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國實際的教育活動中,學校對學生最為看重的是解決、分析問題的能力。在學生的高中學習生涯,要養(yǎng)成正確的審美觀念。語文的教學活動也需要加強對學生的審美能力進行培養(yǎng)。為了迎合這些要求,加強學生散文閱讀審美能力是十分必要的。在高中的語文考試中,閱讀理解占據了很大的分值,這就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教師的實際教學活動中,學生在提高自己散文審美能力中還有著很多的問題,需要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進行解決。
關鍵詞:高中語文;散文閱讀;審美能力
對于散文相關知識的掌握是高中語文很重要的一個學習目標。散文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強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還可以幫助學生在寫作上得到相應的提高,同時散文也是一種很重要的文學體裁,但是由于散文學習難度較高,使得在語文教師的實際教學中,關于散文的教學效果一直都不夠理想。所以,語文教師要改進自己習慣的傳統(tǒng)教學手段,用學生更喜愛的手段進行教學,幫助學生提升自己散文審美的一些技巧。
一、 高中語文散文閱讀教學的審美困境
1. 散文閱讀審美教學目標不合理
雖然很多學校對語文學科關于散文教學進行了改良,但是在筆者的實際調查中發(fā)現(xiàn),在大多數學校中,學生對于散文的相關知識了解還是不夠,這些都很大程度上地影響到了學生的語文成績。傳統(tǒng)的散文教學要求學生在教師的講解下,對整篇散文進行學習。教師按照段落的順序,在教師課前準備的材料下進行對散文的分析過程,通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會將這篇散文進行分離,很多情況下,學生對于散文的學習不夠立體,只能支離破碎地對散文進行理解。
2. 忽略了學生閱讀的審美過程
由于教師對于成績的急功近利,使得很多時候,教師過于重視學生對于散文理解的結果,但是卻忽視了在散文學習過程中,學生對散文中美的領略。這種過于重視結果的做法會導致學生對散文知識學習得不夠扎實、不夠全面。在課堂上教師進行散文教學的時候,會對學生提出一些有代表性的問題,這時教師就會過度重視學生回答的是否符合教科書給的定義,而忽略了學生的實際思考過程,造成不能很好地對學生的心理活動進行分析,進而引導學生對散文中的美進行認識。在高中教學活動中,應試教育色彩還十分濃重,學生有時候也會盲目地追求分數,對于散文的內涵把握不夠,只重視那些可以進行成績提高的具體技巧。
3. 閱讀評價過于注重學生分數
由于高考的存在,使得現(xiàn)在高中教育過于“功利”,即教師和學生的眼中只有成績。在學生實際的散文閱讀中,只是去思考那些考試會考的問題,而且思維模式會自發(fā)地向滿分答案相靠攏。教師在課堂的實際教學中對于考試試題的講解也過多,這就使整個散文學習過于枯燥,很難讓學生真正對散文產生興趣,學生大多把這個當作一種提分手段。所以在進行散文閱讀時,學生的思維并不能對美產生認識,而是更多地去思考如何得分。
二、 高中語文散文閱讀審美的突破
為了切實解決在實際教學活動中學生不能很好地對散文中蘊含的“美”進行挖掘,筆者根據自己的相關經驗,提出一些建議,以提升學生對散文的認知。
1. 結合學生發(fā)展需求,創(chuàng)新散文閱讀教學目標
對不同語文素養(yǎng)的學生要切實制定與之相適應的教學目標,針對性地對學生的審美能力進行提高。這就要求教師加強與學生的交流活動,除課堂之外還要進行對學生的了解活動。
比如說,在進行《荷塘月色》這篇課文的教學活動中,這時候的學生還處于高中學習的初級階段,語文素養(yǎng)還不夠完善,大部分同學都是剛剛接觸散文。那么教師根據這種實際情況,要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即讓學生理解課文的主旨思想,并讓學生了解一些散文的基本知識,引導學生對課文中環(huán)境描寫、感情描寫中“美”的認識。若教師沒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而是一開始就讓學生對散文進行分析,學生就會產生畏難情緒,對于以后的散文學習是十分不利的。
2. 轉變教師教學態(tài)度,注重散文審美學習過程
教師要切實改掉在實際教學中過于功利這個問題,不能過度重視學生對考點的掌握,而是應該在科學的教育模式下,通過學生整體語文素質的提升幫助學生提高語文成績。加強對散文學習中過程的把控,積極引導學生對美的發(fā)現(xiàn)。
比如說在學習《故都的秋》這一篇散文時,教師要站在宏觀的角度,通過對整篇文章的把握,引導學生了解作者的真情實感,通過讓學生感受作者是如何將感情變化蘊含在環(huán)境描寫中,使學生對散文的寫作技巧認識得更加深刻,同時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
3. 改變教學評價方式,提高學生散文閱讀審美能力
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對于學生的學習熱情影響很大,很多時候教師的積極肯定可以促進學生對于整個學科的學習熱情。在進行散文的學習活動時,教師也要更多地對學生進行肯定,幫助學生對散文保持學習興趣。在實際教學課堂上,學生會經常性地回答問題,很多時候學生的回答會和真實答案有些偏差,這時候教師不要對學生的思路強加否定,要在了解學生心理的前提下對學生的思路加以肯定。然后引導學生對散文中的美更好地進行發(fā)現(xiàn)。
三、 結語
散文是學生高中所必須掌握的一種文體,教師要加強學生學習散文時對美的追求,切實幫助學生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
參考文獻:
[1]崔蕓.高中語文散文閱讀中對美的追求[J].新西部(理論版),2009(11).
作者簡介:蔡曉莉,寧夏六盤山高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