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建萍
[摘 要]在初中數學復習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梳理回顧知識點,并根據教學重難點及考點選擇典型例題進行講解,從而鞏固學生所學知識,提高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提高數學復習課的效率.
[關鍵詞]初中數學;復習課;平行線;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6746058(2017)35000502
在開展數學復習課教學時,教師要對學生有一個全面深入的了解,準確把握學情,這樣才能給學生提供科學合理的復習方法指導.與此同時,教師還應準確把握教材,采用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策略和作業(yè)內容,以獲得有效的教學效果.
一、梳理回顧平行線知識點
在進行“平行線”的復習教學時,教師首先要組織學生梳理回顧平行線的相關知識點(如圖1所示),從而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
通過知識梳理,可以有效激活沉睡在學生腦海中的知識,進一步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讓知識在學生的腦海中越來越清晰、具體,形成脈絡清晰的知識結構圖,從而大大提高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效果.基本知識掌握得牢固對接下來的例題訓練非常有幫助,不管題型如何變化,但萬變不離其宗,所有題目考查的都是課本知識點,掌握了課本知識點就等于拿到了解題大門的鑰匙,今后學生無論遇到什么題目都能做到心中有數,從而有效提高解題效率.
二、重點復習平行線相關概念、性質及應用
1.復習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的概念
筆者首先給學生展示這樣一道題目:如圖2所示,如果線段BF、ED被AB所截,那么角1的同位角是什么?如果邊BC、ED被AF所截,那么角3的內錯角是什么?角3和角1是邊AB和AF被ED所截形成的什么角?
讓學生自己思考解題,然后上黑板寫出解題過程,筆者組織其他學生一起點評,讓學生自己找出題目中的同位角、內錯角和同旁內角.
這道題的作用,首先是引導學生復習同位角、內錯角和同旁內角這三種位置角的定義;其次是引導學生復習與這三種角相關的邊與邊的構成.筆者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從復雜圖形中拆解出圖形獨立結構的能力.在關于角的種類劃分過程中,層層遞進,畫出圖形,再借助分解圖形的方法將較為復雜的圖形拆解成學生較熟悉的“三線八角”.因為學習本質上就是對新事物的認知過程,學習個體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根據自己已知的認知結構去加工整理新的知識,以轉化成自己容易記憶的形式儲存在記憶中.簡單來說,就是指學生在學習時,讓原有知識和新知識相互融合、相互作用,最終使新知識完全融入學生的知識體系中,使學生獲得新知識.
2.復習平行線的性質與判定
【例1】 如圖3所示,如果AB平行于EF,CD與EF垂直,∠BAC=50°,請問∠ACD等于多少度?
筆者在出示題目后將學生分成小組,讓學生以小組合作討論,最后各小組展示本組的解題方法.學生總共給出了三種解題方法:(1)作DC的延長線與AB相交于M點,再以DM為截取邊,根據內錯角定義與三角形內角和定義,計算出∠ACD的度數.(2)作AC的延長線與線段EF相交于I點,同理可以計算出∠ACD的度數.(3)經過C點作MN與AB平行,根據平行線的傳遞性及“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這一性質,可求出∠ACD的度數.作為教師,應該從學生思維的最近發(fā)展區(qū)開展引導,層層遞進,引導學生自主討論,分析總結,從而形成屬于自己的數學思維模式,讓學生明白在解決平行線相關問題時,通常都是借助“一條平行線”“一條截取邊”“位置角”等第三方.
3.復習平行線的應用——折疊問題
【例2】 已知一條紙帶的兩邊AB與DC平行,如圖4所示折疊紙帶,假設∠AEF=122°,請問角2是多少度?
筆者讓學生自己動手折紙來分析題目,學生給出了方法:折疊紙帶后可知∠1=∠4=58°,由邊AB與DC平行可知∠3=∠4=58°,那么根據三角形內角和等于180°,可知∠2=∠5=64°.至此,學生便成輕松求出∠AEF的度數.
初中生還沒有完全脫離小學階段的具體形象思維模式,在學習時偏向于直觀具體的表現形式,但這種思維模式隨著初中學習的深入逐漸地淡化,取而代之的是經驗型抽象思維模式,但此時學生的整體抽象思維能力還不夠強.因此,學生在解答抽象數學題目時,理解題目較慢,看圖能力不強,尤其是對復雜圖形的整體認知能力不強.教師在復習課教學中,應該同時考慮到具體形象思維與經驗型抽象思維,安排直觀形象的動手操作活動給學生提供直觀的認知,同時要慢慢減少學生對直觀事物的依賴,逐漸培養(yǎng)學生對抽象數學模型的認知、運用能力,提高學生的數學抽象思維能力.回到這個折疊問題的處理上,筆者引導學生通過折紙還原圖形,這樣的做法對學生來說是最容易理解的.但不管采用什么方法解題,歸根結底都是要借助“截取邊”這個第三方來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
三、小組討論代替?zhèn)鹘y(tǒng)的教師講解
教育目標可劃分成“記憶、理解、應用、創(chuàng)新”四個層次,前兩個屬于較低層次的教育目標,后兩個屬于高層次的教育目標.低層次教育目標只要求學生能夠記憶知識,簡單模仿,而高層次教育目標則要求學生在深度理解知識的基礎上進行運用、創(chuàng)新.教師如果只知道讓學生大量地做習題來幫助學生復習,那么這樣的復習教學方式只會讓學生在大量的解題訓練后簡單模仿習題的解題思路,而無法獲得更高層次的知識運用與創(chuàng)新能力.因此,筆者在學生獨立解答習題之后,將學生分成小組,讓學生小組自由討論,在適當的時機再給予必要的指導.這樣做,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活躍課堂氣氛,還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
在文中,筆者以“平行線”的復習為例闡述了高效開展初中數學復習課教學的方法措施.總結起來就是通過引導學生梳理課本基礎知識點,完善學生的數學知識結構,然后再精選例題,通過例題講解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提高學生運用抽象思維來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實現數學知識的不斷鞏固及數學能力的不斷增強.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