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北區(qū)新程小學 周 瑾
育人免不了懲罰,懲罰要有度,懲罰要講求藝術。班里有個學生,聰明伶俐,領悟力很強。有時,老師的課才講到一半,他就會了??墒撬袀€壞毛病,自認為聽明白了就開始搞小動作,不是看課外書,就是玩文具,搞得周圍學生心思也不在課堂。多位教師找他談過這問題,但都不見效。有一次,我從教室后門走過,見他正在書桌里做手工,周圍的學生不時地用目光往他那瞟。課后,當我找到他時,他主動向我認錯,道理講得特明白。于是,我正面批評他后,讓他把課上走神的時間補回來,“罰”他課下給周圍的學生補課。從補課中讓他感受到自己影響別人造成的后果,從而也理解了老師的一片苦心。漸漸的,他這個“小老師”不但改掉了壞毛病,而且為了課下能給同學講得更明白,聽講認真了,語言表達更有條理了,從而帶動了周圍小伙伴的共同進步。
對于勞動不認真的學生,“罰”他當負責人,培養(yǎng)其擔當意識;“講話不文明”的“罰”當課下監(jiān)督員,活學活用文明用語,為不文明的學生進行示范;“不完成作業(yè)”的,“罰”他向家長寫“致歉信”以示警戒……
巧“懲”妙“罰”,需要教育的智慧,它是一種教育藝術,是班主任專業(yè)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