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愛蘭
摘 要:在語文教學中,作文是一項重要的教學內容,也是衡量學生語文綜合素質高低的一個重要標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給予作文教學以充分的重視。但是,一直以來作文都是語文教學中的難點,一談到作文學生就會感到頭疼,對作文帶有一種反感的情緒,在寫作時也是應付了事。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一定要找到語文教學的有效方法,讓學生從內心喜歡上語文教學活動,從而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自主性,提高語文寫作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策略
初中語文教學是學生打好語文基礎的較好階段,而在初中學習過程中,學生會真正接觸到作文的相關知識,這與學生在小學階段學習的有所不同。初中語文作文寫作教學可以讓學生接觸到一些歷史和現(xiàn)代素材以及寫作技巧,從而使其學會如何寫作。目前,我國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現(xiàn)狀并不樂觀,教師不能轉變教學觀念,學生的學習和寫作熱情得不到提高,都是阻礙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效果提升的重要原因,本文主要就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有效性進行簡要的探討。
一、明確新課程中作文教學的新理念
新的課標要求下,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作文教學時應當注意多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促進他們的個性化的發(fā)展,不斷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在適應社會發(fā)展需求的能力。要做到在作文教學中更好地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情感態(tài)度,教師應該注意首先關心學生的心路歷程和他們的和成長體驗,讓他們意識到生活中是蘊含著無窮無盡的作文的靈感和素材的。初中的作文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學生一個素質發(fā)展的過程,而不僅僅只是培養(yǎng)學生的作文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是出在一個主導的地位的,而教師的作用主要是體現(xiàn)在對學生的指引和點撥之中,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知學、樂學、好學、善學,讓他們在寫作時能夠抒發(fā)出自己的真情實感,而不是空洞無物,華而無實。首先,語文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擺脫陳腐的、落后的思想觀念,隨著時代的進步提符合社會發(fā)展的新的教學理念,建立“教學互動、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教育理念,通過讓學生對知識與能力的結合,將作文的情感和態(tài)度做到有機地統(tǒng)一起來,轉變自己的寫作思想,寫出更有內涵、更豐富的作文;其次,教師想要更好地對學生的作文能力和水平提升到更好的空間,教師自身就應當具備良好的寫作能力和優(yōu)秀的寫作水平,能隨時給學生做一個良好的示范,起到一種帶頭作用;最后,除了教師應當改善教學方式,更新教學理念之外,就學校而言,也應該建立良好的語文教學體制,可以成立作文興趣小組,讓語文教師之間互相交流溝通,探討在寫作教學中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從而達到改進自身作文教學的效果。
二、豐富課外閱讀
如今,我們國家注重素質教育均衡發(fā)展,在德、智、體、美、勞方面都得到全面發(fā)展。以前學生學習僅僅局限于教科書上的內容,完全沒有課外的閱讀,知識得不到拓展延伸,導致學生知識儲備不夠,一些簡單的生活常識都不了解,然而我們的寫作素材往往來源于實際生活,這時,就會讓學生面臨寫作困境。自從推行素質教育均衡發(fā)展以來,學?;A設施建設,圖書館各類圖書的添置等,特別是豐富的圖書購置更是為學生帶來了龐大的學習素材。有如此優(yōu)越的學習條件,我們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合理利用圖書資源,將圖書分門別類,將各類圖書分不同的批次借閱給學生,同時布置相關的閱讀任務,要求學生積累好詞,好句,好段,寫讀后感。比如說讀其他科技類的讀物,要求學生能講出原理,這不僅提高了學生的科學文化水平,還為以后寫科技類的作文積累了文化素材,可謂是一舉兩得。當然教師在學生閱讀中要起到引導作用,為學生指明方向,隨時為學生答疑解惑。
三、構建學生情感體驗
相較于“數(shù)理化”,語文的專業(yè)性并不突出,學生只要動筆就能獲得分數(shù),導致學生認為學習語文過得去即可,無需花費大量時間深挖學科內容。在重理輕文的大環(huán)境下,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容易被忽視,難以取得教學實效性。要提高教學實效性,就要培養(yǎng)學生自主能力和發(fā)散性思維,在教師的引導和教學下,打破傳統(tǒng)教育的禁錮,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是要求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能夠解放自我,表達自己的真實意愿,突破常規(guī)的束縛,實現(xiàn)個性發(fā)展,這也是我國新課程標準的重要內容。為達到這一教學目的,教師可以采用合作探究法、情境教學法以及寫生教學法等,結合課內外的資源,讓學生從被動學習完成主動學習的轉化。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從不同的角度對教材中的人物形象或歷史名人展開思考,如從賣酒人的角度來寫一篇對李白生活的想象文章,讓學生多求新,在多角度創(chuàng)作中提升自己的想象力,豐富情感體驗。作文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情感和寫作技巧,不同的文體類型能夠給閱讀者帶來不同的感受,只有綜合素質過硬,學生才能寫出形神兼具的美文。
四、讓學生參與到作文的評改過程中
當前的教學評價不僅包括教師的評價,還包括學生的互評和自評。因此,在作為評改中,教師也要改變以往教師全批全改的模式,讓學生也參與到作文的評改過程之中。教師要做到作文評改中師評、自評、互評的相結合,自評是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的好方式。在完成習作之后,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己放飛朗讀,發(fā)現(xiàn)自己寫作中的錯誤并不斷修改,以達到自己滿意的效果。通過學生自評自改,學生們的寫作自控意識提高了,還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遣詞造句能力和責任心。讓學生們參與對他人的評價、對自己的評價,同時也被他人評價的過程之中,使學生成為作文評價的主體,活躍于課堂教學活動之中。
結語
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教師應該采取多種手段對其進行教學,從而實現(xiàn)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性。寫作在語文考試中占分數(shù)的比重也比較重,因此為了提升學生的實際寫作能力以及考試成績,教師都應該為了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進行有效策略的探討,學生自身也要培養(yǎng)寫作興趣,在課堂及課外學習過程中積累寫作素材,并且在實際的寫作過程中將其進行合理的運用,形成獨特的寫作個性,從而加強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性,同時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提供基礎。
參考文獻:
[1]常琤.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策略研究[J].學子:理論版,2017(13).
[2]樊利梅.農村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策略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7.
[3]盧小冬.論初中語文作文課堂教學的“實”與“活”[J].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學研究,2017(5):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