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二衛(wèi)
【摘 要】教學不應當成為冰冷的工作,而應當充滿豐富的人文關懷。小學英語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要融入其自身的情感,將其對學生的關懷在教學的細節(jié)處展現(xiàn)。
【關鍵詞】小學英語;人文性
【中圖分類號】G6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3-0097-01
孩子步入小學階段,開始了正規(guī)的英語學習。此階段的學生如同小樹苗剛剛從泥土中破土而出,其稚嫩的枝椏還沒有完全伸展開來。因此,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非常需要教師的呵護與關懷。但是,當前的教育現(xiàn)狀卻并不樂觀。教師普遍因為課時的限制,對于學生的關懷度不夠,難以照顧到每個學生的學習效果;學校普遍因為升學壓力,對學生成績十分關注,而對教學過程中的人文性則較少過問。當前的素質(zhì)教育需要教師轉(zhuǎn)變傳統(tǒng)教學觀念,重視對學生的素質(zhì)培養(yǎng)和人文關懷,注重學生的學習主體性。
一、建立對話溝通
教師要做到對學生關懷,首先要做到的便是打開學生的心扉,與學生用心靈進行溝通。教師不能簡單死板地進行教學,而應當增加與學生的互動,用語言、行動與學生建立起溝通的橋梁,讓學生通過這座橋梁,走向成功的彼岸。
比如,筆者在進行小學《英語》三年級下冊Unit4 “Wheres the bird?”教學的時候,首先在課下制作了一只“紙鳥”,涂上五彩斑斕的顏色。上課的時候,筆者將這只“鳥”放到課桌上,走到學生中間,隨意叫起一名同學問道:“小明,這只鳥在哪里?Wheres the bird?”有位學生回答道:“在桌子上?!惫P者重復一遍,說道:“哦,在桌子上,on the desk.”而后,筆者又將“鳥”放到門后面,問同學說:“現(xiàn)在,鳥在哪里?Wheres the bird?”有位學生回答道:“在門后面?!惫P者又繼續(xù)重復一遍,說道:“哦,在門后面,behind the door.”課堂的教學成了教師與學生們的對話,學生們再也不會感覺到課本知識的單調(diào)枯燥了。
教師在教學中不能單純依靠自己的思路進行教學,而應當邊教學邊觀察學生們的反應,通過學生們的反應調(diào)整教學方式和進度。通過教師與學生間的溝通方式,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增加教學的人文體驗感。
二、融入真摯感情
教學雖然是一份工作,教師不能將教學簡單地看成一份工作的完成,要在教學中融入自己真摯的感情,用感情與學生進行溝通,用感情溫潤學生的心,從而讓學生感覺到教師對他們的關心和愛護。教師要在一舉一動間給學生鼓勵,相信他們的學習能力。
比如,筆者在進行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2 “A new student”教學的時候,正好趕上班級里有一位新轉(zhuǎn)來的學生,于是筆者就借助這個契機,將這個新同學介紹給同學們:“同學們,今天我們班級來了一位新同學,大家給他介紹一下我們學校和班級好不好?Who can introduce our classroom and our school help the new student?”同學們都非常熱情,有的學生給新同學介紹班級同學的名字和設施,有的學生給新同學介紹學校的教學樓,熱忱的感情洋溢在班級中。筆者非常動情地和同學們說:“大家真是太棒了,我們班級就是這樣一個團結(jié)友愛、互敬互幫的大家庭?!辈π碌絹淼膶W生說了很多班級的趣事。新學生的陌生感消失了,同學間也更加友愛了,同時也迎合了單元的教學工作。
教學工作是一份帶有情感的工作,將情感融入到工作中,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愛,學生們才能更愛這個班集體,更愛老師,更愛老師所教學的課程。教師只有注重了情感的投入,才能讓英語教學的人文性更加顯著,并越做越好。
三、尊重學生意識
小學階段的學生雖然年齡尚小,但是已經(jīng)具有了自己的意識和想法。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尊重學生的一些新奇想法,不可以貿(mào)然批評,挫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應當讓學生自由發(fā)揮,尊重其腦袋中的奇思妙想,讓學生在尊重中獲得更加長久的發(fā)展,從而體現(xiàn)教學的人文特性。
比如,筆者在進行小學《英語》四年級下冊Unit4“Drawing in the park”教學的時候,問學生們:“大家在公園能夠看到什么呢?”同學嘰嘰喳喳地討論起來,有的同學說:“I can see a lot of trees.很多樹很高很高?!庇械耐瑢W說:“I can see some flowers.很多花都特別漂亮。”有的同學說:“I can see the sky and cloud.藍天高白云美。”筆者點頭微笑,對同學們的回答表示肯定。這時候,有同學站起來說:“還能看到大狗熊呢?!逼渌瑢W說看不到,站起來的同學則說道:“我去的動物園?!逼渌瑢W們哄堂大笑。這下子,學生們的思維被打開,有的說還能看到很多人,有的說還能看到扔的垃圾。筆者尊重學生們的回答,但對他們也做了引導:“大家看到的東西好多呀,但是我們要看到美好的事物,改正不對的行為,大家說好不好!”學生們在英語課堂上,不僅學習到了知識,也學習到了道理。
人文性教學不是一句簡單口號,這需要教師在教學中的實踐操作,需要教師的用心教學,需要教師的思想轉(zhuǎn)變。只有教師對人文教學引起高度重視,學生才能享受到真正的素質(zhì)教育,學生才能感受到課堂教學的溫暖,才能讓課堂成為學生心向往之的“樂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