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慶慶 劉宗耀 喬雅慧
摘 要: 通過對上海市高校青年女教師的調研發(fā)現(xiàn),高校青年女教師對當前工作基本滿意,職業(yè)體驗幸福度一般,但對工作收入不太滿意,認為工作量大,節(jié)奏快,壓力大。青年女教師工作中人際關系壓力一般,在職位晉升、職稱評定、教學與科研方面壓力比較大。青年女教師在戀愛與婚姻方面壓力一般,在生育或養(yǎng)育子女、住房方面的壓力比較大。影響青年女教師職業(yè)幸福感因素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工作收入及福利、生活負擔(如婚戀、家庭、住房等)、職稱評定。高校工會可通過以下路徑提升青年女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感:建立溝通機制、配套硬件設施、完善住房保障、開展聯(lián)誼活動、搭建助力平臺。
關鍵詞: 高校工會 青年女教師 職業(yè)幸福感 路徑研究
隨著高等教育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青年女教師占比越來越大,她們多數(shù)具有較高的知識水平和文化素質,一方面需要承擔繁重的教學科研任務,另一方面需要承擔比男教師更多的生活、工作、家庭壓力,由此引發(fā)青年女教師幸福感普遍偏低的情況。高校工會作為教工之家,應該及時關注到青年女教師這一特殊群體?,F(xiàn)有文獻對提高青年女教師幸福感路徑的研究相對較少,主要集中在對青年女教師的職業(yè)發(fā)展影響因素研究、對工作的滿意度調查等,并沒有具體給出一個多維的解決路徑,因此,本文力圖為豐富相關文獻做出貢獻。
1.研究過程
1.1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共計發(fā)放問卷160份,其中有效問卷134份。問卷調查的對象是上海市高校的青年女教師,年齡均在36歲以下。調查對象的具體情況為:①年齡方面:20歲-30歲的為84%,31歲-35歲的為16%;②婚姻方面:未婚的為69%,已婚的為31%;③學歷方面:本科為6%,碩士為88%,博士為6%;④從事崗位方面:教學崗位的為27%,管理崗位或者行政崗位的為73%;⑤入職年限方面:入職不滿一年的為20%,入職一到五年的為68%,入職五年以上的為12%。
1.2調查方式。
調查的方式包括問卷和訪談。問卷包含年齡、學歷、崗位、婚姻狀況、入職年限、工作滿意度、工作收入滿意度、職業(yè)體驗幸福度、工作與生活壓力度、影響職業(yè)幸福感因素等。訪談采用對話形式,了解青年女教師工作和生活中的具體困惑,并在訪談中分類記錄。
2.調查結果分析與討論
2.1青年女教師對當前工作基本滿意,職業(yè)體驗幸福程度為一般幸福。
在調查中,有70%的青年女教師對當前工作基本滿意,有10%覺得非常滿意,其余20%覺得不太滿意,可見大多數(shù)青年女教師對當前的工作基本滿意。關于職業(yè)體驗幸福感,有82%的青年女教師覺得幸福程度一般,覺得非常幸福和不幸福的青年女教師均占比9%??梢?,大多數(shù)的青年女教師的職業(yè)體驗幸福程度為一般。
2.2青年女教師對當前工作收入不太滿意,普遍反映工作節(jié)奏快,壓力大。
在調查中,有64%的青年女教師對當前工作收入不太滿意,認為基本滿意的占比30%,認為非常滿意的僅占比6%。在工作節(jié)奏與壓力方面,66%的青年女教師覺得工作節(jié)奏快,壓力大,認為工作節(jié)奏慢、壓力小的僅有2人,占比1.5%。在工作量方面,70%的青年女教師覺得工作量大,30%的青年女教師覺得工作量一般,沒有老師覺得工作量小。從工作性質看,高校教師從事的是培養(yǎng)人才的工作,是復雜的腦力勞動,承擔教學任務、管理任務和科研任務,創(chuàng)造性很強,這就造成腦力上的高消耗。青年女教師由于年齡特點、教學經驗、個人素質、職業(yè)適應等方面的問題,比其他年齡段教師承受更多的外在期望的壓力及更多內在的角色沖突,加上期望與現(xiàn)實的差距,身心備受困擾[1]。
2.3青年女教師工作中人際關系壓力一般,在職位晉升、職稱評定、教學與科研方面壓力比較大。
調查青年女教師在工作中的壓力,其中,認為人際關系方面壓力一般的占比52%,認為壓力非常大和比較大的占比38.8%。在職位晉升和職稱評定方面,認為壓力非常大和比較大的占比74.6%,認為壓力一般的占比23.9%。在教學和科研方面,認為壓力非常大和比較大的占比70%,教學和科研的指標與教師崗位考核、職稱晉升等密切掛鉤,青年教師在剛入職場不久就面臨來自教學和科研的雙重壓力[2]。
2.4青年女教師在戀愛與婚姻方面壓力一般,在生育或養(yǎng)育子女、住房方面的壓力比較大。
調查青年女教師在生活方面的壓力,其中,認為在婚戀方面壓力非常大與比較大的占比49.3%,50.7%的青年女教師認為在戀愛和婚姻方面的壓力一般或者沒有壓力;在生育或養(yǎng)育子女方面,51%的青年女教師覺得壓力非常大或比較大;在住房方面,76%的青年女教師認為壓力非常大或者比較大,其中認為住房壓力非常大的占比44.8%。本次調查的青年女教師中,碩士研究生學歷的占比88%,學歷較高,對于單身女青年來說,交際圈窄和工作忙使得他們少有交友的機會。
2.5影響青年女教師職業(yè)幸福感因素分析。
在調查中,影響青年女教師職業(yè)幸福感因素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工作收入及福利、生活負擔(如婚戀、家庭、住房等)、職稱評定,比例分別是94%、66%和48%。
影響職業(yè)幸福感最直接的因素是工作收入及福利,工資直接影響可支配收入,上海是國際化大都市,物價高,生活成本大,目前青年女教師對于工作收入是不太滿意的。生活負擔包括婚戀、家庭和住房等。目前大城市單身率、離婚率居高不下,青年女教師由于入職時間不久,工作環(huán)境相對不熟悉,戀愛和婚姻方面等因素成了影響職業(yè)幸福感的第二大因素。已婚已育的青年女教師還要承擔起贍養(yǎng)老人和撫養(yǎng)孩子的責任。另外,住房也是影響青年女教師職業(yè)幸福感的因素,雖然有些單位會提供單位宿舍、公租房等福利,但是考慮到長遠,她們有著要買房的打算,壓力比較大。職稱評定與績效考核等密切掛鉤,是青年女教師比較關心關注的問題。
3.高校工會提升青年女教師職業(yè)幸福感路徑
通過調查,高校青年女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感指數(shù)有待提高,通過了解她們目前的工作與生活狀態(tài),了解她們工作與生活中的壓力,高校工會可通過以下路徑提升青年女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感:
3.1建立溝通機制,多了解青年女教師需求和困惑。
“互聯(lián)網+”時代,溝通無比便捷,為及時了解學校青年女教師的需求和困惑,高校工會可建立溝通機制,完善二級學院工會組織建設,健全工會代表制度,讓每位青年女教師的需求和困惑可以有效傳達至校級工會。校級、院級工會可以申請微信公眾號,定期推送學校、院級工會的相關信息,還可以讓青年女教師們直接在微信公眾號上留言、咨詢,校級、院級工會可以及時了解到青年女教師們的所思所想。另外,校級、院級還可以針對青年女教師建立微信溝通群或者QQ溝通群,方便青年女教師們之間的溝通,使得工會和青年女教師們的溝通變得暢通。
3.2配套硬件設施,多豐富青年女教師的業(yè)余生活。
高校青年女教師大多處在個人職業(yè)生涯的生存期和發(fā)展期,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還要找到生活與工作的平衡點,實為不易。高校工會可牽頭組建青年女教師協(xié)會,定期開展業(yè)余活動,另外,工會也要配套好硬件的設施,包括活動的場地、器材、道具等。高校工會可發(fā)揮青年女教師協(xié)會的作用,帶動全校青年女教師開展活動,可以開展的活動包括插花、趣味運動會、徒步等。
3.3完善住房保障,多照顧青年女教師的住房需求。
高校工會可進一步完善青年女教師的生活保障,多照顧她們的住房需求。在提供單位宿舍、公租房的同時,高校工會應及時關注上海的相關保障性住房的政策,積極為青年女教師們爭取相應的福利,進一步減輕她們的住房經濟壓力。
3.4開展聯(lián)誼活動,多重視青年女教師的個人問題。
為了幫助單身青年女教師解決個人問題,高校工會間或者高校工會與其他事業(yè)單位工會間可舉辦聯(lián)誼活動,給青年女教師們提供更大的交友圈,盡快幫助單身青年女教師解決個人問題。
3.5搭建助力平臺,多助力青年女教師成長發(fā)展。
助力平臺的力量可來自于資深教師或者學校心理咨詢的老師。首先,高校工會可幫助青年女教師與資深的教師進行結隊,資深教師可以在職業(yè)生涯與專業(yè)領域上給予青年女教師一定指導,能夠幫助青年女教師制定個人生涯發(fā)展規(guī)劃,也可以在教學與科研上對她們進行指導。其次,高校工會可聯(lián)系學校心理咨詢的資源,如果青年女教師在工作或者生活方面有任何困惑,就可以預約學校的心理咨詢,進行心理的疏導和放松。
參考文獻:
[1]董明潔.高校工會關于青年女教師工作的思考[J].科教文匯,2009(10).
[2]單鴻濤.“互聯(lián)網+”高校工會促進青年教師成長的工作芻議[J].工會理論研究,2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