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蓮
摘 要:初中階段是歷史學科學習的起始階段,歷史的真實性在該階段顯得尤其重要。因此,初中歷史教學中對學生史料實證意識的培養(yǎng)變得格外重要。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史料實證意識;培養(yǎng)策略
歷史是人類探尋世界過往的重要途徑,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歷史,不同的國家地域有著不同的歷史。歷史讓人博古通今,懲前毖后;歷史是經歷、文化和教訓,它記載著過去,引領著未來。
歷史是社會發(fā)展普遍規(guī)律的具體呈現(xiàn)過程。從古今中外歷史發(fā)展的認識中,可以抽象出人類社會的發(fā)展經歷著從低級到高級的不同發(fā)展的階段,我們今天世界各國政治制度和生存狀態(tài)正是發(fā)展演變和優(yōu)勝劣汰的社會選擇的結果。所以,學習歷史有助于增加學生對我國國情的認識和我國基本政治制度的認同感。歷史是一門綜合性極高的學科,經濟、文化、政治、軍事和自然科學都離不開歷史的背景。因此,歷史學科教學還可以幫助學生拓寬視野、增強理解認識能力和對問題的解決能力。
《舊唐書·魏徵傳》中,李世民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睔v史是一面鏡子,歷史是對過去發(fā)生的人物、事件客觀的記載。在描繪國家昔日輝煌景象的同時,也記錄著歷史的深刻教訓。它提醒后人銘記歷史、鏡鑒過去,讓學生學會分析歷史、以史為鑒。
歷史是文化傳承的一種重要方式。通過代代授教,薪火相傳,一個民族乃至整個世界的文化得以延續(xù)。初中歷史教學,不但有利于學生掌握歷史知識,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而且能夠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情操。歷史知識的學習過程,是傳承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過程,也是學生將所學知識進行合理的運用、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過程,更是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過程。初中歷史教科書中有很多歷史遺跡遺址、文物史料、典型事件和歷史人物,對這些歷史人物優(yōu)秀品質的了解對于正處在心理發(fā)育時期的中學生無疑會起到一個良好的引導作用,那些典型事件普遍都會折射出一些深刻的道理,對教育學生形成正確的社會價值觀和道德觀起著重要作用,那些豐富的文物史料則有利于學生培養(yǎng)學生“理由數(shù)顯、論從史出”的歷史核心素養(yǎng)。
初中階段是歷史學科學習的起始,歷史的真實性在該階段顯得尤其重要。因此,初中歷史教學中對學生史料實證意識的培養(yǎng)變得格外重要。長期以來,在中學歷史教學中,教師普遍對學生進行歷史結論的直接傳輸,忽視了歷史結論的獲得過程以及歷史信息的獲取途徑,從而造成了重結論輕證據(jù)的結果。史料實證意識的培養(yǎng)有利于彌補這種不足,并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歷史這門課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添歷史學科的吸引力。所以,史料實證意識在中學生的歷史學習過程中占據(jù)著相當重要的位置。
想要培養(yǎng)出學生的史料實證意識,首要的就要知道什么是史料。史料就是指有助于認識歷史、復原歷史真實情況的一切資源,也就是關于人類文明發(fā)展的一切信息。梁啟超在其《中國歷史研究法》中說:“史料為史之組織細胞,史料不具或不確,則無復史之可言?!彼赋觯骸笆妨险吆危窟^去人類思想行事所留之痕跡,有證據(jù)傳留至今日者也?!?/p>
史料是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進行歷史研究時所用到的資料,也可以說是歷史事實的載體,即對歷史事實的原始記錄。今年九月,部編初中歷史教材在全國統(tǒng)一使用,它明確指出要特別注重史料實證。在教學中我就充分運用豐富多彩的史料,來激發(fā)學生興趣,教他們學習歷史的方法和提升學習能力。如,七年級上冊《秦末農民大起義》一課中,就有這些數(shù)據(jù):“2/3、50萬、40萬、2000萬,‘對比當時全國人口300萬”,教師通過數(shù)據(jù)引導學生做對比,自然形成百姓苦不堪言的現(xiàn)狀,自然獲得秦的暴政之一:賦稅徭役兵役繁重的結論。
歷史圖片也是重要的史料,尤其是歷史文物圖。我通常引導學生觀察并獲取有用信息,提高史料實證意識,往往用它們來突出重點和突破難點。如,《遠古的傳說》中,我抓住課文中的六幅出土于原始社會晚期的工具圖,來印證了我國原始社會晚期的社會發(fā)展水平;第12課漢武帝鞏固大一統(tǒng)王朝第54頁圖片金縷玉衣,引導學生認識它顯示了當時“王侯與中央的關系”,地方王侯實力強大,漢朝的中央集權受到嚴重威脅。把第48頁《秦代的刑具》拿來印證秦的暴政。充分利用七年級上冊第3課《炎帝廟》歷史遺跡和課后活動里的《黃帝陵》,讓歷史照進現(xiàn)實,清楚中華民族同根同祖……這些做法符合學生的心理認知特點,更有利于學生的讀和學,有利于學生形成歸納思維、自我建構歷史知識體系、形成歷史學科自學能力,同時體現(xiàn)了理由數(shù)顯、論從史出的教學方法。
總之,根據(jù)初中階段學生的心理認知特點,史料應該作為學生學習歷史的重要證據(jù)和信息來源,教師在教學中充分、合理、恰當?shù)剡\用史料,不僅能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的史料實證意識,也能提高學生的觀察、分析、綜合、概括能力,還可以活躍課堂氛圍,提高課堂效率,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王秀芳.淺議初中歷史教學的重要性[J].學周刊,2011(3).
[2]徐憑躍.“史料實證”歷史學科素質的培養(yǎng)[J].中國教師,2016(6).
?誗編輯 張珍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