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教學作為一門綜合性課程,對學生的綜合發(fā)展有著重要的作用。想要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就應該從整體上對語文教學進行優(yōu)化設計,保證各個環(huán)節(jié)的科學與合理。結尾作為課堂重要的也是最后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其時間比較短,但是對于課堂的有效性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這就需要教師巧妙應用教學方法,采取畫龍點睛的方法,有效突出語文教學的重點,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從而使學生能夠從教學結尾中有更多的收獲。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結尾;設計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會采取豐富的方法進行導入設計,這樣可以使學生更加迅速地進入到學習的狀態(tài),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大大提升。從理想的教學效果來看,課堂結尾與導入一樣,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從一定程度上來說,語文教學的收尾比導入還要重視,因為開端不夠理想,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能夠及時進行補救,但是如果結尾存在問題,那么就會直接影響到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影響到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一、 巧妙進行總結歸納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想要保證語文教學的有效性,這就需要教師注重語文課堂的完整性。所以,教師在課終應該注重對課堂的內容進行簡要的分析和歸納,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總結歸納的習慣,保證學習的有效性。教師只有善于對所學習的內容進行總結和歸納,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深刻的認識,語文教學的效率才會得到充分的保證。例如,在學習《我們成功了》一課的時候,教師應該善于歸納文章的思想重點和內容重點。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學生對于文章內容可以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學生對于所學習的語文知識也就會有更好的掌握,切實保證了小學語文結尾的有效性,使學生有更多的收獲。
二、 巧妙設疑,引導學生進行思考
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生對于疑問往往會比較感興趣,學生也會更加愿意對疑問進行探究。因此,在小學語文結尾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巧妙設疑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積極有效的思考,充分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自身的綜合素質得到有效的鍛煉。教師應該注重結合教學的內容和學生的思維特點,引導學生對結尾有更加濃厚的興趣。學生積極參與問題的思考過程中,學習的效率才會得到很好的保證。例如,在學習《揠苗助長》和《守株待兔》一課的時候,教師在進行總結的時候,應該巧妙設疑,揠苗助長是對是錯,守株待兔是否有可取之處等問題。通過這樣設疑,會讓學生結合教材的內容進行問題的思考,在學生對文章內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的基礎上,充分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 組織學生進行誦讀積累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在結尾的時候,教師應該注重總結和歸納,注重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對于小學生來說,開展有效的積累可以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讓學生掌握更加豐富的知識。尤其是在學習古詩的時候,教師應該注重組織學生進行誦讀積累,使學生的語文知識儲備得到有效的拓展,切實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例如,在學習《靜夜思》一課的時候,教師應該注重在課堂結尾的時候引導學生誦讀和積累李白的古詩詞。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會掌握更加豐富的古詩,學生對于所學習的內容會有更加深刻的掌握。
四、 巧妙運用留白法
通常所說的留白是中國傳統(tǒng)繪畫的一種技法,通過留取空白構造空靈韻味,這樣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通過設置留白,可以幫助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開展探究學習,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有效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這樣的方法可以使學生利用已經(jīng)掌握的知識進行獨特的情感體驗,從而開展創(chuàng)新和創(chuàng)思。例如,在學習《王二小》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在結尾的時候開展留白教學,讓學生發(fā)揮自己的想象,給文章想出另一種不同的結局。通過這樣的方式,會使學生對文章內容的印象大大加深。同時,可以充分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進行更加有效的思考,充分保證小學語文教學結尾設計的科學性,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更加有效的鍛煉,充分體現(xiàn)出小學語文教學的實效性。
五、 應用遷移仿寫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想要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關鍵在于能否更加有效地開展積累和遷移。教師在開展教學實踐的時候,應該注重以課文為重要范本,引導學生開展遷移學習,充分鍛煉學生的運用能力。在學習不同的內容的時候,教師應該善于引導學生利用遷移仿寫的方法,充分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使學生在看待問題的時候能夠更加客觀深入。例如,在學習《狐貍和烏鴉》和《小馬過河》這兩篇課文的時候,教師應該善于引導學生進行遷移仿寫。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使學生的思維靈敏度得到提升,學生的思維會更加開闊,學生對于問題的理解會更加深入。
六、 開展課外實踐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還應該注重組織學生開展實踐學習,讓學生在結尾中有更加豐富的收獲。通過有效的閱讀學習,可以拓展學生的視野,使其知識面得到增加。因此,教師在講解語文教材中的內容的時候,應該注重在結尾的階段,組織學生開展課外實踐,布置一些探究的實踐任務。這樣才能夠真正地讓學生在實踐中得到充分的鍛煉,切實保證小學語文教學結尾設計得有效性。例如,在學習《刻舟求劍》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在結尾階段引導學生開展實踐學習,可以進行模仿實驗。這樣會使學生對于文章中表達的意思和蘊含的深刻的道理有一定的認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會得到更加有效的提升。
七、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采取有效的方法不斷優(yōu)化小學語文教學結尾的設計,對于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學語文課堂結尾沒有一成不變的模式,關鍵在于教師能否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的具體內容進行優(yōu)化設計。只有在結尾階段讓學生對所學知識有系統(tǒng)化和條理化的認識,才能夠使所學知識得到升華,形成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為實現(xiàn)素質教育的目標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紀雯靜.優(yōu)化課堂設計,重視平等對話——淺談小學語文教學藝術[J].求知導刊,2015,(18):121.
[2]胡尊忠,王美華.語文課設計要契合兒童心理——淺談對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的幾點認識[J].中國校外教育,2014,(16):29.
[3]黃春慈.巧問,事半功倍——淺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提問的設計[J].赤子(中旬),2013,(07):197.
作者簡介:胡蘭芳,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南靖縣龍山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