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重要工具,對于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數學教學在基礎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這也意味著,如何處理好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教”與“學”的關系,不僅影響學生的數學思維的構建,也將影響初中數學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的提升。本文將對初中數學教學處理“教”與“學”的關系進行分析,希望為初中數學教學提供良好的思路。
關鍵詞:初中數學;教學方式;學習方式;關系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學中的“教”與“學”的關系逐漸引人深思,“教”與“學”是兩個部分,一個是指教師,另一個是指學生,也就是說,“教”與“學”的關系就是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在傳統(tǒng)的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往往更加注重教師教學的過程,對于學生學習的部分往往被忽略,進而出現(xiàn)了重教輕學的現(xiàn)象,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被忽略,學生不能很好地參與到初中數學教學中,甚至造成學生出現(xiàn)厭學的情況,最終導致初中數學教學效果的下降。因此探討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 教師做好常規(guī)教學工作
要處理好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教”與“學”的關系,首先要重視“教”,也就意味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的備課、講課、課后練習、考試、評講等環(huán)節(jié)的教學觀念與教學方式。教師在備課時,首先要明確教學目的,只有教師明確教學目的后,學生才能真正掌握教學內容,把握教學重點與難點。其次,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與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基礎、學習接受能力等綜合因素,調整教學方式與教學手段。再次,教師進行備課時不僅考慮到課堂教學,還應該注重課后練習的設置。最后,教師在進行備課時,要考慮全方位考慮到教學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突發(fā)事件,在進行備課時,制定好科學合理的應急措施,從而為初中數學教學的開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在開展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思想與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運用新型的教學觀念與多元化的教學方式。教師要突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教學中的“教”與“學”的關系,需要教師與學生之間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要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給予學生之間進行互動的機會,使學生參與到教學中,營造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數學知識,從而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果。
對于課后練習,教師在備課時就進行了具有針對性的設計,讓學生告別題海戰(zhàn)術。對于以往的數學題海戰(zhàn)術,學生不僅沒有興趣參與其中,還對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沒有產生明顯效果,不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針對教學內容精心設計課后練習,使學生通過較少的數學題目掌握數學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遷移能力,培養(yǎng)學生素質全面發(fā)展。進行課后練習,教師要及時講解學生不懂的數學題目與數學知識,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學生掌握的數學知識更加牢固,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數學知識體系。教師在考試前,對學生進行考前輔導時,要注重學生的學習情況,開展因材施教的輔導,使學生全面、牢固的掌握數學知識。教師不僅要重視數學知識點的復習,更要注重學生的心理指導,教師要幫助學生樹立信心,使學生在考試時可以超常發(fā)揮。在考試結束后,教師要針對學生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進行評講,評價要及時并具有針對性,教師在進行評講時,不僅要注重一個數學知識點的講解,更要注重觸類旁通,歸納總結規(guī)律,真正幫助學生掌握數學知識。教師做好常規(guī)的教學工作,就會促使初中數學教學的不斷創(chuàng)新。
二、 學生增強學習動力
想要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與教學效率,單純依靠教師的力量是不夠的,學生才是教學中的主體,只有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才能真正處理好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教”與“學”的關系,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學生要不斷地增強學習動力。首先,要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tài)度,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重視數學知識的講解,更要注重學生養(yǎng)成習慣的教育。在教育過程中,不斷幫助學生構建理想,開展自律教育,從而激發(fā)學生的潛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要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包括近期學習目標以及長遠的學習目標。要培養(yǎng)學生不怕困難的精神,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勇往直前,不退縮。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耐心與毅力,使學生積極探索數學世界。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與協(xié)作意識,使學生不僅在學習數學時善于和教師學生開展合作學習,還使學生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可以與他人進行良好的合作。要培養(yǎng)學生遇到失敗不氣餒的精神,探索數學世界本身就是一個充滿挑戰(zhàn)的過程,這就意味著學生一定會遇到失敗,培養(yǎng)學生不氣餒的精神,使學生在遇到失敗時,越挫越勇,不斷前行。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精神,為學生的學習注入源源不竭的動力。
三、 注重“教”與“學”的方法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方法。教師要迎合時代的進步,不斷適應新形勢下的教學環(huán)境,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開展初中數學的教學,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結合教學內容,更要注重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與心理特點,從而使用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教師還要幫助學生制定科學合理具有針對性的學習方案,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在制定學習方法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注重挖掘學生的潛能。
四、 總結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首先教師要做好常規(guī)教學工作,其次,學生要增強學習動力,最后,要注重“教”與“學”的方式方法,通過這些方式,使教師與學生都可以很好地參與到初中數學教學中,進而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施建兵.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師生關系的構建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7(S1):375.
[2]葛立剛.初中數學教學需要處理好三個關系[J].學周刊,2016(35):204-205.
[3]郭進昌.初中起始階段數學教學應把握好的幾對關系[J].海峽科學,2014(11):89-91.
[4]石蘭英.初中數學教學要處理好教與學的關系[J].教育教學論壇,2011(13):99-100.
作者簡介:
張國蕓,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望謨縣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