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翠玲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快速發(fā)展和道路機動化的不斷提高,交通安全成為一個嚴峻的問題。同時,中學生作為國家發(fā)展的希望和未來,自身安全不僅關系到個人家庭的幸福,也與國家的發(fā)展密切相關。因此,交通安全知識在中學生素質教育中的不可或缺性顯而易見。
關鍵詞:交通安全;中學生;社會;學生心理;教育
交通安全知識教育是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預防和控制道路交通事故的發(fā)生起著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同時也能有效推動和促進道路交通安全的綜合治理工作。中學生作為祖國未來的棟梁,同時也能是交通的重要參與者,有必要學習和了解交通安全知識,加強自身的防范,形成良好的自我保護意識。根據當下的社會現(xiàn)狀,應通過三個方面解析交通安全知識在中學生素質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交通安全教育的現(xiàn)狀
近年來,道路交通機動化不斷提高,但是與之相關的人們對交通安全的了解卻并沒有提高。除去部分接受駕駛員考試的人員受到了一定的交通安全知識教育,其他大部分人群尤其是中學生對于交通安全知識的認知基本處于空白狀態(tài)。對交通法規(guī)了解不深,對交通知識認知較少,交通安全意識淡薄成為當下中學生交通安全教育的現(xiàn)狀。而形成這種現(xiàn)狀的原因有幾個方面:
(1)由于交通安全知識的單一性與乏味性,無法避免知識的單方面灌輸,使得中學生在接受交通安全知識教育時容易失去興趣。加上交通安全教育沒有教材,學生無法從中直觀地獲得知識。
(2)學生在學校學習時將大多數(shù)精力放在升學壓力上,不管是學校還是學生本身都忽視了交通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很多交通安全講座和課堂也是學校為了配合交警工作,使得這些活動成為一種流于形式的無用功。
(3)處于青春期的中學生天性中帶有活潑個性,上下學喜歡成群結隊。和同學在一起打鬧嬉笑,加上平時無暇顧及交通安全知識的學習,往往忽略了交通安全。
(4)家長對于交通安全知識了解不深,因此對子女只能進行有限的安全教育。除此之外,家長在日常生活也往往忽視交通規(guī)則,做出一些違反交通安全的事情,例如橫穿馬路,這也為中學生起到了不良的示范作用。
能夠看到,不管是在學校方面,還是學生和家長方面都忽視了交通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暴露了中學生素質教育中的一個大
問題。
二、交通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可以說,交通安全教育的現(xiàn)狀提醒著人們要警示交通安全教育的問題。交通安全教育對于中學生的重要性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
方面。
1.社會穩(wěn)定的重要因素
近年來,社會對于中學生交通安全知識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交通安全作為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一項重要內容,在交通越來越發(fā)達的今天成為社會所必要的關注的重點。中學生作為社會和民族的希望,作為國家發(fā)展的必要人群在社會中關注程度十分高,一旦發(fā)生交通事故,那么所帶來的社會影響也必然會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中學生的交通安全教育成為國家和社會迫切需要加強的方面。雖然國家頒布一系列交通法規(guī),各級政府部門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是通過交通安全教育的現(xiàn)狀仍能夠發(fā)現(xiàn)問題。大部分城市的交通部門走進學校宣傳教育,貼放交通安全橫幅和標語卻成為一種被動的知識灌輸,學生并沒有真正將安全意識放在心上。而一些小地方甚至忽視交通安全教育,無人力無財力的狀況讓交通安全知識教育成為一紙空談。這些問題都與國家對于交通安全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迫切性相悖。
2.交通事故的危害
按粗略的統(tǒng)計,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每年因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死亡的人數(shù)在十五萬左右,傷六十萬左右。在這些傷亡中中學生占有很大比例。中學生每天需要往返于學校與家之間,有些學生甚至多次往返。大部分的中學生會選擇步行、自行車或者公共交通作為出行的基本方式,但是由于中學生心理和生理尚未成熟,判斷能力與成年人相比較低,容易在遇到緊急情況時不知所措繼而引發(fā)交通事故。這些交通事故為中學生帶來了嚴重的危害。不僅使得學生的身體受到傷害,在很多方面都給自己和家人帶來傷害。在引發(fā)交通事故后,受傷的學生會產生恐懼心理從而產生對于機動車的抵觸情緒,甚至是產生心理上的一系列問題。而家長會在日常生活中提心吊膽,打亂了家長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秩序。如果事故嚴重,有時還會為家庭經濟帶來巨大的負擔。如果造成死亡,那么更會使得家庭支離破碎。交通事故所引發(fā)的不僅是一時的傷害,而是一系列的后續(xù)問題。因此,加強中學生的交通安全素質教育,提高中學生在交通活動中的自我保護意識工作勢在必行,要動員全社會的力量開展這方面的工作。
3.中學生的心理引發(fā)的危害
中學生的放學時間集中,路線集中,同時上下學的時間與工作的人群的上下班時間重合,使得在這一段時間內大量的人群和機動車集中涌入特定的路段,造成交通高峰。在這種復雜情況下,如果不注意交通狀況,不增強安全意識很有可能引發(fā)交通事故。而中學生處于青春期的特殊時期,在這個時期,思想狀況和行為狀況都屬于單向行為,很少會去顧及身邊的其他狀況。中學生活潑好動的特點使得在上下學時間一般都為集體行動。在馬路上打鬧蹦跳相互追逐都屬于時常發(fā)生的事,還有一些學生會在馬路上玩滑板、玩旱冰等不適合的運動。這些處于興奮情緒當中的學生時常不會注意來往的車輛和行人,行走的路線也不具有固定性,沉浸在自己和團體的世界中容易造成無法注意到突發(fā)的交通狀況進而引發(fā)交通事故。如果家長在生活中不能遵守交通規(guī)則,闖紅燈,橫穿馬路,就會在中學生中留下這樣做也可以的印象,因此他們也會模仿家長的這些行為,不僅為自身帶來危險,也為道路上行駛的司機帶來了危險。除了這些還有中學生的逆反心理。學校中的交通安全知識講座和課堂為學生進行安全教育,但是一些中學生會因為逆反心理忽視這些教育的重要性,甚至是不屑一顧。這種逆反使得他們不了解交通安全的常識,缺少對交通法規(guī)和交通安全知識的系統(tǒng)學習和了解,不懂得機動車輛的行駛特點,不明確行人的行走規(guī)則,不知道自己違反交通規(guī)則的危險性。同時,越是強調危險的事情,他們越覺得有興趣想要嘗試,由此引發(fā)的交通事故也不在少數(shù)。因此,能夠了解到交通安全知識在中學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強化交通安全意識在中學生心中的重要性是必要的、不可或缺的。
通過當下交通安全教育現(xiàn)狀的分析,充分地說明交通安全教育應該在中學生的素質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這種安全意識的強化涉及日常生活中的時時刻刻,只有將中學生的交通安全知識認知程度提高,將交通安全意識提高,才能夠盡量減少事故的發(fā)生。中學生學習情況的重要性無可厚非,但是不能夠僅僅關注學生升學上的要求,更應該在方方面面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這樣,才能在培養(yǎng)知識性人才的基礎上培養(yǎng)出綜合性人才。學校和各級部門要聯(lián)手使交通安全知識教育不再是說說而已的紙上談兵,而是真正走入中學生心中,在潛移默化中改變中學生對于交通安全的重視程度。
參考文獻:
[1]黃云,張倩.中學生交通安全教育研究[J].道路交通與安全,2010.
[2]呂鑫華.加強中小學生交通安全[J].社科與經濟信息,2001.
?誗編輯 李琴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