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剛
摘 要:在初中地理教材中,知識內容的呈現方式主要有文字與圖像兩種,其中圖像占據著較大的比重,主要是因為通過圖像能夠將地理知識中的原理與現象更為直觀地展現出來,并且可實現對理論知識的補充,對于提高教學效率有著助推作用?;诖?,為全面提升初中地理教學質量,文章將重點針對其中的地理圖像教學類型與策略進行分析。
關鍵詞:初中地理 圖像教學 策略
在初中教育階段,地理學科非常重要,在其課程教材當中蘊含中眾多圖像,而這些圖像都是深化對地理知識理解的重要“線索”。在當前的新課程改革背景之下,對于初中地理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針對其中的圖像教學也愈發(fā)重視。那么,究竟要采取怎樣的教學措施,才能夠全面提升初中地理教學中的圖像教學質量,是當前一線教育工作者值得深思的問題。
一、初中地理教學中的主要圖像類型
在初中地理教材中有著非常多種類與數量的圖像,因此將這些圖像進行分類,有助于教師在開展圖像教學時更具有針對性。
1.地圖
在初中地理教材中,地圖作為最為常見的圖像,同樣也是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必要工具。在進行地圖教學時,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進行讀圖,能夠了解讀圖的基本要求;然后教會學生在地圖中準確定位,結合現實需要去尋找事物的海陸位置、經緯位置和地形位置等等;此外,教師還應結合地圖讓學生認知地理現象與地理事物間的關聯,進而深化學生對地理事物的認知;最后,教師還應要求學生記憶事物的空間分布特點[1]。
2.示意圖
在初中地理教材中同樣有著大量示意圖,而這部分示意圖多數為成因示意圖。所謂成因示意圖主要是表達地理現象或事物的形成原因,通常與統(tǒng)計圖一并出現。在示意圖的教學當中,教師應首先讓學生找到地理現象或事物的發(fā)生地,再讓學生對發(fā)生要素進行分析,之后對現象的發(fā)生經過進行揭示,最后從中找出地理現象的發(fā)生規(guī)律。
3.景觀圖
一般來講,初中地理教學中景觀圖主要有描繪圖與攝影圖兩種,其中攝影圖真實性更高,而描繪圖則主要是為了凸顯重點。對于初中學生而言,景觀圖能夠充分吸引其探知興趣,由于地理環(huán)境的復雜多變與遼闊無垠,有許多地理事物或現象是學生無法結合生活經驗能夠想象的,為倘若教師能夠巧妙利用初中地理教材中的景觀圖開展教學,則能夠強化地理事物或現象的直觀性,進而深化學生對地理知識點的理解。
4.統(tǒng)計圖
地理教材中的統(tǒng)計圖主要是基于數字資料,對地理事物之間具有的數量關系進行直觀表達的圖像。結合統(tǒng)計圖像開展地理教學,能夠讓學生更好理解地理現象與事物的發(fā)生與發(fā)展規(guī)律,進而強化學生的分析與觀察能力。同時,對統(tǒng)計圖像進行深入的觀察能夠對地理現象或事物的規(guī)律進行反推,進而幫助學生觸及正確的地理知識。
二、初中地理教學中圖像教學的相關策略分析
1.利用圖像進行課程導入
從初中地理教學實際情況來看,其中較為明顯一個教學難點就在于采取怎樣的教學方法去進行新課程的導入,倘若導入方法有所偏差,不僅無法激發(fā)學生興趣,還會讓后續(xù)的教學活動設計顯得較為呆板。因此,教師可通過靈活利用圖像教學,讓學生在眼前一亮的“驚喜”之下去參與到對新課程的教學當中。在實踐當中,教師首先要進行針對性的圖像選擇,通常來講可選擇適用性與感染力并存的圖像,對于新課程的導入非常有幫助。而學生在圖像的導入中,其學習興趣會瞬間被激發(fā),進而在圖像教學不僅學習到相關地理知識內容,同時也能夠提高其審美能力,起到了一舉兩得的效果[2]。
比如,在講解“世界三大宗教”相關內容時,教師便可用多媒體設備將三大宗教不同風格的代表性建筑的圖像進行展示,讓學生透過對圖像的欣賞去發(fā)散思維,融入到對宗教氛圍的理解當中,以此作為感知基礎,教師在導入對課程知識的教學,學生也必將在興趣驅使之下獲得非常滿意的學習效果。
2.利用圖像巧妙設計提問
不管是哪一門學科的課堂教學,都離不開有效的課堂提問設計,初中地理教學也亦如此。而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當中,對于教師的提問,學生似乎有著“天然”的抗拒心理。而初中地理教學要想改變這一局勢,則可在進行問題設計時利用圖像巧妙提出。在具體教學時間當中,教師可將圖像與問題進行有機融合,以圖像為基礎去設計有啟發(fā)性的問題,進而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望,發(fā)散學生思維,全面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與思維能力。
比如,在講解“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相關內容時,教師在進行問題設計時便可巧妙利用世界氣候分布圖這一地理圖像予以提出。如為什么處在地球北緯30°的地方,在不同的經度位置有的是沙漠,而有的是水鄉(xiāng)呢?學生在問題的啟發(fā)下,再去對地理圖像進行觀察,進而對問題充分思考,不僅改變了問題的枯燥本性,也有效達成了對知識重難點的教學任務。
3.教會學生地理圖像分析
在初中地理學科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對地理圖像的分析能力強弱會直接影響其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倘若不具備過硬的圖像分析能力,那么學生則無法理解圖像中蘊藏的地理信息,對于解答地理問題與探析其內核造成障礙[3]??梢?,只有學會了分析地理圖像,學生才能夠憑借此能力去獲取自己所需的信息,進而以此作為基礎去發(fā)散自己的思維,發(fā)散理性思考能力。
比如,在講解“地勢與地形”相關內容時,教師可在課堂教學中引入中國的地形圖像,讓學生對于地形圖中的比例尺、圖例信息等方面去進行深入觀察,并且要求學生在對地形圖的觀察中去討論分析出我國主要的地形特點與地勢分布情況。而通過平日教師對學生圖像分析能力的培養(yǎng),學生通過探知與分析,便能夠將我國的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以及三大平原找出來,并且總結出其特征。
結語
綜上所述,強化圖像教學對于初中地理教學效率提升而言,顯得意義重大,因此教師要針對不同類型的地理圖像去采取相應的教學方式方法。此外,地理圖像教學也講究一定的流程,通過圖像對新知識的導入,然后結合圖像為學生設計問題,在學生進行圖像分析之后,再教會學生對不同圖像進行綜合對比。此外,教師在初中地理教學中,還應培養(yǎng)學生親自動手繪制地理圖像的好習慣,進而全面提升課堂教學效率與學生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陳麗瓊. 探析地理圖像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J]. 新課程:中學, 2012(10):20-21.
[2]張少波. 初中地理圖像教學方案研究[J]. 教育教學論壇, 2014(27):69-70.
[3]雷進. 初中地理教學中的圖像教學方法探析[J]. 當代教研論叢, 2016(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