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暉
摘要:小學是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素養(yǎng)和鞏固學生基礎的一個關鍵時期,生活化的教學可以讓他們在生活里時刻感受到數(shù)學的存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過程中,老師生活化的教學是使學生養(yǎng)成從數(shù)學角度解決生活問題的一種很有效的方法,也是我們新課標中所提倡的教學方法,希望生活化的數(shù)學教學方法,可以引起老師的重視,并且希望老師在課堂上可以很好的去運用這個方法,讓學生們的數(shù)學素養(yǎng)提升到一個新層次。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生活化;思考建議;方法嘗試
現(xiàn)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有效地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引導學生更好的學習和發(fā)展,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積極的嘗試利用生化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通過科學地利用生活化教學方式進行教學,老師可以拉近學生學習的知識和學生的生活之間的距離,以此為基礎,老師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去理解和掌握知識,幫助學生更好地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認為生活化教學模式的運用可以從這樣一些方面著手。
一、利用生活化的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現(xiàn)代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可以嘗試利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因為任何學科的教學都必須要以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基礎。只有通過科學的方法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的興趣,學生才會主動地進行學習。如果學生對學習沒有任何的興趣的話,他們可能就會對數(shù)學學習有比較抵觸的情緒,會想方設法在課堂的過程中開小差,這樣不僅會使得這名學生自己的學習出現(xiàn)問題,而使得課堂紀律出現(xiàn)問題,使得學生的學習氛圍受到破壞,因此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應該嘗試利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以此為基礎進行教學,真正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而生活化的教學方式之所以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其主要原因在于,老師可以嘗試利用生活化的方式,將學生所學的知識和學生的實際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這樣學生就會覺得比較新奇和有趣,自己生活中的問題可以用學到的知識來解決,這樣學生就會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嘗試和摸索如何真正的發(fā)揮好生活化教學模式的價值,有效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應該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進行探索和總結,通過不斷的探索,進行經(jīng)驗的積累和理論的升華。
二、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
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應該為學生的學習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這主要是因為,在小學階段的學習過程中,老師必須要引導學生將原本具體化的思維改變成為抽象性的思維,因為數(shù)學是比較抽象的,原本學生只習慣于用實物進行思考,而在小學階段,學生必須要用抽象性的思維進行思考,比如說1+1、2+2這些單純的數(shù)字的運算比較抽象,學生一時間無法理解這些抽象的符號的意義,這個時候老師為學生構建一個生活化的情境,就可以比較好地幫助學生掌握知識。比如說在教學加減法這部分內容的時候,老師可以為學生構建這樣一個情境,在家里面,你有兩個蘋果,你的媽媽有三個蘋果,而你的哥哥也有一個蘋果,那么你們一共有幾個蘋果呢?這其實就是一個簡單的加減的問題,但是,在這樣的生活情境中,學生能夠將具體的實際化的生活內容和學習的知識聯(lián)系在一起,他們就能夠更加的理解加的含義。在學生理解了家的含義以后,我還會讓學生思考,這個時候你的爸爸回來了,你給了你爸爸一個蘋果,那么這個時候你還剩幾個蘋果,利用這樣的方式就可以讓學生明白減含義是什么?所以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老師可以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具體的學習情景,幫助學生更好地去理解和掌握知識,這樣的方式可以讓學生在構建自己的知識體系的時候,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其如何運用這一模式進行教學,則需要老師將實際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綜合起來進行考慮。
三、用生活化的方式進行提問
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嘗試利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來進行提問,尤其是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意鼓勵學生,肯定學生付出的努力,幫助學生樹立起學習自信心。因為在小學階段,學生會將老師的評價當作評價的最權威的評價標準,所以教師要注意用生活化的方法進行提問,通過提問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提問激勵教學模式,但是這氣勢也要講究一定的方法,并不是說提問就是盲目的。提問也要講究層次性,即針對不同的學生提問不同難度的問題。比如針對基礎能力比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給他們布置一些比較難的題目,就像空間中兩條面之間的關系這種類型的題目,教師可以讓這個學生到黑板上進行解答,學生在解決這種類型題目的時候,往往會采取空間向量或者做輔助線的方法進行解答。而在處理這部分問題的時候,老師可以先將這部分內容和學生的實際生活的內容結合在一起,以此為基礎激發(fā)學生的思維的發(fā)展,讓學生對于問題有更多的想法。比如說,老師可以問學生,在實際生活中,你覺得有什么事情和我們所學的內容有比較強的聯(lián)系呢?如果你在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你會嘗試用什么方法解決呢?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的能力必然能夠得到比較有效的提升,在解決問題的時候肯定會有更好的效果。除此以外,教師必須要在學生檢查完畢之后,一定要記學生充分的肯定,比如可以說:“你這種方法非常好,非常值得其他學生去學習?!保嘈艑W生在聽到教師這么說會感到非常開心,在以后的學習中也更加有了動力,有了明確的前進方向。
四、結語
現(xiàn)代小學數(shù)學教學的過程中,老師應該在實踐的過程中積極的思考,如何科學的發(fā)揮好生活化教學模式的價值,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幫助學生更好的成長和發(fā)展,取得更好的成績。
參考文獻
[1]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著,趙中建,編譯.教育的使命——面向21世紀的教育宣言和行動綱領[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96.
[2] 丁鋼.日常教育實踐的意義[A].中國教育:研究與評論[C].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4.
[3] 鞠玉翠.走進教師的生活世界——教師個人實踐理論的敘事探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