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星 車翔平
(吉林藝術學院,吉林 長春 130021)
在圓號的演奏過程中,演奏意識分別為思維意識、呼吸意識、聽覺意識、內(nèi)心唱覺意識以及審美意識,演奏者在演奏時只有將這幾種演奏意識結合起來,最終才能呈現(xiàn)出完美的曲目演奏。而呼吸意識是圓號演奏意識中不可或缺的,它甚至能影響到整個曲目的流暢性。因此,演奏者需要建立一種良好的呼吸意識,從而在演奏中更好的詮釋出音樂的內(nèi)涵,表現(xiàn)出音樂的張力。但是在培養(yǎng)呼吸意識的時候,練習者需要明白的是,呼吸意識是演奏意識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但卻不是全部,它和其他演奏意識是相互統(tǒng)一的關系,需要與其他演奏意識同步加強,只有這樣,演奏者才能將圓號曲目完美地呈現(xiàn)給聽眾。
在整個曲目的演奏中,演奏者的演奏意識十分重要,而他們的呼吸意識更是決定演奏是否成功的關鍵。圓號的演奏方法與呼吸的調(diào)整有著非常重要的關聯(lián),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演奏藝術就是呼吸的藝術。教師在教學中應該讓學生們明白正確的呼吸意識是圓號演奏的基礎,呼吸意識決定整個演奏曲目的質(zhì)量,包括其音色、樂句、樂曲整體感等方面。但是,良好的呼吸意識的建立,并不是靠舞臺經(jīng)驗積累起來的。有很多銅管樂學生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呼吸意識的問題,呼吸問題讓他們在演奏中出現(xiàn)了演奏不流暢、發(fā)音不穩(wěn)定、樂句不連貫等問題,而圓號本該具有的圓潤、飽滿的音色,也因為呼吸問題的出現(xiàn)變得缺少了表現(xiàn)力。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的指導不僅僅停步于對學生口型、姿勢以及識譜等方面,對于學生演奏圓號時氣息的訓練更是每節(jié)課都會強調(diào),但是很多學生對于呼吸意識的重要性,由于主客觀的一些原因沒有本質(zhì)上的認識。由于在教學過程當中,不同的老師對于學生的指導方向都不一樣,而教師對呼吸意識抽象的描述容易讓學生感到困惑。其實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讓學生們注重身體整體力量與口、舌、唇的配合,而不是只單一地強調(diào)某一種呼吸方式,片面的訓練必然會使得學生不會在演奏曲目時進行靈活轉換,導致曲目的整體效果顯得生硬干澀,使曲目原本的流暢感受到影響。
演奏者在演奏過程當中,要掌握好氣息流動時的對抗。因為在圓號的演奏過程中,是依靠向上的推動力量和向下的保持力量進行互相抗衡的。推動力量是整個演奏過程當中的動力,它是人體在吸氣后向外呼氣的力量,而保持力量則是演奏過程中的支撐點,它是一種人為的氣息壓力,是氣流的雙向運動以及圓號音色、音質(zhì)的保證。一個動力,一個支撐點在演奏過程中相互結合,演奏者根據(jù)樂句的長短吸氣,如此循環(huán),形成了整個演奏曲目完整的氣息運動過程,而有了這種氣息的支撐,演奏曲目的質(zhì)量才有所保障。
在圓號演奏過程當中,氣息的運動應該是一種全身的呼吸。整個演奏涉及到頭部、肩部、胸部、背部、腹部、腰部及肋部的運動,只有讓整個身體協(xié)調(diào)成為一個“腔體”并配合堅固的口型,保持身體在演奏時的積極、活躍的狀態(tài),才能保證整個演奏過程的音質(zhì)的圓潤飽滿。在演奏過程當中,演奏者要學會控制好氣息,掌握好呼吸的訣竅以及精髓,將他們變成由自己把握的有機配合而不是機械僵硬的肌肉運動,只有這樣,才能使演奏出來的圓號曲目音色純凈飽滿,使演奏內(nèi)涵得到極大的豐富。
良好的演奏狀態(tài)是演奏者在演奏時一種積極的、興奮的狀態(tài)。類似歌唱,歌唱給予傾聽者的是一種直擊心靈的、直接的表達方式,而演奏者自身在演奏時的情緒狀態(tài)會直接影響他的演出效果。當演奏者的情緒狀態(tài)較好時,能夠?qū)ι眢w的各個器官進行調(diào)動,從而使得整個樂曲成為一首發(fā)自內(nèi)心的、有生命力的演奏。
有生命地呼吸、流動地呼吸讓圓號的演奏富有生命力。當演奏者把音符轉換成聽覺音響的時候,通過自身對演奏的情感投入,使得圓號在演奏中被賦予了生命的活力。但是生命力的賦予,不僅僅只是需要演奏技巧到位,更是要求演奏者給予作品一個內(nèi)涵。
在演奏過程中,演奏者要把握好呼吸與樂句之間的聯(lián)系,在正確合適的地方進行換氣呼吸,才能使整個樂曲停頓有序,也能將音樂作品流暢連貫地傳入聽者的耳朵。在正常情況下,一般停頓標志有休止符、延長音、旋律節(jié)奏重復處、和聲功能變化前、力度變化前以及高低音的變化等等。良好呼吸意識的建立,首先要把握正確的方法,然后加以勤奮練習,直到能在演出中熟練的將呼吸意識融入進去,演奏者才能為聽眾演奏出更好的音樂?!?/p>
[參考文獻]
[2]曾美寧.圓號演奏的基本技術[J].黃河之聲,2011,14.
[3]劉子才.談圓號演奏者的“口封”練習[J].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