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二年級已經(jīng)步入“認漢字、識詞語、理解段落”關鍵性階段。但是小學生的生活體驗不足,特別是對課文整體的把握往往孤立、破碎,缺乏整體認知感。如何讓學生從簡單認識漢字、辨別句子,到通篇理解一篇課本的完整性是擺在廣大小學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難題。本人結合多年的教學工作提出一些課堂教學思路與方法,希望對廣大教育同行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方法
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對后期的語文學習與理解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特別是新漢字的學習、新成語的掌握、新句子的模仿,對孩子們培養(yǎng)良好學習習慣和語文素養(yǎng)影響較大。課堂老師結合課堂范文的講解,讓孩子們對成語充滿好奇和熱愛,是打開語文學習的一扇重要窗戶,作為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重視起來。本文擬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現(xiàn)狀與不足方面,討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
一、 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教學現(xiàn)狀與不足
(一) 缺乏課堂教學方法的引導
在小學語文低段語文課堂教學中,很多小學語文教師認為語文教學就是認字、寫字、背誦課文,上課時按照教學大綱,先讓學生學習生字詞,然后把新學的字詞帶入到新課文中通讀。由于孩子們剛接觸到新內容,理解很難到位,一篇課文孩子們支離破碎地勉強讀完,具體講的什么全然沒有理解,更談不上對句式、句子的理解,語言的美感全然不知。學習一些古詩詞也是要求學生去多遍背誦,具體到句子內涵和外延,很少去講解,學生雖然勉強死記硬背下來,時間長了也會忘記。教師的課堂引導作用沒有發(fā)揮出來,有的小學語文教師甚至不去運用小學閱讀的教學方法與策略,仍然停留在教導學生詞義與字面內涵的較淺教學層次上。沒有及時“更新”教學方法,無法跟上時代對于語文深層教學的要求。
(二) 缺乏對語文學習興趣培養(yǎng)
在小學階段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無論做好一件什么事情,都必須把滿腔的熱情投入到自己感興趣的事情當中。這必須是主動,如果僅僅依靠別人的“生拉硬拽”去做是不可能完成好的。語文的學習也是一樣。在如今的新課文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一直處于硬性接受新知識的狀態(tài),缺乏積極主動的精神,同時對于所學習的知識不能進行真正地理解和變通,更缺乏相應的歸納和總結。時間久了,孩子學習語文成了機械化學習,沒有學習語文的靈性和興趣的塑造。
(三) 小學高段語文教學缺乏高效性
小學語文知識的學習與積累,多在良好的教學情景活動中獲取,小學生技能的掌握,也是在后天習得。所以語文教學應該貼近生活化,倡導學習內容與實踐活動相結合,要直觀、形象、具體、真實。生活化教學要反映學習場景,寓教于樂,使小學生在教師提供的場景中更好地學習,防止注意力分散。要做好生活化教學,教師要提前做好相關準備工作,特別是對語文教材知識重組,然后結合適當?shù)恼n堂教學主題,采取提問形式,講漢字結構,或成語故事、寓言故事,引領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在寬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學習知識、掌握知識。
二、 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法和策略
(一) 改善教師語文課堂教學方法
基于當前小學高段語文教師對于語文教學的認知的不足,筆者認為應該從改善教師的教育方法、優(yōu)化教學方案入手。由于小學語文教師的“粗放式”教學,很多學生的語文理解水平處于一個十分低的層次。當前教師采取的方式方法,可謂是事倍功半。改善教育方法就需要語文教師思考怎么才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語文學習要點,語文教師應該認真改善教育方法、優(yōu)化閱讀教學方案。比如,語文教師在學習“一諾千金”這個詞語時,結合歷史故事引出教學課題,然后語文教師在黑板寫出幾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如果學生們回答不出,語文教師可以在講解文章時加以引導,培養(yǎng)他們的思考和探索的能力。當找出這些問題答案時候,語文教師可以讓學生加以思考,體會其中的奧秘。課堂中語文教師也要多與學生互動,讓他們參與學習這門課,而不是老師們單一地講解,這種方法對于閱讀的提高收效甚微。只有學生參與其中,才能更好地思考和提高。
(二) 培養(yǎng)學生精讀課本的習慣
小學語文課本是教育部門精挑細選出來的,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實用性,每個學生都要學好課本上的知識,所以教師要帶領孩子們做好對課本的研讀、精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孩子們的生活閱歷少,沒有生活經(jīng)驗,唯有多讀書。在語文教師進行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語文教師應該注重于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他們多讀書、多思考。比如,語文教師在教學《小馬過河》,故事生動有趣,學生們都會很感興趣,這時語文教師就可以推薦學生們去看《十萬個為什么》,同時培養(yǎng)學生們的課外閱讀興趣和獨立的讀書能力。
三、 結束語
小學低年級的語文教學由于培養(yǎng)對象的特殊性,對很多教師來說有很大的教學挑戰(zhàn)。對于廣大教師而言,只有不斷地去探索教學方法,思考如何推動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培養(yǎng)學生們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持續(xù)提升深度的語文課堂教學,是擺在我們每一個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彭聃齡.普通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2]李慶明著.李吉林與情境教育[M].中國青年出版社,2014.
[3]崔金賦.語文教學的功能及運用原則[J].2016(03).
[4]凌光明.小學低年級學業(yè)不良兒童的有意注意穩(wěn)定性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6(05).
作者簡介:
趙素芳,山東省菏澤市,山東省菏澤市曹縣莊寨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