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思源
摘 要:有經(jīng)驗的老師在進行物理教學時經(jīng)常會列舉一些生活中隨處可見的例子,以此來幫助學生對物理這門學科有更深的了解,激發(fā)他們更大的學習興趣。臨床上使用的一次性輸液裝置中包含著許多物理知識,如2008年大連中考試題以吊瓶為載體考查了液體壓強和大氣壓強的知識。將傳統(tǒng)的物理實驗和利用一次性輸液裝置進行物理實驗做對比,以一次性輸液裝置在物理實驗中的再利用為主題,總結出使用一次性輸液裝置的優(yōu)點,以期為后來的學生提供一些借鑒意義。
關鍵詞:物理實驗;一次性輸液裝置;實驗優(yōu)點
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具有嚴密邏輯體系的科學,它源于生產(chǎn)、生活,又能廣泛應用于生活和生產(chǎn)。我們身邊有許多有趣的物理現(xiàn)象,足以培養(yǎng)學生對物理的興趣。然而在現(xiàn)實的教學中,不少學生覺得物理枯燥乏味,逐漸對物理望而生畏、敬而遠之。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一是在中學階段,大部分實驗是以老師演示或展示實驗為主,學生很少參與和互動,更少有參與設計和制作;二是農(nóng)村偏遠地區(qū)的學校實驗器材偏少、老化、單一機械,遠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去年我參加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看到許多同學制作的小實驗,深受啟發(fā),回來后,自己嘗試制作一些小實驗,具體情況如下:
一、演示溫度計
人教版八年級物理第四章第一節(jié)溫度計原理的演示是利用玻璃瓶、玻璃管、橡皮塞、染色的水。
原實驗的缺點:天氣變冷時橡皮塞變硬,玻璃瓶、玻璃管和橡皮塞的密封性不良;玻璃管插入橡皮塞時,玻璃管易折斷刺手,安全性不高。
我們可以利用醫(yī)院廢棄的輸液塑料瓶、輸液管、染色的水制成一個溫度計原理演示器。
具體做法:塑料瓶中裝滿水,水中滴兩滴紅墨水,便于觀察液面上升的高度,截取長約20厘米的輸液管,保留原有的插頭,其中用注射器注入一定量的水在輸液管中,再把帶插頭的輸液管插入塑料瓶的橡皮塞中,稍稍擠出點液體,使輸液管中的液體保留一半,然后,把塑料瓶放在不同溫度的水中,觀察輸液管液面升降情況,由于這套器材密閉性較好,實驗現(xiàn)象十分明顯。
新實驗的優(yōu)點:實驗密閉性好,安全性高,易攜帶、易操作等。
二、演示液體壓強計
液體壓強計是利用金屬盒內外壓強的變化引起U型管內液體高度變化,從而顯示液體壓強的大小。人教版教材中展示的液體壓強計是由蒙有橡皮膜的金屬盒、細橡皮管、U型玻璃管、刻度尺、水銀等組成。這個裝置測量比較靈敏、結果比較準確。一般中學都沒有這種測量儀器。
原實驗的缺點:實驗組裝、操作起來比較復雜,水銀易揮發(fā),發(fā)生重金屬中毒,安全性不高。
我們可以利用醫(yī)用輸液袋和輸液管自制簡易液體壓強計。
具體做法:把輸液袋當作蒙有橡皮膜的金屬盒,輸液管作為橡皮管和U型管,用支架將輸液管固定成U型管,輸液袋、橡皮管和U型管中裝有空氣,U型管中裝有著色的水,通過調節(jié)輸液管使U型管中的液面高度相等。這樣一個簡易的液體壓強計就制成了。
新實驗的優(yōu)點:實驗結構簡單,密閉性好,安全性高,易攜帶、易操作等。
三、驗證大氣壓強的存在
人教版大氣壓強的演示實驗是這樣的:一個鐵皮桶中的空氣不斷被抽氣筒抽去,最后鐵桶被大氣壓癟了。
原實驗的缺點:事實上這個實驗很難做成功,一是鐵桶和抽氣筒的連接不易操作,二是鐵桶和抽氣筒連接處的密閉性不好,三是一般鐵桶的耐壓性較強,不易變癟。
這個實驗可以這樣做:我們可以利用醫(yī)院廢棄的輸液塑料瓶,大號注射器,制作一個大氣壓存在的演示器。
具體做法:用輸液瓶作鐵桶,大號注射器當作抽氣桶,用注射器不斷從輸液瓶中抽氣,輸液瓶會逐漸變癟。
新實驗的優(yōu)點:實驗器材組裝簡單,操作方便,現(xiàn)象直觀明了。
四、演示帕斯卡裂桶實驗
我們從帕斯卡裂桶實驗得到啟發(fā),利用一根輸液管、一個輸液袋、一個漏斗和一杯水來演示該實驗。具體做法:玻璃漏斗與輸液管相連,輸液管與輸液袋相連,不斷向漏斗中加水,很快看到輸液袋被撐大,直至漲破,學生可以感受液體壓強的真實存在,同時液體壓強隨著液體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中學物理中,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各種因素的限制,實驗器材的選擇有一定的難度。這就要求在平時的教學和生活中,多注意積累經(jīng)驗和收集一些簡易器材,制作一些操作方便實用的小實驗,使實驗與學生不再遙遠。
參考文獻:
[1]梁炳華.身邊物品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活用[J].課程教學研究,2014(5).
[2]陸小梅.中學物理實驗教學中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yǎng)[J].高等函授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6).
[3]楊利花.在中學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下)[C],2007.
?誗編輯 郭小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