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端
【摘 要】本文對高中物理電磁感應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探析高中物理教學中電磁感應相關知識的有效融入策略,論述通過教學資源的全面拓展、激發(fā)學生思維能力及鞏固物理知識、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以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等策略,最終實現(xiàn)高中物理教學的優(yōu)化模式。
【關鍵詞】高中物理 電磁感應 融入 教學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11B-0143-02
高中物理是一門兼具綜合性與實際操作性的學科。而電磁感應是高中物理基礎教學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與整個高中物理教學相關聯(lián),是學生值得探究與思考的物理知識,對學生掌握物理知識與實際操作應用有著重要意義。為此,教師可通過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采用創(chuàng)新的物理教學方式,在高中物理電磁感應教學中,以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度及學生了解自然現(xiàn)象的認知度為基礎,突出電磁感應的重點難點,引導學生觀察實驗、操作實驗、領悟?qū)嶒?,讓學生通過思考與主動探究,打破固定思維方式,從而掌握電磁感應相關物理知識,最終實現(xiàn)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及分析物理知識的能力得以提高的教學目標。
一、高中物理電磁感應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其一,新課標要求高中物理教師在實際物理教學中應根據(jù)新課標理念進行教學,各物理教師都經(jīng)過在校培訓,但部分物理教師對新課標的理解及實施策略有不同的觀點及意見,導致在實踐教學中出現(xiàn)新課標理念與實際教學相脫節(jié)的現(xiàn)象。在高中物理知識中不能將電磁感應的相關知識有效融入,甚至不能及時解決物理教學中遇到的各種問題。為此,新課標要求與物理實際教學脫離的現(xiàn)象是各高中物理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其二,高中物理教學內(nèi)容中的電磁感應相關知識占據(jù)一定的課時,但實際教學安排往往按照學生學習能力及學習水平的差異做出不同的課時安排,且因高中作業(yè)、課外活動安排及教師輔導時間有限,導致學生遺忘部分物理知識,并對高中物理學習產(chǎn)生恐懼等不良心理。其三,高中物理教學中電磁感應相關知識只有通過實驗教學,才能讓學生掌握實驗步驟及提高電磁感應相關知識的認知層次。在新課標要求下,對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許多學校的物理實驗室的設備及建設不足,且實驗器材等相關配備較為落后,新課標理念要求高中實驗教學要貼近學生生活,而高中物理實驗室中往往缺乏生活用品類實驗器材,實驗進度被延緩,不能跟進高中物理教學的進度,導致物理教師在為學生準備物理實驗教學時花費太多時間與精力。
二、高中物理電磁感應相關知識的教學策略
(一)教學資源的全面拓展。拓寬高中物理教學中電磁感應相關知識的教學資源,可提高學生運用物理知識探究的渠道,并拓寬學生高中物理的學習空間。例如,教師可先讓學生對電磁感應這一課的相關內(nèi)容進行預習,并囑咐學生依據(jù)課文實驗內(nèi)容中的仿制楞次定律,準備好相關的材料,如鋁管、吸管、磁鐵、長針、易拉罐、泡沫塊等材料,而磁鐵與鋁管可作為對比落體實驗的材料,教師可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操作,學生就會通過親身實驗操作理解并探究電磁感應教學相關內(nèi)容的物理規(guī)律及思路,形成從思考到探究并總結的學習過程。在進行教學前,教師還可鼓勵學生利用豐富的網(wǎng)絡資源及查閱相關書籍的方式,查閱電磁感應相關的物理知識或歷史人物,讓學生課前充分準備好相關知識,為接下來的課堂學習及實驗操作奠定基礎。學生在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物理教學模式中,形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在通過網(wǎng)絡資源及相關書籍的收集、整合、分析、歸納中,學生綜合能力可有效提高。教師在布置學生課后作業(yè)及總結歸納中,可鼓勵并引導學生自制器材進行實驗研究。例如讓學生集體制作一個小型的發(fā)電機模型,學生就會通過查找相關制作發(fā)電機的內(nèi)容與操作方法,運用所學物理知識與操作緊密聯(lián)系,加深對電磁感應相關知識的理解,提高物理知識實際運用能力及拓寬知識探究渠道,最終拓寬學習空間。
(二)激發(fā)學生思維能力及鞏固物理知識。學生是高中物理教學活動及物理知識框架下的主體,學生在整個高中物理教學中,提出的相關問題及學習精神狀態(tài)對高中物理教學有著重要影響,是提高學生思維活躍及鞏固物理知識的關鍵。例如,教師可通過學生的自制器材引入法拉第電磁感應中的電生磁與磁生這一理論的設想,激發(fā)學生對物理實驗理論的探究欲望,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進一步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又如,在探究實驗中,教師可將原線圈放于副線圈中,并讓其保持靜止狀態(tài),然后將鐵芯穿入或拔出;或者將副線圈置于原線圈內(nèi),再將鐵芯穿入或拔出,讓學生通過這次實驗,觀察兩者因距離變化而產(chǎn)生電流的現(xiàn)象;最后通過媒體設備將磁感形象、線條數(shù)量及變化展現(xiàn)給學生,加深對電流感應等相關知識的鞏固。此外,教師還可設計其他相關的探究性實驗,并讓學生進行探討,總結并歸納知識框架。在學生總結歸納后,教師可向?qū)W生進行提問:“在導線、線圈及檢流計有限的情況下,怎樣產(chǎn)生感應電流?”通過這些探究性實驗,學生就會擴充思維能力,加深物理認知,解決并回答相關問題,進一步鞏固電磁感應的相關知識。
(三)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實驗操作環(huán)節(jié)是高中物理教學中突出電磁感應相關知識的有效方式之一,創(chuàng)新性的實驗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學生掌握基礎知識的能力,還能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為此,教師要在電磁感應實驗操作中,不斷開發(fā)并創(chuàng)新實踐內(nèi)容與步驟。例如,在學習電磁感應現(xiàn)象時,教師可通過課堂導入奧斯特與法拉第不同的立場觀點引入教學,并演示實驗,同時教師也可鼓勵學生進行實驗,并觀察導體在磁場切割磁力線的運動現(xiàn)象,學生通過觀察實驗就會得出結論:“在閉合回路中的導體做切割磁感線時,就會產(chǎn)生電流”,并引導學生對這一現(xiàn)象進行分析:導體在切割磁力線時,電路中產(chǎn)生電流;若導體在閉合回路中不做切割運動,則不存在電流。教師通過培養(yǎng)學生觀察實驗的方式,引導學生將相關電磁感應知識運用到實驗中,最終提高學生的問題分析能力及解決能力。
總之,在高中物理教學中融入電磁感應相關內(nèi)容的教學,可進一步推動整個高中物理教學的進度。高中物理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不僅要圍繞學生的思維方式進行教學,還要結合新課標實施創(chuàng)新性教學模式的要求,通過多種手段,將電磁感應相關知識有效融入課堂,使學生在實驗操作中拓展學習思維及提高操作能力。在鞏固電磁感應相關物理知識的同時,做到正確分析、驗證、理解、總結、歸納物理知識,最終實現(xiàn)新課標要求下的高中物理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郭麗艷.高中物理教學中電磁感應相關知識的融入教學方式[J].亞太教育,2016(21)
[2]宋玉山.高中物理教學融入生活中的物理現(xiàn)象的重要性與教學方法[J].新課程·下旬,2016(12)
[3]方 強.高中物理教學中生活物理現(xiàn)象結合的教學方法應用研究[J].教育現(xiàn)代化-知網(wǎng),2017(15)
[4]安 燃.基于新課改理念的高中物理教學方法思考[J].南北橋,2017(12)
(責編 羅汝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