹本校校貌、基本教育教學情況的練習,然后挑選表現(xiàn)好的同學,讓他們充當外校來我校通觀學習的“小講解員”。我們也可以利用節(jié)假日組織學生走上街頭,讓他們?nèi)コ洚斠幌隆靶l(wèi)生勸導員”,在這個過程中學會與破壞環(huán)境衛(wèi)生的不良現(xiàn)象作斗爭,學會與他人的交流。我們也可以引導學生做好相應的準備,組織他們到鄰近的景點充當義務講解員……凡此種種,都是非常好的訓練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真實案例。只要語文教師真的這樣實施了,那么從形式上來說肯定會受到學生的大力歡迎的,而訓練的效果也肯定是很好的。
三、 側(cè)重模擬交際引導
在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訓練之前,進行適當?shù)睦碚撝笇潜匦璧?。但是要注意的一點是,即使是活動前的理論指導也不可能完全地應對活動過程中遇到的突發(fā)情況。我們能教給學生的只能是一些基本的方法和原則,碰到一些意外情況就需要學生的隨機應變。這個時候,小學語文教師就應該注意觀察,盡可能地做到靠前指導,并且善于把這些意外情況做個匯總,在班級上加以總結(jié)歸納,以提醒其他同學的注意。也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難得的“實戰(zhàn)演練”獲得鍛煉提高。
還是以上文的走上街頭做衛(wèi)生勸導為例。學生在勸導不良衛(wèi)生行為的過程中可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對于不同身份的人,學生不懂得應用不同的語言方式進行勸導,因此就可能沒能取得較好的勸導效果。這個時候,小學語文教師就要教會學生善于根據(jù)他們的穿著、談吐來判斷他們的身份,根據(jù)他們可能屬于知識分子還是文化水平低的人,或者根據(jù)他們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選擇語言表達方式,這樣來勸導才能取得更好的勸導效果?;蛘呤菍W生在勸導過程中如果遇到對方不聽勸告,惡語相向的時候,語文教師就要及時站出來,幫學生解圍,給他們示范正確的應對辦法。類似的事情可能還有不少,學生如果遇到的意外情況越多,學會了越多的處理辦法,他們的訓練效果就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口語交際能力也就會得到大的進步。
參考文獻:
[1] 應亞珍.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yǎng)途徑探究[J].語文教學通訊,2004.
[2] 范軍.淺談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J].教育教學論壇,2011.
[3] 謝稱發(fā).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
作者簡介:
盧巧紅,福建省漳州市, 漳州市實驗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