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麗
【摘要】 喚醒是教育的真諦,是教育的最高境界。重塑自信、調(diào)適和消除不良情緒、塑造陽光心態(tài)、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人格,養(yǎng)成讀書習慣等措施來喚醒激發(fā)藝體特長的生命潛能,追求學生的精神成長,是班主任老師的教育智慧。
【關鍵詞】 喚醒 重塑自信 精神成長德國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樹去搖動另一棵樹,用一朵云去推動另一朵云,用一個靈魂去喚醒另一個靈魂。”喚醒是教育的真諦,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每一個學生都蘊含著生命的能量和特質(zhì),經(jīng)過教師的啟發(fā)和引領,使得本來潛藏于心靈內(nèi)部的能量從出沉睡中蘇醒,并得到釋放和廣大,迸發(fā)出生命的光芒。如何激發(fā)藝體特長生的生命潛能,如何喚醒特長生的靈魂,促進學生精神成長,是特長班班主任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教育的真諦是喚醒
教育的本質(zhì)功能是塑造靈魂,教育的本義是要促使每個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學生的成長的過程,既需要教師的喚醒心靈激發(fā)潛能,也伴隨著學生個體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反思。多數(shù)特長生在文化課學習中經(jīng)歷過失敗,厭學情緒嚴重,缺少基本的家庭教育,神經(jīng)類型敏感脆弱偏執(zhí),自律性差。所以,作為班主任要注意教育對象——藝體特長生是高中學生中的特殊群體。要樹立自己新型的教育觀:即要以寬容的心看待發(fā)展中的人,教育不能急功近利。教師要用自己獨特的教育智慧,博大的父母情懷感染和激勵學生。
1.學生是具有生命意義的人
高中時代是人的一生中最富生命活力,生命色彩最為豐富斑斕,生命成長最為迅速。最為重要的一段時間。班主任的為人處世對學生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會產(chǎn)生深刻的影響,所以,班主任要把堅強。正直善良這些正面的情緒傳遞給學生。根據(jù)新課程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教育的理念。作為教師不僅要傳播給學生知識和能力,更重要的要傳遞給學生人的情感和生命的脈動。班主任首先任務是教育學生學會做人。 正如朱自清先生所說:“為學”與“做人”,應當并重,否則便成了跛的教育。從高一起,作為特長班班主任的主要任務就是把藝術特長生培養(yǎng)成有情有義知情懂禮的人,教育他們懂得尊重,感恩,與人和諧相處。
2.學生是發(fā)展中的人
高中學生尤其是藝體特長生,思想極不成熟,容易沖動,辦事不理智,青春期逆反情緒嚴重,缺乏上進心。對待這樣的學生,教師要有高度的教育責任感,對每一個工作環(huán)節(jié)一絲不茍,對每個學生的健康成長負責,尤其是對學困生,教師要體諒其內(nèi)心的無奈和彷徨。同時班主任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勤奮進取,不斷增加自己的教育智慧:注意保持樂觀的心境,保持積極振奮的精神狀態(tài),不斷追求工作的進步,同時注意保持穩(wěn)定的情緒,每一天要將收獲的喜悅傳遞給學生,教育的本義就是幫學生插上希望的翅膀。面對活潑,調(diào)皮的學生,教師要有寬容的心理,成熟的教師是能夠容忍學生的無知,寬容學生的過錯,使學生在愉快和諧的環(huán)境中健康成長。因為學生是一群正在成長中的人,他們身心發(fā)展特征不同于成人,對事物的認識會有一定的片面性。教育者要理解學生身上的不足,允許學生犯錯誤。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改正錯誤。教育實踐證明,教師的最大智慧就是寬容對待學生,為了學生的自我教育班主任創(chuàng)設一個寬容的成長空間。對學生有父母的本能即不離不棄。為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竭盡全力。
二、喚醒靈魂,追求精神成長
1.培養(yǎng)心理素質(zhì)
心理素質(zhì)是人的心理機能的發(fā)展水平,具體表現(xiàn)在個體心理的健康程度上。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是提高學生學習成效的主觀因素,也是決定學生將來對社會適應程度的重要條件。特長班的班主任要及時把握學生的心理動態(tài),適時進行心理狀況的疏導和調(diào)控。從而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潛能。
(1)重塑自信。近些年,隨著我國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文化體育事業(yè)蓬勃發(fā)展,很多高等院校開設藝體相關專業(yè),特長生數(shù)量增長迅速,然而,絕大多數(shù)學生選擇考特長的動機是由于文化課基礎薄弱,只能另辟蹊徑從事特長學習,滿足自己和家長升入高等院校的愿望。但是,這群學生由于在文化課學習能力差,內(nèi)心挫敗感強烈,自暴自棄。對自己缺乏自信心,更談不上自制力和堅持性等良好的意志品質(zhì)。從高一開學伊始,班主任的主要工作任務就是恢復特長生的自信心:通過參加校園藝術節(jié),省市中學生籃球賽,班級日常衛(wèi)生清掃工作等等,讓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并通過及時鼓勵和表揚,強化學生的自信感。同時,傳授給學生積極的心理暗示的方法,經(jīng)常鼓勵自己。引導學生人生最寶貴的財富就是希望,辦法總比困難多。希望是引爆生命潛能的導火索。希望是無限的,不要忘記每天給自己一個希望,給自己一個目標,這樣我們的生活總是充滿了生機和活力。這些正面教育有利于學生克服自卑心理,樹立自信心。
(2)調(diào)適和消除不良情緒,塑造陽光心態(tài)。特長生由于個性張揚,互不包容,文化基礎薄弱,對一些問題理解存在偏差,常會出現(xiàn)焦慮,敏感??謶?,憤怒等消極的情緒狀態(tài),如不及時進行教育和疏導,會影響他們身心的健康成長,進而影響班級整體狀況的穩(wěn)定。班主任一定要成為擁有正面能量的人,每天心情愉悅充滿激情地工作和生活,這種樂觀豁達的心態(tài)是無聲之教,猶如一股暖流會感染學生。發(fā)現(xiàn)有不良情緒的學生,班主任要及時幫助學生找出產(chǎn)生不良情緒的原因,適時引導學生理智地控制那些不適當?shù)那榫w,養(yǎng)成和顏悅色的說話習慣,保持每天樂觀開朗,振奮豁達的心境。避免大發(fā)雷霆和消極激情的發(fā)作;同時冷靜智慧地幫助學生合理的宣泄情緒。如散步打球等體育運動,向人傾訴,寫日記,變換活動,轉(zhuǎn)移自己的注意力,使心情輕松起來等,絕對不可以通過諷刺挖苦強行阻止他們情緒的釋放,否則只會導致學生強烈的逆反和怨恨,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更不利于他們快樂的學習。教育要讓學生在自身的發(fā)展過程中體會到生命的尊嚴。快樂與價值。所以,要引導學生每天都要保持樂觀積極心態(tài),心情愉悅地學習生活。
(3)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人格。健康的人格,是建立在正確的自我認識和自我評價的基礎上的。一個人正確認識自己,接受自己的程度,決定著它的社會適應能力。有些藝體特長生情感豐富,神經(jīng)類型敏感脆弱,適應新環(huán)境能力弱,人際關系都較差,如不良的師生關系,同學關系,家庭關系都會引起學生的消極情感的體驗,輕者焦慮,恐懼,重者對人懷疑敵對。攻擊之舉,不及時疏導會成為心理障礙。所以,特長班班主任要注意培養(yǎng)自己的人格魅力:有高尚的品格,與其他教師及學生家長都有和諧關系,積極參與學校的一切活動。在這樣老師的熏陶教育下學生才會主動地與老師、家長、同學和諧相處,學會感恩,學會寬容,正確處理好人際交往中的沖突,使別人樂于與他交往,從而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另一方面,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加集體活動,通過集體活動不但能開拓學生的視野,而且能使學生通過與他人的正常交往,在心理上獲得安全感、歸屬感和自信心。否則,一個人如果自我封閉,很容易形成心胸狹窄。孤僻,偏執(zhí),自我為中心等不良的人格特征。針對特長生對待學習問題上心理矛盾突出,一方面,文化課學習挫敗感強,自卑心理嚴重;另一方面,專業(yè)學科方面又互不服氣唯我獨尊,這些都需要班主任在尊重學生的前提下,引導學生客觀地評價自己,激發(fā)起學生的自我教育的熱情,這些都有助于學生精神的健康成長。endprint
2.倡導讀書
培根名言:讀書給人以樂趣,給人以光彩,給人以才干。讀書可以豐富人的內(nèi)涵,增加人的智慧和才干。然而大多數(shù)特長生不愛讀書,孤陋寡聞,做事缺乏進取心恒心和毅力,組織紀律性差。實踐證明,只有引導學生不斷讀書,汲取書籍帶來的精神食糧,才可能使這些特長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受到促動,完成思想從幼稚到逐步成熟的人生蛻變。讓他們懂得堅強,善良,感恩,誠信,責任等等這些都是人的優(yōu)良的品質(zhì)。所以從高一入學開始,每天安排半個小時固定的讀書時間,讓特長生的高中生活每一天都能夠飄著書香,使他們通過讀書開拓視野,陶冶情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三年來,先后和學生一起閱讀了《西點軍?!贰逗昧晳T》《卡耐基大全》《喬布斯傳》《林書豪傳》等書籍,并督促學生每周寫一篇讀后感,通過閱讀書籍對學生進行道德、理想、信念的教育??傊?,讀書會使特長學生的精神生活更加豐富,懂得良知和信念是人的一生中重要的財富。
3.利用地理學科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夸美紐斯曾說:“興趣是創(chuàng)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育的主要途徑?!泵鎸μ亻L生大多對文化課的學習熱情不高的現(xiàn)狀,從高一入學起,作為班主任注意在所任教的地理學科的教學中,利用地理學科文理兼容,地理事物包羅萬象的特點,創(chuàng)設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借助計算機等多媒體技術把地理事物生動形象地呈現(xiàn)給學生,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進而發(fā)揮特長生的學習潛能。在愉快情緒的渲染下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地理問題啟迪學生的思維,分層次的地理問題的迎刃而解,使這些特長生初步有了文化課學習的成功體驗,從學習中感到快樂和自信。并且會逐漸把這種高漲的學習熱情主動地帶到其他科文化課的學習中,學會自主學習和快樂學習。
4.注重營造班級的文化氛圍
良好的班級氛圍有利于促進學生的積極情感,而且人的情緒和情感是相互感染的。為了使學生保持穩(wěn)定而持久的積極情緒,班主任應十分重視班級文化建設,盡可能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文化氣息濃厚,勵志感人的集體環(huán)境,使學生每天受到良好班風的熏陶。如教室后側(cè)墻上的宣傳板上赫然醒目的天道酬勤的四個大字,宣傳板上方掛有“敬靜凈竟”四個中號字,意味深長,極富有教育意義。宣傳板的兩側(cè)是優(yōu)秀美術特長生的繪畫作品,讓他們在受到激勵的同時,感到繪畫的喜悅之情。教室的左側(cè)墻壁分別掛著世界地圖和班級從高一起參加各種集體活動獲得的獎狀,教室的右側(cè)墻上掛著惜時如金和博學善思的條幅,這些都在激勵特長學生熱愛生活。,追求夢想。
總之,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開展讀書,利用學科教學及營造文化氛圍等積極的方法,藝體特長生的精神面貌發(fā)生了極大的改觀,作為教育者我們深切地感受到每個學生都蘊涵著巨大的寶藏,教師的價值在于喚醒挖掘。所以,教育是一種靈魂的喚醒。
參考文獻:
[1]郭瞻予.素質(zhì)教育理論與實踐.
[2]施曉光.現(xiàn)代教育思想專題.
[3]張亞南.中學地理教學參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