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海娟+盧小紅+楊靜華+葉彩翠+劉付群
【摘要】 目的 對預見性護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應用價值進行評價。方法 5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 各28例。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 予以對照組患者消化內(nèi)科常規(guī)護理, 予以試驗組患者預見性護理,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急救效果。結(jié)果 試驗組止血時間(2.65±0.41)d、住院時間(7.03±1.14)d均短于對照組的(3.72±0.39)、(10.20±1.24)d,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再出血發(fā)生率3.57%低于對照組的21.43%,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 對患者實施預見性護理, 能夠改善患者急救效果, 有效預防再出血的發(fā)生。
【關(guān)鍵詞】 預見性護理;上消化道出血;急救;再出血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03.096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foreseeable nursing in the first aid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Methods A total of 56 patients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28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in gastroenterology department,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received foreseeable nursing. The first aid effect in two groups was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hemostasis time as (2.65±0.41) d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as (7.03±1.14) d, which were all shorter than (3.72±0.39) and (10.20±1.24) d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ad lower incidence of re-bleeding as 3.57% than 21.43%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foreseeable nursing in first aid of patients with 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can improve first aid effect and effective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re-bleeding.
【Key words】 Foreseeable nursing;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First aid; Re-bleeding
上消化道出血是我國臨床常見的急癥之一, 具有起病驟急、病情發(fā)展迅速的特點, 發(fā)病后若未能及時接受救治, 可導致患者喪失生命, 病死率高達13.7%[1-3]。伴隨著醫(yī)療技術(shù)的不斷進步和醫(y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 我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死率得到明顯降低, 但仍處于較高水平。近年來, 不斷有臨床實踐研究發(fā)現(xiàn), 急救過程中的護理工作能夠?qū)本刃Чa(chǎn)生一定影響[4-6]。預見性護理是現(xiàn)階段臨床上應用的一種新型護理模式, 本研究對預見性護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應用效果進行評價, 現(xiàn)將研究內(nèi)容進行以下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在本科接受急救治療的56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 各28例。試驗組中男17例, 女11例, 年齡24~68歲, 平均年齡(49.09±6.30)歲。對照組中男18例, 女10例, 年齡29~65歲, 平均年齡(49.21±5.26)歲。排除合并其他嚴重器質(zhì)性疾病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在獲取患者及家屬知情和同意的前提下開展。
1. 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急救中給予消化內(nèi)科常規(guī)護理, 具體包括生命體征監(jiān)測、呼吸道護理等。試驗組患者急救中除常規(guī)護理內(nèi)容外還給予預見性護理, 具體如下。①疾病進展的預見性護理:嚴密監(jiān)測患者病情變化, 高度重視患者出現(xiàn)的腹部飽脹感、惡心等出血先兆癥狀, 發(fā)現(xiàn)異常狀況及時報告醫(yī)生, 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②誤吸的預見性護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因胃內(nèi)容物反流發(fā)生誤吸的風險性較大, 處于疾病急性發(fā)作期的患者發(fā)病48 h內(nèi)禁食, 發(fā)病后48 h后未發(fā)生出血, 可給予患者鼻飼流質(zhì)食物, 鼻飼后保持平臥位1~2 h, 避免發(fā)生誤吸。③吸入性肺炎的預見性護理:吸入性肺炎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常見并發(fā)癥之一, 可對患者疾病治療和康復產(chǎn)生嚴重影響。急救中將患者頭部適當抬高, 不影響患者腦部血流動力學和正常呼吸。存在意識障礙的患者, 取側(cè)臥位, 使患者頭部保持稍微前屈, 以便于患者口腔內(nèi)的分泌物流出。④濕疹的預見性護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多存在便血癥狀, 大便次數(shù)明顯增多, 較易產(chǎn)生濕疹。告知患者在便后使用淡鹽水或溫水清洗肛門局部皮膚, 保持皮膚清潔、干燥, 預防濕疹的發(fā)生。endprint
1. 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止血時間、住院時間和再出血發(fā)生情況。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 1 兩組止血時間、住院時間比較 試驗組止血時間(2.65±0.41)d、住院時間(7.03±1.14)d均短于對照組的(3.72±
0.39)、(10.20±1.24)d,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再出血發(fā)生情況比較 試驗組再出血發(fā)生率3.57%低于對照組的21.43%,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伴隨著醫(yī)學模式的轉(zhuǎn)變, 護理在臨床診療工作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情危急, 急救中對臨床護理的需求更加迫切[7-10]。近年來, 本科一直在探索適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救中的護理模式。預見性護理是現(xiàn)階段臨床上應用的一種新型護理模式, 其具體應用過程為根據(jù)患者疾病變化特點和病情發(fā)展規(guī)律, 預見潛在的風險事件, 采取針對性的預防措施, 減少或避免風險事件的發(fā)生。
本研究對預見性護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 針對患者可能發(fā)生的風險事件制定護理措施, 研究過程中發(fā)現(xiàn)該種護理模式能夠減輕傳統(tǒng)護理模式的被動性, 充分調(diào)動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最大程度的體現(xiàn)了臨床護理的科學性、合理性。本次研究結(jié)果顯示:試驗組止血時間(2.65±0.41)d、住院時間(7.03±1.14)d均短于對照組的(3.72±0.39)、(10.20±1.24)d,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再出血發(fā)生率3.57%低于對照組的21.43%,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預見性護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救中的應用, 能夠改善患者急救效果, 促進患者疾病早日康復, 值得各大醫(yī)院借鑒應用。
參考文獻
[1] 黃雪芬, 莫映霞, 屈偉榮. 預見性護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4(8):32-33.
[2] 胡榮, 陳潔惠. 預見性護理在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 2015, 26(13):3101-3102.
[3] 湯紅, 陳玉娟. 預見性護理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情緒及康復進程的影響研究. 護士進修雜志, 2015, 30(21):2002-2004.
[4] 許巧珍, 高冬梅, 朱素堯. 預見性護理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治療中的應用. 醫(yī)學理論與實踐, 2011, 24(2):212-213.
[5] 辜瑩, 陳帆. 預見性和針對性護理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應用. 齊魯護理雜志, 2011, 17(31):5-6.
[6] 彭習蘭. 循證護理與預見性護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應用. 護士進修雜志, 2012, 27(3):271-273.
[7] 萬登平. 循證護理與預見性護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應用. 大家健康旬刊, 2014(8):177.
[8] 趙柏芳. 循證護理與預見性護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應用. 醫(yī)學信息, 2015, 21(10):175.
[9] 吳育平. 循證護理與預見性護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應用效果比較. 中國當代醫(yī)藥, 2015(19):192-194.
[10] 羅明春. 循證護理與預見性護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應用價值分析. 數(shù)理醫(yī)藥學雜志, 2015(4):588-589.
[收稿日期:2017-08-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