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菲
摘 要:提高音樂教學質量,貫徹素質教育理念,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是當前音樂教學重點。教唱是音樂課堂重要教學行為之一,對提高教學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文章結合教學要求及學生特點,多方面探討從歌詞入手開展教唱活動。
關鍵詞:小學音樂;歌詞;教唱活動;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7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32-0086-01
教唱活動的主要目的是教會學生唱歌,而歌詞是歌曲表達的重要組成之一,直觀來說,唱歌就是唱歌詞,以歌詞為載體,加入音調、節(jié)奏、旋律乃至情感等內容,組成膾炙人口的音樂作品。但在教唱活動中,許多教師注重學生節(jié)奏、音調的準確性,卻忽略了歌詞教學,學生對歌詞不熟悉,沒有領會歌詞內涵,其表達自然大打折扣。因此,教師要從歌詞著手,像解析詩詞一樣解析歌詞,讓學生理解歌詞的意義,通曉歌詞的內涵,進而在唱歌教學中取得更好的成效。
一、以朗誦歌詞為起點
許多教師存在這樣一個誤區(qū):歌詞一定要唱出來。其實不然,小學生文學底蘊有限,許多歌詞甚至不能用普通話正確讀出來,更談不上唱了。因此,教師要先讓學生熟悉歌詞,有感情地朗誦歌詞。在歌詞朗誦過程中,教師也不宜采用傳統(tǒng)讀課文式的教法,這種形式枯燥乏味,只會讓學生反感,反而不利于學生唱歌學習。教師可以將歌詞用趣味化的形式,讓學生讀出來、表現出來。例如,在教學歌曲《我們的家園》時,可以先讓學生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自己的家園,并鼓勵學生多使用優(yōu)美的詞藻,再讓學生翻開書本,對比一下作詞家筆下的家園與我們的家園有何不同,并結合多媒體教學設備,放映歌詞中描繪的畫面與景色,播放與畫面風格相符的輕音樂,給予學生直觀感受。這時,學生對歌詞也就有了初步理解,同時音樂學習尤其是歌詞朗誦不再局限于干巴巴的文本,學習的積極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調動。歌詞誦讀教學形式不止這一種,教師還可以借助歌詞接龍等形式,開展趣味化、多樣化教學,以便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
二、以歌詞分析為突破口
小學生大多情感不夠細膩,在缺乏外界指導與幫助的情況下,很難理解一些優(yōu)質音樂作品的情感內涵或音樂意境,這就導致學生在唱歌過程中空有其形,無法打動聽眾。因此,教師要像語文教師分析課文一樣,從音樂、文學、情感等多角度帶領學生去分析歌詞,幫助學生準確把握歌詞內涵。例如,在教學《我和我的祖國》時,歌詞中有一段是:“我歌唱每一座高山/我歌唱每一條河/裊裊炊煙/小小村落/路上一道轍”。這段從山河到村落,由大到小,表明我們不僅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波瀾壯闊,也愛小小村莊的溫婉細膩,其中情感也有由激昂到溫柔的轉變,這種轉變是細微、不經意卻又切實存在的,在歌唱中要特別體現出來。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不僅能夠更好地理解歌詞內涵,同時在歌唱過程中也知曉該如何表達、為何要這樣表達。
三、以多種形式演繹歌詞
音樂學習不僅是模仿,還要創(chuàng)造,只有這樣,才能在音樂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創(chuàng)造能力,讓學生在生活中能夠發(fā)現美、創(chuàng)造美,真正實現音樂教學目的。同時,通過創(chuàng)造、創(chuàng)新歌詞,以多種歌詞演繹方式開展教唱活動,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旋律、節(jié)奏,進而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小小少年》一歌時,可以讓學生自由組合為三到五人的小組,以原歌為旋律,重填歌詞,作為班歌,要求能夠體現班級特色,又具有正能量。這種形式讓學生嘗試用音樂去表達自己心目中的班集體,既能達到唱歌教學的目的,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與創(chuàng)新意識,又能提高班級凝聚力,更好地建設班級文化。當然,歌詞演繹創(chuàng)新的方式不止這一種,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根據歌詞所表達的內容,將其改編為音樂情景劇、舞臺劇等形式,讓學生自由發(fā)揮、表演,再對比原作品給自己所創(chuàng)造的作品進行評判與打分,以此讓學生更深、更好地體悟原作品好在哪里。
四、歌詞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借助歌詞開展教唱活動優(yōu)勢很多,但同樣也有不少問題不容忽視。其一是形式化,許多教師在初次運用新教法、新理念過程中,極易出現形式化問題,為應用而應用,沒有考慮實際教學需要及教學狀況,導致教學效果不佳。因此,在以歌詞切入教唱活動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實際,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分析學生學習需求及教學內容,合理選取相關教學方式。其二是歌詞只是作品的一部分,也只是教唱活動的一部分,音樂學習或教唱活動不能夠局限于此,讓歌詞教學喧賓奪主,降低了整體教學質量。歌詞既是獨立的個體,又是與其他部分相聯(lián)系的整體,教師在選擇教法、教具時要綜合考慮,做好教學設計,合理規(guī)劃課堂教學結構。
五、結束語
本文從四個角度探討了如何以歌詞為切入點開展教唱活動,使學生更好地學習歌曲、掌握歌曲,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音樂。當前是一個發(fā)展的時代,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自身教學藝術,通過吸收他人優(yōu)秀教學理念,不斷優(yōu)化、完善相關教學方式,提高音樂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促使學生更好地朝素質化方向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安國,吳斌.音樂課程標準解讀[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郭寧.淺談小學音樂教學中如何做到以人為本[J].山西師大體育學院學報,2011(06).
[3]杜靜文.提高小學音樂欣賞教學效率的策略探析[J].課程教學研究,2013(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