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晶潔
摘 要: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在經濟社會生活各個領域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營銷模式的選擇上也出現了新的變化。企業(yè)主動“觸網”“入網”,能夠顯著降低企業(yè)交易成本,改進企業(yè)經營與管理模式,并拓寬銷售渠道。本文圍繞“互聯網+”對企業(yè)傳統營銷模式創(chuàng)新所產生的影響,旨在為我國企業(yè)在互聯網+環(huán)境下,營銷路徑的選擇以及營銷模式的創(chuàng)新,提供一些借鑒參考。
關鍵詞:營銷模式;互聯網+;互聯網營銷
當前,黨和國家正在致力于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yè)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yè)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fā)展,引導互聯網企業(yè)拓展國際市場,“互聯網+營銷”有了更加廣闊的前景。
互聯網+對傳統營銷方式的沖擊和影響
消費者需求的新變化
黨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的重大政治論斷。從消費者的需求層面進行觀察,經過改革開放以來的長足發(fā)展,消費者的需求已經不只是簡單滿足“有”的問題,而是更加注重“優(yōu)”的問題。可以說,優(yōu)質、美觀又方便的消費品逐漸開始引領高質量消費的方向。然而,消費者面對海量商品又常常遭遇難以選擇的困境。 作為企業(yè),必須抓住這一消費“痛點”,減少用戶選擇的時間成本,打通高品質消費需求和高質量供給“最后一公里”,創(chuàng)建出一種消費者、生產商以及上下游產業(yè)鏈都受益的商業(yè)模式。
消費者決策方式的新變化
在傳統的企業(yè)市場營銷中,對商品信息的獲取,并對獲取信息進行分析,是消費者進行消費決策的基礎,在消費者的信息來源上,主要是來自企業(yè)的廣告、報刊雜志的宣傳或是親朋好友的口碑。在信息時代,消費者在求購產品信息的獲取上,出現了很大的變化,更多的消費者依賴于網絡推送和主動搜索的方式去獲取信息,他們能夠借助智能手機、網絡社交平臺等多種渠道,全面、迅速、準確地搜集相關的信息,并作出最佳的購買決策。但企業(yè)所要做的就是如何用更精確的方式達到最佳的效果,讓每個網絡推廣細節(jié)都成為促成更多銷售訂單的有力推動力。
企業(yè)分銷方式的新變化
互聯網極大地縮短了時間和空間的距離,從而能夠在互聯網上的一個端點,以很低的成本把自家產品銷往全國各地,乃至全球各個國家、各個角落。而不需要像以往那樣,為了把產品盡可能地銷往更多的區(qū)域,而不得不布局一層一層的經銷商。通過網上分銷,生產廠家可以節(jié)省很多成本,還可以和目標客戶進行直接的接觸,減少中間環(huán)節(jié);可以及時掌握市場價格走向,避免不良競爭;可以通過網絡“代理” “代銷”和“批發(fā)” “加盟”等多種形式把商品分銷到世界各地。
主要的互聯網營銷模式
隨著互聯網的逐漸成熟,人們對網絡營銷理解進一步加深,出現了越來越多互聯營銷推廣的成功案例,人們已經開始意識到互聯網營銷的諸多優(yōu)點并越來越多地通過互聯網進行營銷推廣。
常見的互聯網營銷模式
第一,綜合商城。類似淘寶商城,它有龐大的購物群體,有穩(wěn)定的網站平臺,有完備的支付體系,誠信安全體系,促進了賣家進駐賣東西,買家進去買東西。
第二,垂直商店。服務于某些特定的人群或某種特定的需求,提供有關這個領域或需求的全面產品及更專業(yè)的服務體現。這種商城的產品存在著更多的相似性,要么都是滿足于某一人群的,要么是滿足于某種需要。
第三,新媒體營銷。廣告呈現的形式主要有文字、圖片、視頻等。文字是最為常見的內容呈現形式;用會被轉載的圖片做廣告,這種直觀的視覺方式讓讀者在瞬間記住圖片所要宣傳的產品或思想;用音頻進行營銷,不需要占用雙眼,即可以實現伴隨式的營銷;用視頻進行營銷,包括電視廣告、網絡視頻、宣傳片、微電影等各種方式;利用H5 動態(tài)頁面各種創(chuàng)意的設計進行營銷,形式多樣。
互聯網營銷的主要特點
第一,面向全球市場?;ヂ摼W的連通性和開放性,決定了互聯網營銷市場的全球性?;ヂ摼W營銷在一種無國界的、開放的、全球的范圍內去尋找目標客戶。這就為企業(yè)提供了廣闊的發(fā)展空間,同時也為企業(yè)帶來更大范圍成交的可能性。
第二,互動性。傳統營銷模式一般都是單向的,即使有問卷調查等反饋機制,也有很大的延遲性。但是互聯網最明顯的優(yōu)勢就是互動性強、及時性強,給了消費者發(fā)言的機會,通過聆聽消費者的反饋,從而獲取大量消費者的個人信息和數據,形成個人信息集成資料庫,從而可以為目標消費者量身定做個性化的信息,實現個性化的“一對一”營銷。
第三,個性化。互聯網可以通過交互式溝通,實現一對一的個性化服務。同質化的產品或服務很難立足,獨特有個性的產品才能得到消費者青睞。因為客戶需求逐漸趨于個性化,企業(yè)可以根據不同客戶需求,為客服提供產品和服務的定制化選擇。消費者往往是通過在線聊天工具來完成咨詢和溝通需求。特別是社交網絡的普及,使人們的溝通方式更加多樣化、移動化、情景化,從而拉近客戶和商家的關系,為達成最終成交合作提供可信依據。
第四,全息式?;ヂ摼W絡上的信息,不再停留于文字,聲音、圖像、流媒體等都可在互聯網上實現,甚至可以利用時下最時髦的VR虛擬現實、增強現實、體感互動、全息影像、三維影視等技術,以多種展示形式,全方位、立體式地展示商品信息,打動消費者。
第五,社交化。以微信為代表的社交平臺,已成為互聯網營銷的重要平臺。微信是騰訊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個為智能終端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免費應用程序,自上線以來已有7年多時間,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地區(qū),2018年2月,微信全球用戶月活數首次突破10億大關,成為影響經濟社會生活的一支重要的互聯網力量。中國電子商會微商專委會發(fā)布的《2016-2020年中國微商行業(yè)全景調研與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報告》顯示,微商從業(yè)者近3000萬人,微商品牌銷售額達到5000億元。其中美妝、母嬰、特色農產品占據著微商主要市場份額。
互聯網營銷的發(fā)展方向
由粗放宣傳轉向精準投放
互聯網營銷平臺,是指集合了眾多網站而組成的媒體資源平臺,一方面為廣告主提供廣告管理、發(fā)布和監(jiān)測服務,另一方面為媒體兌現部分長尾流量的廣告存貨價值?;ヂ摼W營銷平臺主要起到“中介”的作用,具有幫助廣告主集中采購、向各方媒體分布投放、廣告效果聚合呈現、用戶人群精準營銷四大特點。大數據時代下,企業(yè)如何利用數據驅動、支持決策,是形成差異化競爭優(yōu)勢的關鍵所在。通過對數據的采集、處理、分析,洞察用戶需求,精準找到目標用戶群并提供相應的方案,從而實現企業(yè)盈利、用戶體驗雙贏?!敖袢疹^條”就是典型的成功案例,今日頭條之所以迅速成為熱門資訊端口,在于它顛覆了以往以傳統媒體內容平臺為核心的信息分發(fā)模式,實施定制化的內容發(fā)布,根據用戶的興趣愛好和習慣,完全以用戶為核心,智能化推送精準信息。
由單調營銷轉向多樣營銷
以智能手機為代表的智能手持終端設備大多數時候都是用于娛樂。移動互聯網營銷在觸碰手段上靈活多樣,使得最終用戶的參與感加強。營銷與手機的娛樂性結合起來,能讓用戶在娛樂中接受營銷信息。移動互聯網平臺有著很強的使用場景因素。同樣的內容,如果在不合適的時間或者地點即使出現在潛在客戶的眼前,可能也會被視而不見,很快就會被其他信息所替代,所以,移動互聯網營銷具有很強的場景化的特點,能在合適的場景,傳遞合適的信息,實現無縫營銷,將成為未來移動互聯網營銷的發(fā)展重點。
由電腦為主轉向手機為主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發(fā)展狀況統計報告》統計數據,截至2017年年底,中國網民總數達到了7.72億,手機網民占比97.5%。手機作為未來一個嶄新的營銷媒體平臺,手機營銷是未來的一個趨勢,隨著4G的普及和5G時代即將到來,依托于智能手機的展現廣告形式和技術都將成為下一波移動互聯網營銷的重點。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隨時、隨地、隨身。
由主流媒體轉向“多極化”
以前的媒體是中心化的,入口在電視臺、廣播電臺、門戶網站手里。以前商家想覆蓋一個市場,在當地的衛(wèi)視、報紙上傳播幾遍基本上就可以了,很多品牌也是通過這種集約化媒體做起來的。但是自從出現了“粉絲經濟”之后,互聯網營銷的傳播媒介出現新的變化,每個人都可以通過發(fā)表有益的內容積累很多粉絲,相當于很多普通人有了發(fā)言權,有發(fā)言權的這些賬號就是自媒體賬號。自媒體的出現導致了“媒體的去中心化”。
由個體決策轉向群體帶動
社交廣告價值不斷凸顯,據艾瑞咨詢研究數據顯示,中國2018年社交廣告規(guī)模預計將接近400億元。隨時隨地的微信、低門檻的互動方式再加上用戶朋友圈的傳播速度,讓手機端社交媒體的互動營銷頗具人氣。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互聯網營銷的深度和廣度必將進一步深化。對于企業(yè)而言,需要緊跟時代大潮,抓住信息化機遇,對傳統營銷模式進行大膽改革,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力,取得進一步的發(fā)展。
(作者單位:河南三門峽職業(yè)技術學院 )
【參考文獻】
[1]董楠.關于消費者對網絡營銷態(tài)度的調查分析——以陜西咸陽為例[J]. 電腦迷,2017(12).
[2]王雪晴,王珊,武冰聰. 網絡媒體的內容產品營銷探析——以《法醫(yī)秦明》為例[J]. 新媒體研究,2017(19).
[3]唐倩. 社交網絡時代背景下市場營銷模式初探[J]. 中國集體經濟,2017(29).
[4]高騰玲. 互聯網背景下網絡個性化營銷創(chuàng)新趨勢探究[J]. 商業(yè)經濟研究,2017(19).
[5]李陽陽,田英,陳榮群. 移動互聯網時代網絡營銷概念及特點解析[J]. 人力資源管理,2017(10).
[6]劉宏,張小靜,張亞男. 社交網絡營銷信息分享行為的動機研究[J]. 圖書館學研究,2017(18).
[8]王昌盛. 淺議合理利用網絡營銷推動中小企業(yè)發(fā)展[J]. 現代營銷(下旬刊),2017(08).