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凱
真正有效的互動應該建立在學生產(chǎn)生互動需求的基礎上,是思維的碰撞、情感的溝通和經(jīng)驗的提升。學生在互動中不但獲得知識與技能,而且在互動中不斷生成智慧和人格。那么,怎樣才能提高課堂互動的有效性呢?
互動教學模式顧名思義,在師生間的互相交流與合作中開展課堂教學。在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要講求完善的方式方法對學生加以引導。在師生互相合作交流中,對學生進行生理和心理活動上的啟迪,對課堂教學的核心內(nèi)容加以引導。老師要積極發(fā)揮自身的引導作用,跟學生形成良好互動關系的同時,與學生一起探索新知、發(fā)現(xiàn)問題。在體育課堂開始前老師可以選取兩種活動方案,讓學生們再次根據(jù)興趣進行自主選擇,投票相對較多的方案獲勝。充分抓住學生的學習胃口,以學生的學習興趣方向為導向,進行教學方案的選取和實施,為課堂互動模式的有效開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互動—交流”課堂教學模式,是師生、生生及師生與課程之間的雙向或多向交互和影響,這種交互和影響不是一次性或間斷性的,而是一個鏈狀循環(huán)的連續(xù)過程,是一種特殊的人際交往,可又不是一般的人際交往,是圍繞教育教學內(nèi)容進行的廣泛深入的交流和探討。
體育課不同于其他學科,一般都在室外進行。要實現(xiàn)體育“互動”教學,教師首先應該創(chuàng)新自己的教育觀,全面看待學生的挑戰(zhàn)和考驗能力。如果一個教師只著重自己的口才、威嚴和居高臨下的教學風格,一味地追求在某一時段里完成某些預定的教學任務和目標,那么,“互動”就沒有時空、氛圍和可能。因此,教師必須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轉變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這樣,才能給“互動”教學以時間、空間和存在的可能。
其次,教師還要對“互動”教學的真諦及意義有更深刻的理解。“互動”,不僅僅是“形動”,更重要的是“心動”,只有由內(nèi)而外的行動,才是“互動”教學所要追求的。而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終身體育習慣的培養(yǎng),只有“心動”才能化為自覺的行動。因此,教師必須要放下架子,必須要研究學生,必須要把教學的內(nèi)容轉化為學生迫切需要的東西,將理論聯(lián)系實際。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心動,進而自覺自愿地與教師形成互動。
情境激勵認知互動就是根據(jù)體育教學的具體內(nèi)容,專門創(chuàng)設一種認知情景。從而使得學生能夠在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認知情境中愉悅地完成小學體育課堂的教學任務。采用這種方式,能夠給學生們創(chuàng)設一種認知上的困境,激發(fā)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能夠積極、認真地完成體育教學的內(nèi)容。比如,在練習障礙跑時,我們是這樣設置認知情景的,首先為學生們播放一段《紅軍長征》的視頻,使每個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到戰(zhàn)士們在長征過程中,為了給受傷的戰(zhàn)友找水喝的無比艱辛,并且認識到水資源的無比珍貴,再進行找水資源的行動;用體操墊、欄桿、桌椅、板凳等設置障礙,讓學生們想盡辦法通過爬、鉆、滾等方式找到水資源,并將其送回營地,給予受傷的急需水喝的戰(zhàn)友,在這一過程中,增強學生的主動參與性,讓他們充分感受到問題所在以及其艱巨性,并通過自己的行動解決問題。
教學評價機制適用于任何一門學科教學中,在其教學效果上都有一定的推動作用。構建小學體育課堂互動教學的評價機制,有針對性的對學生加以鼓勵引導,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和上進心,促使學生有一個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在體育課程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中,體育活動表現(xiàn)互動模式,根據(jù)小學生的運動特點,團體體育活動項目居多。老師可以建立評獎制度,在體育比賽中分出勝負,對勝出的團隊給予獎勵,給學生們競爭的動力是完美完成任務的前提。老師對學生的情感評價效果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所以在課堂活動開展過程中老師要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積極進行情感評價。構建互動課堂評價機制,可以幫助學生進行客觀的自我評價認識,端正學習態(tài)度。
這一教學方式主要是指將教師和學生的角色互換,或者讓學生們擔任不同的角色,總之能夠使得每個學生在體育教學游戲當中,都能夠有自己的角色。比如在老鷹抓小雞的游戲當中,改變以前教師是大灰狼、裁判或者雞媽媽的角色,而是將這兩個主角輪流讓學生自己擔任,而教師扮演小雞仔的角色。在整個游戲過程中,使得每個學生扮演角色的次數(shù)相等,能夠平等的參與到每個角色的扮演中來。從而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
實現(xiàn)課堂教學互動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它沒有一個固定的教學模式,具體教學形式多樣。對體育“互動—交流”教學模式作了嘗試和研究之后,筆者深深地感到:教師在學生活動中的作用和地位不可忽視,體育教師所承擔的不僅僅是幾節(jié)體育課,而是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因此,我們一方面要借鑒國外課堂互動教學的先進經(jīng)驗,另一方面要結合自己對現(xiàn)代教學互動觀的科學認識,在課堂教學中加以創(chuàng)造性地應用,使課堂真正互動起來。
[1]陳建偉.新課程理念下小學體育互動教學的策略[J].科學大眾,2006,10:86.
[2]居靜艷.新課程理念下小學體育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3,1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