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波??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我們對于學生的培養(yǎng)越來越重視其自主創(chuàng)新的能力。在小學語文的課堂上,我們很多教師還是保持著以往的教學態(tài)度,沒能充分地給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對此,我們要順應時代變化的潮流,對其進行改革,為培養(yǎng)更多能夠自主學習的學生而奮斗。本文就提高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的必要性和相應的方法做出了一些探索。
關鍵詞:小學語文;創(chuàng)新能力;素質培養(yǎng)
新課程的改革對于小學的語文教育也是有一定要求的,它要求我們著重于對小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我們都知道,小學生的思維是比較活躍的,他們也是在剛接觸到學習不久,如何使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培養(yǎng)一定的創(chuàng)新能力在這個階段是十分的重要的。我們要從基礎的層面出發(fā),做到對每一個學生的心理都有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并在課堂中充分地把握住這一特點,讓孩子們對課堂的興趣大大地提升,再在掌握了相關基礎知識的條件下,不斷地開發(fā)自己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一個思想創(chuàng)新、有主見的未來人才。
一、 樹立長遠目標,激發(fā)創(chuàng)造思維
創(chuàng)造思維是一種打破常有思路的模式,它旨在開發(fā)新的更加有效的方法去解決問題。首先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們的創(chuàng)造性的意識。學生只有想要去開發(fā)創(chuàng)新,才能在課堂的學習中表現出來,才能更加積極主動地去學習語文。因此,我們首先要引導學生樹立一個長遠的目標,目標是我們一切動力的源泉。比如可以在班級的班會中展開一次討論,讓每個學生的在課堂上進行發(fā)言,說出自己的目標,再相互之間進行探討,促進學生從小樹立遠大的抱負。這里我們可以應用周總理的話,讓學生們意識到自己的學習是為了中華民族的崛起。讓他們感受到歷史的使命感與艱辛。在我們的教學中也應當采取一些比較有趣的方式來增強學生們對于學習的興趣。比如我們可以定期的采取出黑板報的形式來讓學生們都參與其中,在出黑板報的時候,因為只有給學生們一個主題,所以學生們要根據這個既定的主題來進行思考。在這個過程中,完全是學生們自己發(fā)揮的平臺,幾個人通過自己所學的知識結合現下的主題設計出自己的作品。這樣的過程能夠很好地開發(fā)學生的思維,并且區(qū)別于個人的發(fā)展,集體的力量總是更加強大的。在集體的思維合作模式中,能夠讓學生們有一個更好的發(fā)揮。另外,這種板報的形式一般都是要在校內進行評比活動的,有利的競爭更能夠激發(fā)學生們的想象空間,使他們的想法得到一個及時的肯定,有利于樹立他們的信心,在日后的學習過程中更敢去想,去做。而在思考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一些較為難理解的問題,自己想不通,這時候教師應當及時給予幫助,引導學生從另外的角度去考慮問題,而不是給學生一個固有的答案。這在無形中也有利于學生的思維能力的拓展。
二、 運用有效方法,營造教學氛圍
在課堂中,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能夠使課堂的學習效率更高。為了營造一個良好的氣氛,首先就要維護好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關系。一些教師在上課的時候十分的古板,不茍言笑,這讓很多學生都望而生畏,在課堂中學習的比較壓抑,更別說提出自己的看法了。面對小學生這樣的群體,我們更應當注意自己的表達方式,在講課的時候語氣要輕松自然,語調飽滿而不失力度,能夠把知識點的意思表達得清晰有力。并在平時的活動中多注意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這樣的模式下,課堂就會顯得輕松愉悅,學生與教師就像朋友間的談話一樣輕松,課堂的質量自然就提高了。另外,我們可以結合有關情景,來讓學生們參與到其中。比如在學習《快樂的節(jié)日》這堂課的時候,我們可以讓學生先列舉出自己所熟悉的節(jié)日,并可以對此節(jié)日的由來進行一個簡單的介紹。這樣一個簡單的思考過程能夠讓學生的思維得到一個簡單的拓展,并能夠更加了解正確的節(jié)日由來,對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有一個更好的了解。除此之外,我們應當在課堂上多采用提問的方式,讓學生們都參與到語文的課堂學習中去,使小學的語文課堂更加行之有效,給學生們提供一定的創(chuàng)造力,調動學生積極主動的興致,提高學生對于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
三、 完善評價體制,優(yōu)化課堂教學
我們都知道小學生的思想是十分靈活的,他們的心理也較為幼稚,需要更多的贊揚和鼓勵。這就需要我們建立一個較為完善的評價體系,對學生的課堂表現能力和拓展能力做一個簡單的評價。對表現較好的學生進行一定的激勵措施,例如可以給學生們發(fā)放一些精美的小禮品或是自己手工制作的小紅花。這樣的小禮品,能夠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充滿信心,能夠讓自己的努力得到別人的認可。而對于一些表現較為一般的學生也應當及時地給予鼓勵措施,孩子們的心理是脆弱的,作為啟蒙的教育老師,我們應當給孩子們的內心帶來更多積極的一面,讓他們的成長更加的健康。而學生之間也可以做一個相互的評價,學生在完成了教師布置的一些課外活動實踐的時候,可以帶到學校與同學們進行分享,在同學之間相互評價。這樣的模式不僅能夠讓學生們更好地完成自己的作品,并能在學習中達到一個資源的共享,能夠有效地加強學生們之間的交流,在學生的能力培養(yǎng)方面有一個關鍵的作用,正確地認識到自身與別人之間差距。學生自己也需要做一個簡單的自我評價,在課堂結束的時候做一個簡單的書面表達,說出自己的感想,更加正確地認識到在學習中的不足之處,學習他人的優(yōu)點,加以改善。并讓自己的優(yōu)點得到更好的發(fā)展,從而更好地影響到他人。
四、 小結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的教學課堂是一個豐富的課堂,我們在教育的時候應當充分地把握住以學生為主導的宗旨,把他們的學習放在第一位,并著重于加強對于他們的思維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都是活躍的,良好的課堂氛圍在教學中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作為教育者,我們自身的素質也十分的關鍵,我們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學生的習慣,小學生的模仿能力是很強的。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應做好學生們的榜樣,不斷地充實著自己,為學生們更好的教育而不斷努力。
參考文獻:
[1] 沈紅,王毅.閱讀與悅讀——談小學語文自主性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時代教育,2013(12).
[2] 張云峰.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J].課外語文,2013(12).
作者簡介:王洪波,江蘇省泗洪縣瑤溝鄉(xiāng)官塘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