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物理作為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也是公安院校的必修基礎課程之一??梢哉f物理課程的滲透,對于豐富公安專業(yè)人才偵查能力、破案能力有著重要的教育作用。本文結合新時期公安院校教學改革為背景,分析了當前公安院校大學物理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幾點新時期促進公安院校大學物理課程教學改革的建議。
【關鍵詞】物理課程 教學改革 公安院校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8-0131-02
引言
物理是一門有關自然科學與工程技術相結合的綜合性學科,具體到教學內容上,主要包括力學、聲學、熱學、光學、電磁學以及原子物理學等[1]??梢哉f物理課程的教學,對于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剖析能力有著重要的教育價值。公安院校作為培養(yǎng)國家專業(yè)應用型警力人才的重要場所,物理課程是其必修課程之一,因此在新時期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改革大學物理課程教學模式、方法及手段,提高教學效率,成為公安院校教學改革的重點[2]。然而從當前公安院校的大學物理課程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以及教學手段在教學改革中,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也成為公安院校大學物理課程改革中亟待解決的幾點問題,對此,結合公安院校大學物理課程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為論文的出發(fā)點,進行對策分析。
一、公安院校大學物理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物理課程教學重理論輕實踐
首先,課程設置比例不均衡。從當前公安院校物理課程內容設置上來看,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課時比例不協(xié)調,大多數(shù)公安院校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3]。也就是說,在物理課程教學中理論課程比例較高,雖然學生的專業(yè)知識理論能夠充分掌握,但是對于物理操作實踐相對匱乏,具體到實踐課時的設置上,不僅課時數(shù)較少,而且通常是獨立開設,忽視了在理論課程講授中的交叉學習,這也就不利于公安院校培養(yǎng)具有實踐能力的專業(yè)素質人才。
其次,教學實驗、實踐環(huán)節(jié)不夠深入。雖然各大公安院校開設了相應的物理實驗、實踐課程,但是從課程內容上來看,僅僅是停留在課本教材中涉及到的一些物理實驗,忽視了物理與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性,單純的實驗、實踐教學,脫離了對公安院校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培養(yǎng)的目標,這就導致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受到限制,不利于公安專業(yè)人才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4]。
(二)教學方法過于單一
高校各學科的教學改革,其重點就是教學方法的改革,然而從當前公安院校物理課程的教學方法改革中,其問題主要有:
一方面,傳統(tǒng)講授式教學方法為主導。由于理論課程的教學比例較大,在實際的公安院校的教學中,傳統(tǒng)的講授式教學方法始終占領主導位置,枯燥乏味的物理課程教學,不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物理學科的操作性較強,單純的理論講解,不利于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5]。
另外一方面,多種教學方法運用不夠靈活。從當前物理課程教學中所采用的教學方法來看,新時期教學改革的推進,引入了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例如交互式教學、情境教學等,然而這些教學方法的運用上不夠充分,教學效果不佳。具體來說,盲目的使用PPT課件教學,雖然節(jié)約了板書教學時間,但是單一的教學模式長久以往也就失去了對學生的課堂吸引力。與此同時,啟發(fā)式教學運用不足,無論是情境教學、交互式、游戲教學等方法,忽視了對物理知識的人文引導,學生思維拓展能力不能夠激發(fā),不利于物理知識的吸收。
(三)多元化教學手段運用不充分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豐富了當前物理課程的教學手段,多媒體、虛擬實驗室等教學手段被應用。然而實際情況是: 其一,教學設備不夠完善。由于不同院校的辦學水平不同,一部分公安院校從教學設備的配置上相對匱乏,一些先進的教學器材、設備不能夠滿足當前新時期教學改革的需求。另外一部分公安院校,雖然配備了相應的教學設施,但是由于設施保養(yǎng)、維修管理不當,部分教學教具、器材設施有破損,特別是一些物理實驗的容器、量杯等,損壞現(xiàn)象比較嚴重,不僅不利于設施完善,而且也會影響物理實驗、理論課程的教學使用。
其二,設備使用率不高。雖然很多公安院校已經(jīng)具備教學設施,但是從教學手段的使用上來看,實驗、實踐教學手段并沒有進行創(chuàng)新。仍然是教師進行講授和示范,學生操作能力不能夠得到培養(yǎng),現(xiàn)代化教學設施資源浪費問題比較突出,這就導致教學效率不高,而且也會影響學生與現(xiàn)代社會的進步步伐。
其三,理論課程中教師話語權削弱。雖然理論課程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教學設施,但是使用過程中,部分教師過度依賴多媒體教學手段,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互動越來越少,取而代之的是學生與機械設備的交流,這就導致部分輔助教學手段,替代了教師在大學物理教學中的主導地位,嚴重削弱了理論課程中教師的話語權。
二、新時期公安院校大學物理課程教學改革可行性建議
(一)合理增加物理實踐、實驗教學課程
一要,重新設置教學內容比例。結合公安院校大學物理課程的內容,對課時內容進行重新分配,在確保教學大綱的基礎之上,理清教學重點、難點,同時結合不同專業(yè)進行教學大綱設計,促使物理課程教學有重點、有針對、有效果。另外對于物理實驗、實踐課程的設置,也應該從不同專業(yè)入手,例如刑事技術專業(yè)應該注重對力學、光學的實驗課程,對于交通管理專業(yè),則應該注重電路、電磁學等實驗課程。需要注意的是,還應該考慮到物理學科與其他學科的聯(lián)系,引入學科交叉教學,引入大學化學、傳熱學等交叉學科的內容。
二要,遵循學生個體深化實驗教學課程。增加實驗、實踐教學課程的前提,必須是能夠保證學生更好的理解物理知識,因此,在課程教學中應該注重對學生實驗過程的教學,采用“因材施教”,促使每一位學生能夠真正的掌握理論、實踐知識。另外,還要加強“校企合作”模式的運用,讓公安院校的學生能夠切實的到公安機關進行實踐,還需要教師、公安干警做好對學生的幫帶教學,大大提高實踐教學的有效性。
(二)豐富物理課程教學方法
第一,開設多樣化物理實驗。物理實驗應該合理的穿插在物理理論課程教學中,通過課堂中的物理小實驗作為激發(fā)學生思維拓展的導火索,提高學生物理課程學習的參與度,另外將課堂中的小實驗轉變?yōu)榇髮W生未來公安機關、刑偵崗位的實踐“大實驗”。學生只有在實驗的過程中才能提升自己的學習興趣,加深對知識的全面理解。
第二,引入案例教學法。具體到公安院校的人才培養(yǎng)方面,其專業(yè)畢業(yè)生的就業(yè)方向為國家公安機關,例如偵查、交管等崗位,這些崗位的工作需要運用物理學科知識。因此,在教學中應該引入真實案例,將力學、光學等物理知識運用到案例分析中,提高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提升學生的全面素養(yǎng)。
第三,重視物理理論知識的啟發(fā)教學。改變傳統(tǒng)枯燥乏味的物理理論教學模式,合理的引入啟發(fā)式教學方法。具體來說:承前啟后的教學方法運用,在課程開啟之前進行上一課程內容的復習,引出課程講解內容。適當?shù)囊肱c課程物理知識相關的時事政治、新聞案例,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學習知識,尋找問題的答案,可以說啟發(fā)式教學,不僅能夠改變枯燥的講授方法,還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三)提高物理課程教學手段多樣性
第一,不斷完善現(xiàn)代化物理課程教學設施。對于公安院校來說,應該結合當前教學改革以及物理課程教學的需求,補充和完善現(xiàn)有的教學教材設施。引入多媒體設施、虛擬實驗室、人臉指紋識別系統(tǒng)等。只有在教學設備上給予充足的保障,才能夠更好的推動公安院校物理教學改革的進程。
第二,運用教學手段,完善教學結構。在物理課程教學中增加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通過圖片+文字、影音等直觀的表現(xiàn)形式,讓學生擁有更加深刻的學習認知,將傳統(tǒng)固定的教學模式,轉變?yōu)椤叭穗H+人機”的雙向互動教學模式。促使多樣化的教學手段輔助良好的物理教學效果。
第三,提高學生操作實踐能力。加強虛擬實驗室等大型教學設施的教學運用,引入案例分析法、情境教學法,為學生準備真實的實驗環(huán)境,進行分組實驗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動手、動腦,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這樣才能夠確保多樣化教學手段充分的運用到物理教學中,實現(xiàn)良好的教學改革效果。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能力,知識只有學以致用才能發(fā)揮出最大的效能,才能確保學生真正掌握這門技術和知識,所以這方面一定要引起教師高度重視,教師一定要想盡辦法提高學生的操作實踐能力。
三、結論
大學物理課程作為公安院校的必修課程,其與公安院校各專業(yè)學生的未來工作需求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因此,在新時期高校教學改革的背景下,公安院校的物理課程教學,必修要不斷的優(yōu)化教學內容,豐富教學方法,并采用先進的教學手段,提高物理教學質量,需要注意的是,還應該注重校企合作模式,培養(yǎng)擁有專業(yè)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公安干線人才。
參考文獻:
[1]馬競.公安院校大學物理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J].遼寧警專學報,2014(03):55-56.
[2]陳會云,陳建.公安院校普通物理教學的思考和探索[J].大學教育,2016(01):77-78.
[3]張瑋,黃潔.公安院校物理教學內容改革初探[J].考試周刊,2017(10):88-89.
[4]蔡藝生. 偵查學專業(yè)課程CBR教學改革實證研究——以《偵查策略》課程為分析樣本[J]. 新疆警察學院學報,2017(02):47-48.
[5]張曉楠. 聚焦課堂,創(chuàng)新高等院校大學數(shù)學課程教學模式[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08):24-25.
作者簡介:
夏荃(1971-)男,漢族,湖南邵陽人,中南大學公共管理碩士,主任科員,研究方向:公安管理及大學物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