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琨
摘要:想象是人類所特有的一種本能,從小教育、培養(yǎng)、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將會使他們終生受益。想象力的培養(yǎng)、開拓和應用是美術教育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內容之一。在美術教學中,通過靈活運用各種途徑進行探究性、綜合性的美術活動,有意識地挖掘和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能夠取得靈活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美術;想象力;教學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想象
想象不是胡思亂想,也不是憑空的幻想,而是有理有據(jù)、有一定科學性的思維的合理發(fā)散。想象力的發(fā)揮是需要一定的空間和環(huán)境的,而創(chuàng)設恰當?shù)那榫尘褪菭I造這種空間環(huán)境的最佳方式。在教學中,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如生活情境、游戲情境、活動情境、實踐情境等,讓學生融入情境,然后大膽表達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對生活細節(jié)的所見、所聞、所感。
在《漂亮的童話城堡》一課中,教師就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童話故事深受學生喜愛,每名小學生心中都有一個美麗的童話夢。教師可以抓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創(chuàng)設一個夢幻般的童話情境。教師播放課前準備好的多媒體課件,同時配上一段動畫片中的歌曲,如《花仙子之歌》《藍精靈》等,營造出一種童話世界的氛圍。然后教師告訴學生:“同學們,我們現(xiàn)在來到了童話世界。今天我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參觀童話城堡”學生興趣盎然,教師便接著引導:“請同學們想象一下,你們心目中的童話城堡是什么樣子的呢?它的外形、構造、色彩與我們現(xiàn)在居住的高樓大廈有何不同呢?請同學們畫出你們心目中最美麗的城堡?!边@時,學生便會結合自己聽過的故事、看過的動畫片或游樂場游玩的經歷展開聯(lián)想,并畫出各自的城堡。在這樣輕松的情境下,學生的想象空間會變得更加開闊,思維也會變得更加活躍,更具有邏輯性和科學性。
二、問題引導,培養(yǎng)想象
合理設計問題,促進學生聯(lián)想,同時發(fā)展邏輯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根據(jù)教材設計新穎、有趣的問題,能夠調動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例如在《筆的世界》一課中,要求學生為需要的人設計一款實用美觀的筆。教師為了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首先要調動學生參與想象的興趣,巧妙的設計多個問題,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讓學生循序漸進的激發(fā)出想象的潛能?!跋胍幌?,你在平時使用筆的時候 遇到過什么問題?”學生:“筆芯會漏水;筆水不夠,書寫時間不夠長;筆寫完字不容易干,會蹭到手上;筆頭很怕摔,摔后容易寫不出字。 ……”教師:“你認為怎樣的設計可以讓你的筆減少這樣的問題出現(xiàn)呢?”通過這樣的問題,讓學生能夠很好地投入到想象中,并且能夠形象生動地描述筆的各部分結構的巧妙設計,在豐富的想象力下,學生就能更好的繪畫出事物的不同形態(tài)。再如展示草叢中豐富多彩的鳥兒、昆蟲等繪畫課上,通過欣賞表現(xiàn)春天的歡快的樂曲,通過播放放幻燈展示春天的各種花草、樹木、動物,學生逐個認識,并能說出每種花草樹木及動物的名字、顏色、形狀等。當然,草叢中有許多種花草樹木及動物是幻燈片里沒有的,你知道是什么嗎?它們的形狀怎樣的?通過恰當?shù)膯l(fā)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力,各自獨立的說說畫畫,拓展學生的思維與想象力。
三、注重觀察,引導想象
在美術教學中,首先就是培養(yǎng)小學生的觀察能力,沒有觀察力就不會有豐富的想象力,小學生只有學會觀察,善于觀察,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質,掌握事物的本源,激發(fā)學生對事物探究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小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不只是依靠課堂教學,而是要在生活中讓各種顏色不同、形狀各異的事物來觸發(fā)和提高小學生的觀察力,因此教師可經常帶領學生觀察事物,分析事物,如:《畫自己》一課中,在學生中找小模特,教師和學生一起找小模特的特征,并用所熟悉的形狀概括各個部位。另外,經常帶領學生在自己的身邊玩兒找形狀的游戲,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力。還有春天的樹會變綠、發(fā)芽、長出樹葉,而秋天的樹葉會變黃、枯萎;早晨的太陽會冉冉升起,紅彤彤的,而旁晚的日落,則是黃黃的;學生通過對事物的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其特點,從而使幼小的心靈得到共鳴,使雜亂無章的發(fā)散性思維得到梳理,最終培養(yǎng)出自己的想象力。
四、作品欣賞,啟發(fā)想象
在欣賞名家名作中,可以啟發(fā)學生豐富的想象,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的激情。教師在美術課上,讓學生欣賞一些與課堂內容有關的名人作品,在學生認真觀察的時候,還要給學生講解這些作品的繪畫技巧、特色,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畫家的經歷等等。通過這些講解,學生對作品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
例如作品《冬日戲嬰圖》,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欣賞這幅佳作并充分展開想象。畫面是一對小姐弟在庭院中逗一只小貓玩耍的情景。教師先不對此畫作任何評講,而是讓學生欣賞、觀察,盡情想象畫中可能出現(xiàn)的情節(jié)。這時學生便會展開聯(lián)想,有的學生說:這對小姐弟一人拿著彩旗,一人拿著孔雀羽毛正在院子里面玩,突然跑來一只野貓,姐弟倆樂壞了,野貓也被嚇呆了。還有學生說:這只小貓是庭院主人養(yǎng)的,每天小姐弟都爭搶著和它玩耍,今天姐弟倆又在拿著玩具比賽,看小貓會選擇和誰一起玩。通過大膽想象,學生的好奇心得以激發(fā),他們對美術課堂也更加感興趣。
五、注重評價,升華想象
學生學習繪畫的根本的目的是讓學生學會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欣賞美與評價美。在課堂上,時常有學生和教師對某一問題進行爭論,這些學生特別有自己的想法,具有很強的創(chuàng)造力。課堂最后的作業(yè)展示,要讓學生先自評,說說自己的想法,再讓學生互評,說說喜歡哪一幅作品,為什么,再說說不足的地方以及如何改進。最后教師給出客觀的評價,可以從構思、表現(xiàn)方式、技能等方面進行評價,既要肯定學生的進步,也要讓學生明白不足之處及如何改進。利用評價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
結語:
想象力的培養(yǎng)對于培養(yǎng)的學生審美能力、感知能力、表現(xiàn)能力等都有不可言說的益處。美術教師應該從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中跳出來,勇于打破常規(guī),帶領學生攀上想象的高峰。
參考文獻:
[1]牛延青.小學美術想象畫課堂激趣探索[J].快樂閱讀,2012(18):8-8.
[2]劉曉麗.淺談小學美術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J].新課程:上,201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