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卉芬
摘要:審美作為一種能力是可以培養(yǎng)的,這種能力在美術上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 每畫一張畫,每涉及到一個新的繪畫內(nèi)容,學生不僅僅要準確觀察對象的形狀與顏色,要認真了解每一事物的構造與特征,分析其外在特征的形成原因 ,并大膽設想其可能出現(xiàn)的變化等,這些都是學生審美能力培養(yǎng)的過程。并且初中學生學習美術能夠增長各方面的知識。例如,想象力、動手能力等。初中學生還沒有經(jīng)歷太多固化的思維,他們的想象能力要超出我們的想象,他們的審美也會有他們自己的特色,放飛他們夢想的翅膀,有心理學家通過大量的實驗證明,通過美術繪畫學習獲得的知識可以提高智商。
關鍵詞:初中美術;審美;教學
語數(shù)外物化生地,這七科是當代初中教育的重點,特別是初三的學生,已經(jīng)沒有其他時間去做其他的事情,體育也是在體測成績分數(shù)提高之后,初三的學生真正能夠體育鍛煉的時間才開始有所增長。而美術課、音樂課這種課程在初三在某些學校已經(jīng)被直接或者間接的取消,但是在初中時期能夠培養(yǎng)出學生具有自己的審美意識,有利于學生在生活中各個方面的審美,比如,衣著搭配、房間擺設等等,這體現(xiàn)了一個人的生活素養(yǎng),這牽扯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有利于個人的人格建設。
一、初中美術教學的特點
老師和學生以及家長對待美術都持無所謂的狀態(tài)。美術沒有考試,不會關系到學生的中考成績。比如,有些學生課余時間繪畫,對畫畫表現(xiàn)出濃厚的興趣。這不會引起任何一個人的重視,甚至學生自己,有些過分的家長甚至會呵斥學生,并且警戒學生以學業(yè)為重,在他們眼中美術不在學業(yè)的范圍內(nèi)。殊不知,美術可以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學生審美修養(yǎng),提高學生抽象思維等,對學生個人的成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這些作用會在學生整個生命歷程中得到大大小小的體現(xiàn)。
二、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的途徑
(一)以學生為本,教學多樣化
初中階段,每一個學生都會有自己的審美,審美沒有明確的標準,每一種風格都會有它的美麗,美術作品最重要的是能夠表達出特色,每一個作品都要有它的思想。在教學初中美術時,開放學生的大腦,容納多元化。比如,布置作業(yè)不給學生模板,給命名,鼓勵學生自己發(fā)揮想象,畫出學生心中的答案;再或者給出具體的模板,但作業(yè)不僅是模板本身,學生要在模板上進行具有個體特色的修整或填補。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用另一種方式表達個人欲望,也有利于教師更好的把握學生個體的特色以及學生在美術上的學習掌握的的程度。另外,初中學生處于叛逆時期,對待學習會有抵觸情緒,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提高個體表現(xiàn),提高學生在課堂的參與度,也可以利用游戲心理,比如在手掌心畫雞蛋等等,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初中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二)以實物為準,注重實踐
創(chuàng)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間,且具有可視性的藝術,就叫作美術。通過美術的定義可以了解,美術是以實物為基地的可視性藝術,所以生活中對事物的觀察必須要仔細,認真的分析視覺感受,比如,太陽光和燈光的交叉,所看到的物的亮面和暗面以及明暗的交接口。細致的觀察能夠更好的理解美術的繪制手法,能夠將大腦中的映像更真實的呈現(xiàn)在平面或者空間中。善于觀察的人才能夠將美術的美展示在大眾眼前,用一雙會審美的眼睛研究生活,將人們忽視的美搬到人們面前就是美術存在的意義之一。在初中美術教學的過程中,就要以實物作為學習的切入口,注重生活中實踐。在教學的課程中教學的內(nèi)容可以先從初中學生能夠接觸到的東西開始,教學內(nèi)容更加貼近生活,比如,課程中描摹書桌上的鉛筆、橡皮等等,在課程中還可以帶領學生一起仔細觀察鉛筆橡皮,告訴學生觀察和繪制的方法。讓藝術融入生活,融入思維,融入靈魂,活在當下。
(三)欣賞優(yōu)秀作品,加強師生交流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學習美術與讀書是一樣的道理,書與作品也是一樣,需要多觀察,仔細研究作品,在學生的心中能夠有一個對美大概的定義,明白優(yōu)秀的作品有何優(yōu)秀之處,這就是審美,只有具有審美的能力,在創(chuàng)作之前做到胸有成竹,才能夠創(chuàng)作出具有美感的東西。初中學生的心理成長過程中,在這個階段的學生開始有自己明確的想法,他們心中具有另類的美,但是想要通過美術表達出來,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了,可以說,每一個孩子都有成為藝術家的潛力,至于為什么只有少數(shù)人成為了藝術家,這就是學習了力量。創(chuàng)作需要不同元素的碰撞,需要學習表達的手法。例如,文學,只有讀了很多的書,積累了很多詞匯和修辭手法,才能夠寫出偉大了作品,能夠讓讀者感同身受,美術是需要欣賞更多優(yōu)秀的藝術作品,積累更多描繪技巧和光感的應用。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加強與學生的交流,及時發(fā)現(xiàn)他們的技術性錯誤,并且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使學生有正確的審美意識。
三、總結
當代社會初中教育重視考試課程,學習在無聲之中彼此達成了某種默契,那就是為了中考,這種觀念需要被改變,我們必須知道在初中所以能夠養(yǎng)成學生具有獨立的審美意識,在一生中都是至關重要的。
參考文獻:
【1】王德君.《水墨畫對兒童健康成長的作用》,學術期刊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學教研版)》 2010年9期
【2】王自申.《淺談美術教育》,學術期刊 《新課程·上旬》 2013年5期
【3】趙國良.《提高初中美術教學有效性的措施初探》,學術期刊 《發(fā)現(xiàn)(教育版)》 2016年5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