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莉莉
摘要:作文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語文作文教學質量受到了很大的重視,這主要是由于語文作文教學對于初中生的思維發(fā)展和表達能力提升等方面都具有顯著作用。因此初中語文教師作文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應該積極促進初中語作文教學質量的提升,主動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以實現(xiàn)高效的初中語文作文教學課堂。基于此,筆者試結合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在文章中針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幾點具實效性的解決策略,旨在促進初中語文作文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新課標;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教法;改進對策
引言: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的同時,注重學生寫作情感的培養(yǎng)。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面對目前語文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對于初中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依照新課標的要求,不斷完善教學方法,為學生的學習構建一個良好的平臺[1],促進學生語文作文能力的提高,提升語文作文教學質量。
一、注重鍛煉學生的寫作思維能力
傳統(tǒng)的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學生“下筆難”是一種普遍的問題,也即是說,針對一個寫作話題,很多學生會出現(xiàn)無從下筆的狀態(tài),或者寫出作文內容千篇一律,存在模板化問題,表現(xiàn)出思維的僵化的寫作特征?;谶@一問題,初中語文作文教師應該針對學生的思維僵化問題進行學生的思的鍛煉,以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師通過舉實踐活動的形式幫助學生實現(xiàn)思維擴展。例如在針對某一個主體進行些寫作后,教師可以開展小組或者匿名交換文章的形式,有其他人幫助點評作文內容,并寫下評語。然后讓學生基于他人的評價和建議,以演講的形式提出新的寫作思路或者觀點,在他人的評價、建議以及創(chuàng)新觀點的啟發(fā)下,學生的思維會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擴展。
二、結合生活實際進行作文教學
在語文寫作的過程中,離不開我們的實際生活,社會生活具有豐富的素材內容,所有的語文寫作內容都是來源于我們的實際生活,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對于學生進行生活化教學,讓學生在對大自然與社會的觀察中尋找寫作素材,并將自己的真情實感融入寫作中,這樣所創(chuàng)作出來的文章才有水準[2]。例如,在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老師可以帶領學生走入大自然,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并讓學生對于自然環(huán)境進行觀察,然后讓學生對美麗的春天進行描述,并將自己的感情融入寫作中,描繪出自己心中生機盎然的春天美景。這樣就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語文寫作水平。
三、借助多媒體備課,激發(fā)學生的作文寫作欲望
想要實現(xiàn)對學生的寫作欲望的成功激發(fā),教師應該重視對教學設計環(huán)節(jié),注重對有效的教學設備的合理應用,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對有關于寫作主題的相關素材進行展示,實現(xiàn)對學生的啟發(fā)作用,解決學生下筆難的問題,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使學生主動的寫作行為[3]。例如,在課堂開始之前,在《快樂的一天》作文寫作開始之前,在課堂開始之前,教師可以借助一些現(xiàn)實案例來提高學生對“快樂”的認識,借助多媒體播放一個關于學生的“快樂一天”視頻,通過視頻讓學生對該作文題目有更加全面的認識,提高寫作興趣,提高作文教學質量。
四、促進寫作教學的生活化發(fā)展
寫作素材和靈感都是源于現(xiàn)實生活的,因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樹立生活化的寫作意識。學生在平常的生活中題材是非常豐富的,教師在教學中最重要的便是教會學生觀察和思考的習慣,這樣的習慣能夠極大程度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教師在課余時間可以組織學生走出教室,到“自然”當中去尋找題材,在社會當中感受人的情感。在讓學生觀察景色的過程中,不是僅僅觀察事物的外表,更重要的是抓住事物的內在和精神。例如,在作文《春天的小草》中,學生觀察到的景色是一片片綠油油的植物,但是透過植物的外觀,想象它們的根此時正在地下盡情的生長,為秋天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做鋪墊。與此同時,寫人物也是這樣,外觀的平凡甚至是丑陋更能夠反襯人的真善美心靈。例如,通過殘疾人的善舉,能夠讓學生更直接的感受到外表的平凡與精神的崇高之間的強烈對比。通過這樣的教學,能夠讓學生在生活中抓住物、人、景的特點,隨時記憶并記錄,之后再寫作時就會順暢許多。
五、促進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的融合
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兩部分重要內容,并且二者相互聯(lián)系、相互促進,尤其是針對寫作教學來說,閱讀教學具有奠基作用,能夠實現(xiàn)對寫作素材的積累以及寫作方法的學習。語文授課內容復雜,教師不僅要教學生識詞知句、判別基本的句子結構,還要教學生鑒賞文章、體驗文章情感,還要進行作文教學,語文教學課時往往捉襟見肘,因此,促進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的融合,也是提高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效率的重要措施[4]。在閱讀教學中融人作文教學,不僅能夠為學生的寫作提供結構模板和語言模板,更容易順著閱讀文章的思路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通過補白和續(xù)寫,提高作文寫作的邏輯能力,全方位提高學生寫作的語言、邏輯、想象、結構能力。例如,在學習《春江花月夜》這篇文章時,可以讓學生模仿文章的語言結構來寫描寫景色的文章,提高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效率。
結束語:
綜上所述,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最終目的就是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動積極性和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創(chuàng)新能力。對此,就要求教師有目的性的優(yōu)化初中語文作文教學的教學方法,在實際的教學當中,充分考慮學生的寫作能力以及學生的想象力,對學生的思維敏捷性,思維多樣化進行有效的拓展。在實際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寫作經(jīng)驗以及人生感悟,設計更加趣味性、教學目的更加鮮明的教學方式,從而有計劃性的強化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永紅.新課標下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研究[J].新課程:中,2015,12(02):33-34.
[2]鄭航.新課標下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教法探討[J].科海故事博覽·科教創(chuàng)新,2014,31(01):411-412.
[3]李瑩.新課標下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教法探討[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6,10(02):45-46.
[4]黃永.新課標下初中語文作文教學教法探討[J].新課程學習:中,2015,12(03):58-5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