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 婷
(江蘇省蘇州工業(yè)園區(qū)婁葑學校,江蘇蘇州215021)
作為一名蘇州人,前段時間的一個消息讓我感到振奮,根據經濟學人智庫公布“2017全球宜居城市排名”,中國大陸排名最高的城市是蘇州,它是中國大陸最宜居的城市。振奮過后,一個問題縈繞在我腦中,到底是什么原因讓蘇州成為了中國大陸最宜居城市呢?當然,這與城市的穩(wěn)定性、醫(yī)療、基礎設施等各方面有著重大的聯系。但是其中還有一個重要因素,那就是蘇州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這是一件值得我們自豪的事情,但是很可惜,很多蘇州人對此都不了解,我想作為一名歷史教師,有責任將我們蘇州的這一大亮點告訴大家,因而萌生了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進行生活教育的想法。
陶行知先生在不同的著作和文章中都有對“生活教育”有過不同的解釋。在《生活教育》一文中他說道:“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痹凇渡罱逃壳暗娜蝿铡芬晃闹校招兄壬种赋錾罱逃ㄈ糠郑阂皇巧钪逃?;二是以生活影響生活之教育;三是為著應濟生活之需要而辦之教育。1921年,他在《活的教育》中又提出了生活教育的概念:生活的教育;為生活而教育;為生活的提高、進步而教育。雖然他在不同場合對“生活教育”的定義和解釋存在一些差異,但陶行知對“生活教育”的意義進行英語解釋時始終是一樣的“Education of life,by life and for life”“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這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fā)現,我們的基礎教育存在著兩個悖論:一是對教育的投入在持續(xù)增加,學生在校園學習和生活條件都得到了很大的優(yōu)化,但他們似乎并沒有更喜歡校園生活;二是我們的教師更加專業(yè),勤勉盡責,但學生似乎并沒有更喜歡自己的教師。這該引發(fā)我們去進行深刻的思考,我們的教育是不是出現了什么問題,該如何去改變這樣一種現狀?
其實,利用生活教育,我們就可以將上述的問題進行很大的改善。以初中歷史教學為例,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生活教育”理念的價值到底是什么?
首先,利用“生活教育”理念可大大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在初中歷史的教學過程中,尤其是初一和初二,我們必須注重歷史教學的趣味性,利用生活教育,是提高歷史課堂趣味性的有效途徑。試想一下,如果歷史課堂上教師能夠從我們身邊熟悉的生活環(huán)境中挖掘課程資源,上課時是不是會讓學生覺得更加親切呢?學生是不是會不由自主地集中注意力,喜歡上歷史課,喜歡上這位不是照本宣科而是博聞強記、學富五車的歷史教師呢?
其次,初中歷史教育教學中進行生活教育有利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開發(fā)生活歷史課程資源并不是教師一個人的事情,作為教師,我們應該對自己的學生抱以充分的信任,積極引導和鼓勵學生發(fā)展自己身邊的歷史課程資源。開發(fā)生活歷史課程的方法是多樣的,可以是個人自主學習,也可以是與他人合作學習,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學習能力與方法都將得到提升。在這個過程中,與傳統(tǒng)的學習方式相比,學生的學習方式實際上已經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而這一改變,也恰好符合我們“以學生為中心”的新課程改革要求。
第一,利用好家庭歷史。高中歷史新課程改革明確規(guī)定,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經歷,學生可以通過父母和親戚照片、實物等,了解家庭和社會變遷的歷史,充分利用家庭資源,可以讓學生體驗歷史、感受歷史。我想這對初中歷史也是適用的。在學生的家庭中,實際上擁有著非常豐富的歷史課程資源。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歷史,從家族史、老家具、古建筑和老一輩的口述史中都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歷史在我們身邊。家庭歷史和民族歷史,國家的歷史也都是聯系在一起的,從學生的生活出發(fā),開發(fā)家庭歷史資源,不僅能夠幫助學生學習歷史,了解歷史,還能幫助他們感知歷史,了解歷史,樹立起家國意識、民族情懷。
第二,開發(fā)直接體驗課程資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句話充分反映出體驗的重要性。如果能讓學生親自進行體驗,我相信歷史課堂的效率會提高很多。在我們身邊,學生其實可以親身體驗很多歷史課程資源,比如參觀博物館、紀念館、歷史遺跡等。
作為教師,我們得讓自己對這些資源進行深入的了解,結合教學內容,有選擇性地讓學生進行親身體驗,我相信一定能讓學生印象深刻。
第三,開發(fā)利用網絡中的歷史課程資源。當今世界的一個重要特征就是信息化,網絡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網絡的便利性、信息化和實用性日益突出,在課程資源開發(fā)中應用越來越普遍。
開發(fā)利用網絡歷史資源的主要途徑是搜索互聯網,搜索和下載有關歷史教學的相關信息。為了保證資源的可靠性,教師應該了解歷史資源的來源,并且合理甄別相關信息,因為網絡上的信息也并不是都是準確的。這些信息包括圖片、視頻等,與教學的文字內容相輔相成,從而挑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秉持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論,并堅持將此運用于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我相信初中歷史課堂將更具有趣味性。學生更愿意學習歷史,教師更愿意教歷史,讓學歷史與教歷史都成為富有幸福感的事,我想這樣,我們的歷史教育才算真正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