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萌
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fā)展,對于藝術學理論的研究也給予了很高的重視度,因為藝術學是一個極其活躍的一級學科體系,處在現(xiàn)下快節(jié)奏的社會發(fā)展背景下,其也會面臨很多機遇和挑戰(zhàn)。所以,必須強化自身適應變化的能力,采取對應的解決措施處理好機遇與挑戰(zhàn),這樣才能推進我國藝術領域的不斷發(fā)展。
關鍵詞?藝術學理論;發(fā)展機遇;挑戰(zhàn);研究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14-0178-01
一、探索我國藝術學理論所面臨的具體挑戰(zhàn)
通常,藝術學理論也可被視為一種跨藝術門類的理論,如:藝術哲學、藝術批評、藝術史等。對于這些跨門類藝術理論進行研究,其難度也是可想而知。但是在國際歷史上,對于跨門類藝術理論的研究已經(jīng)有一些典型的研究學者開創(chuàng)了先驅,例如,我國李澤厚的《關的歷程》,以及德國黑格爾的《關學》、美國諾埃爾·卡羅爾的《論批評》等都屬于跨門類藝術史研究方面的著作。一般情況下,對于跨門類藝術理論的研究主要是由關學學科來承擔的。因為關學本身是一個設立在哲學系中的小學科,我國目前專門對本科生開展關學教育的單位尚未成立,但是針對研究生關學教育的單位卻有很多,且大多集中在文學院、藝術學院中。
另外,門類藝術學理論集合了多種藝術學科理論,要想對其進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就要將不同藝術門類的理論研究集中在一起。而這些門類理論中,有很多理論觀點都是獨立的,如:音樂學、戲劇研究學、電影研究學等,且相關管理單位以文理學院和藝術學院為主。但是,無論是文理學院還是藝術學院,所包含的藝術理論都比較寬泛,并非局限在門類藝術學理論上,還包括人文學科、自然科學以及藝術實踐理論等。所以,要想將門類藝術學理論研究有效的整合起來,只有我國藝術研究院才能承擔這份歷史重任。
此外,在處理門類藝術學理論之間的關系以及處理其與一般藝術學理論之間的關系時,可以有多種處理方式。因為這些理論關系之間的配合度各有千秋,有的是在形式上相似,有的是在性質(zhì)上相似。以耶魯大學為例,其所包含的關術史系、音樂系、戲劇研究系本身都屬于獨立的藝術學科,但是整合在一起后就會形成一個完整的藝術學理論體系,但是在研究各門類藝術學理論時,卻是按照獨立研究的形式來進行,這種藝術學理論關系就屬于形式上相近的關系。相對,若是這幾類藝術理論研究可以相互影響、相互滲透,形成一個具有耶魯大學特色的藝術學理論研究學派,則這種藝術學理論關系就屬于性質(zhì)上相近的關系。
二、探索我國藝術學理論所面臨的發(fā)展機遇
從我國藝術學理論發(fā)展現(xiàn)狀來看,其作為一級學科進行建設,仍屬于一個新奇的領域,必須秉持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理念進行研究和創(chuàng)新,才能獲得理想的建設成果。而這種新的理論研究勢必會對我國經(jīng)濟領域以及技術領域的發(fā)展帶來很大的影響。
以關術史為例,當傳統(tǒng)關術不斷向當代視覺文化轉變后,學術界對于傳統(tǒng)關術史的研究就會大大減少,而對于現(xiàn)代視覺文化研究或廣義的當代文化研究就會日益增多。相對,這也會導致兩者領域中的研究人員數(shù)量出現(xiàn)較大的差異。若是在學術轉型階段牢牢把握住機遇,就會大大規(guī)避這種差異性的存在。對于我國藝術學理論界而言,無法有效掌握藝術學理論研究機遇的最典型案例就是電影理論方面的研究。因為電影這門藝術學科在我國起步較晚,相關的理論研究經(jīng)驗較少,由于在轉型期沒有把握好時機,所以至今與歐美發(fā)達國家相比,仍存有一定的差距。
但是在比較藝術史研究以及當代藝術與文化研究方面,我國藝術學理論界的整體水平卻要遠遠高于其他國家。首先,藝術史研究。最初對于藝術史研究,始終遵循歐美國家所確立的西方范式來進行研究。但是在后期隨著人們對歐洲中心主義的不滿和對文化多樣性的推崇,這種西方范式研究理論也逐漸被取締,因為其涵蓋范圍較小,無法對其他文化的視覺藝術進行全面解釋。而我國對于比較藝術史的研究雖然起步較晚,但是發(fā)展速度卻是不容小覷,不僅實現(xiàn)了跨文化藝術史的比較研究,而且還包括同一文化內(nèi)部的跨門類藝術史比較研究,這在國際比較藝術史研究領域中,都屬于先驅者。其次,當代藝術與文化研究。一直以來,人們受法蘭克福學派所影響,在研究當代藝術與文化上,基本以批判性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因此也被稱作為批判理論。這種理論研究模式盡管有所成效,但是從客觀角度來看,其對于新技術革命的發(fā)展卻會產(chǎn)生很大的阻礙。因此,我國研究學者必須牢牢把握住歷史機遇,確立一種新的當代藝術與文化研究范式,這樣才能在該研究領域中獲得話語權。
此外,在理論素養(yǎng)方面,我國高等教育院校也要做到與時俱進,不斷在本科階段開設藝術管理相關專業(yè),以求可以進一步增強學生的藝術學理論素養(yǎng)和管理經(jīng)驗,全面完善藝術學理論研究知識結構。尤其是在產(chǎn)學研結合以及雙師教育體系大力發(fā)展的今天,相關院校必須充分認知產(chǎn)業(yè)跨界融合的重要性,將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作為藝術教育和藝術管理研究的根本,并加強與科研院所、相關企業(yè)的通力合作,這樣才能順應時代潮流,突出藝術學理論研究的應用性和復合性,從而為培養(yǎng)文理互通跨校聯(lián)合、跨國交流等創(chuàng)新型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結束語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與發(fā)展,各種新技術也開始應運而生,在這種背景下,我國藝術學理論領域中還會遇到很多新的問題。相對,這也給學術研究和管理帶來一定的挑戰(zhàn)。因此,只有處理好機遇與挑戰(zhàn),才能改善現(xiàn)狀,推進我國藝術學理論研究邁上嶄新的臺階。
參考文獻:
[1]姜華.藝術學與藝術史研究.2017(10):77-78.
[2]郝蓮娜,藝術史的界定?潛能與范例探討[M].中山大學出版社,2017(02):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